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300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包括外壳、电路单元和若干个探测单元,所述探测单元和所述电路单元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探测单元包括耦合在一起的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所述外壳的对应于所述闪烁体位置处的形状为弧形相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若干个探测单元集成为一个探测器阵列模块,有效地减小了各探头之间的死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
本技术涉及闪烁探测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
技术介绍
闪烁探测器是依靠探测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来实现能谱、计数或者成像的一种辐射探测器。在集装箱检测系统或设备中,常常使用闪烁探测器进行成像,比如高速公路中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检查设备。现有技术中采取的方式是将多个有独立外壳的探测器组装在一起进行成像。但是这种方式中各探测器的闪烁体之间距离较大,造成各探测器之间的死区较大,严重影响了成像的质量。此外,每个探头需要单独配置电源和信号处理电路,造成接插件较多,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多个独立的探测器组装在一起成像时各探测器之间死区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通过将若干个探测单元集成为一个探测器阵列模块,有效地减小了各探头之间的死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 包括外壳、电路单元和若干个探测单元,所述探测单元和所述电路单元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探测单元包括耦合在一起的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所述外壳的对应于所述闪烁体位置处的形状为弧形相切。所述光电倍增管的尾管与所述电路单元之间设有避光盖。所述电路单元包括高压电源模块和前放成形电路。所述外壳设有电源输入口和信号输出口。所述外壳设有安装螺纹孔。所述闪烁体为NaI (Tl)晶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将若干个探头集成为一个探测器阵列模块,通过减小晶体之间的距离有效地减小了各探测单元之间的死区,并且能减小体积;2)闪烁体对应位置处的外壳采用弧形相切的形式,减少了散射;3)各探测单元的光电倍增管通过避光盖独立避光,避免了漏光及相互干扰;4)将高压电源和前放成形电路集成在一起形成电路单元,相对于单个探测器,有效地减小了探测器阵列模块的体积、减少了接插件;5)探测器外壳设有安装螺纹孔,便于直接安装。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用于辐射成像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包括外壳4以及位于其内的电路单元5和若干个探测单元。探测单元包括闪烁体I和光电倍增管2,其中, 闪烁体I为圆柱形NaI (Tl)晶体,与光电倍增管2耦合在一起后装入外壳4内。如图2所示,对应于闪烁体I位置处的外壳采用弧形相切的方式,以减少多余的机械外壳,进而减小散射。由于各个闪烁体之间仅隔着很薄的外壳,与多个独立探头的组合方式相比,闪烁体间距离更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探测的死区。光电倍增管2的尾管与电路单元5之间设有避光盖3,从避光盖3上面的出线孔引出输出信号后,在出线孔处涂黑胶,从而实现了各个探测单元的独立避光,避免了漏光和相互干扰。电路单元5包括高压电源模块、前放成形电路,通过采用并联、可微调的方式为光电倍增管2供电,实现了用I个高压电源模块同时为多个光电倍增管供电,合理地利用了高压电源的功率,降低了探测器模块的功耗;将多个原本独立的探测器的前放成形电路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并且保持各个前放成形电路相互独立,既避免了相互的干扰,又减小了体积;然后在外壳I上设置信号输出口 6和电源输入口 7,有效地减小了探测器阵列模块的体积、减少了接插件。此外,为方便探测器阵列模块的安装和固定,外壳4上设有安装螺纹孔,如图2所/Jn 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包括外壳、电路单元和若干个探测单元,所述探测单元和所述电路单元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探测单元包括耦合在一起的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包括外壳、电路单元和若干个探测单元,所述探测单元和所述电路单元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探测单元包括耦合在一起的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辐射成像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对应于所述闪烁体位置处的形状为弧形相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辐射成像的闪烁探测器阵列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倍增管的尾管与所述电路单元之间设有避光盖。4.如权利要求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刚吴沛东韩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