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桀专利>正文

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121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内由炉胆包围起来的炉膛,所述炉膛下部设置有与之配合的炉箅,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上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上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燃烧盆,所述炉体外壳与炉胆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小巧轻便、生态环保、成本低廉,可利用各种秸秆、树枝等生物质直接投入燃烧,燃烧充分,还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火力大小,适合各种场所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野炊炉,尤其涉及一种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
技术介绍
为开发绿色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秸杆综合利用,近年来,在国家利好政策的鼓励下,各种生物质炉具应运而生,发展迅猛,但适合野外使用和完全以生物质为燃料的小型生物质野炊炉却几乎是空白;野外工作人员、部队、地质、矿山、旅游等对便于携带,能就地取柴的节能环保的生物质野炊炉非常向往,但由于野外环境恶劣,要适合风大炊不灭,操作使用方便,体形轻巧、便于携带,不易受损,既要保证燃烧效果又要顾及环保指标的一直是业界无法攻破的技术瓶颈,故大都仍拖着笨重的油、汽灶、煤炭炉或者干脆三块石头架一口锅,有的仍延续在野外挖坑埋锅做饭的传统,搞得烟熏火燎,费料、费工、又费力,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瓶颈,提供一种小巧轻便、生态环保,成本低廉,可利用各种秸杆、树枝等废弃生物质直接投入使用,并要达到燃烧充分,不易被风吹灭,不易产生浓烟,适应各种场所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瓶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包括炉体, 设置于炉体内由炉胆包围起来的炉膛,所述炉膛下部设置有与之配合的炉箅,其中所述炉膛上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上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燃烧盆,炉体外壳与炉胆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体外壳的底部周壁上设置有复数个进风孔;或底部设置有三个炉脚。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胆周壁上设置有复数个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炉胆为圆柱形桶体,其周壁上部开设有复数个孔径较大的引火孔,中部设置有复数个孔径较小的保火孔,下部开设有复数个孔径较大的防堵补氧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炉胆周壁上部设置复数个引火孔的孔径范围为6mnTl3mm,中部设置的保火孔的孔径范围为5mnT8mm, 下部设置的防堵补氧孔的孔径范围为6mnTl3mm。当然,孔径的微调仍然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胆与燃烧器为合并设置成一体的锥形桶体。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燃烧器设置成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状,其周壁错位开设有至少2排助燃进风孔。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燃烧盆呈倒锥形状或平面圆盘形状。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箅面上设置有可供空气流通的通孔,所述炉箅上面或下面设有控制进风量的带控风手柄的控风板;或所述炉箅下部设置有灰室,所述灰室一侧开有小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体外壳上部成型有挡风圈,所述挡风圈的侧壁开设有投料口,挡风圈周壁上开设有复数个排烟孔,所述挡风圈顶边胀筋或翻边加固后作为锅具支架;或所述炉体顶部成型有三爪支架。本技术的生物质野炊炉,小巧轻便、生态环保、成本低廉,可利用各种秸杆、树枝等废弃生物质直接投入使用,而且燃烧充分,还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火力大小,适应室内外各种场所使用。所述炉胆呈圆桶状,坚固耐温不易变形,所述炉胆壁上设置有防堵补氧孔,保火孔和引火孔,其三者各有分工,通常在长时间燃烧后,炉箅会被积灰堵塞而失去通风的作用, 此时防堵补氧孔便从周壁进入空气,补充燃料高温裂解所必须的氧气,保证了炉具能支持长时间燃烧的需要;当炉膛内的燃料加得过满时,即会因缺氧而熄灭冒烟,设置保火孔就会轻松解决这一难题,它会正常保持炉膛内留有火苗,只要有燃料,火苗就永不熄灭,杜绝了熄火冒烟问题的产生;通过设置引火孔与之三者配合就能像接力赛一样地将可燃气体和火苗交给引火孔,将火引燃后再给燃烧器,进行燃气与空气流动腔内涌出的热空气均匀混合, 喷向燃烧盆进行充分燃烧,这样一个完美的过程。其共同对炉膛进行分级合理补氧,有利于炉膛内的燃烧和高温裂解,能达到完全气化,充分燃烧,本技术的炉胆设置成圆桶状, 其周壁产生的热量能够使空气流动腔内的空气预热,增加了火焰温度,提高了热效率和燃烧效果。所述燃烧器周壁上开设有复数个助燃进风孔,便于空气流动腔内的热空气源源不断地进入燃烧器内,有利于助燃且不降低火焰温度,提高了热效率,所述燃烧器设置成上口径小于下口径的锥形状,可以使炉膛内的可燃气体集中与热空气充分混合后喷出燃烧器, 引导其在燃烧盆向上进行燃烧加热锅具,所述燃烧器下口径与炉胆上口径一致,更利于炉膛内的可燃气体集聚上升到燃烧器内与热空气混合。所述炉箅上面或下面设有带控风手柄的控风板,所述控风手柄设置在手柄槽内, 通过控风手柄的操控来调节控风板,以控制进风量,同时能将炉膛里燃烧的灰烬从炉箅通孔漏到炉箅下部。所述挡风圈的周壁上开设有复数个排烟孔,燃烧盆中的气体燃烧产生的循环气流从排烟孔排出,所述挡风圈上口设有翻边加固后作为锅具支架,本技术的挡风圈直接作为锅具的支架与锅具直接接触,对锅具起到了稳固的支撑作用。所述炉体底部可以设有起支撑作用的复数个炉脚,外界空气通过底部炉箅上的通孔和其周边流动腔开口处直接进入炉膛以及空气流动腔,所述三爪支架设置在燃烧盆上或挡风圈顶边上,这样就不需要在炉体外壳上开设进风孔,也不要在挡风圈上开设排烟孔了。 所述三爪支架为3个及以上,呈等间隔分布,对锅具起到稳定牢固的支撑作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一个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另一个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中I.挡风圈,2.投料口,3.炉体外壳,4.燃烧器,,5.空气流动腔,6.炉胆,7.炉箅,8.控风手柄,,9.翻边,10.进风孔,11.控风板,12.防堵补氧孔,13.保火孔,14.引火孔,15.助燃进风孔,16.燃烧盆,17.排烟孔,18.锅具支架,19.锅具,20.凹凸筋,21.手柄槽,22.凹凸筋,23.小门,24.三爪支架,25.炉脚,26.炉膛。请参阅图I和图2所示,图I显示本技术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本技术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I和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本技术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内由炉胆6包围起来的炉膛、燃烧器4及燃烧盆16,所述炉膛下部设置有炉箅7和灰室(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炉膛上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燃烧器4,所述燃烧器4上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燃烧盆16,所述炉体外壳与炉胆6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腔5。空气流动腔的底部与外界连通,与外界连通的一种方式为底部设置有进风孔,另一种方式为炉胆底边与炉体外壳底边之间有间隙或通风孔。其中所述炉体上部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有挡风圈1,挡风圈I的侧壁开设有投料口 2,所述挡风圈I的周壁上开设有复数个排烟孔17,所述挡风圈I上口设有锅具支架18, 所述挡风圈I对锅具19直接起到支撑作用,能将生物质燃料从投料口 2投入到炉膛26中, 同时,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内由炉胆包围起来的炉膛,所述炉膛下部设置有与之配合的炉箅,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上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上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燃烧盆,炉体外壳与炉胆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腔,空气流动腔的底部与外界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内由炉胆包围起来的炉膛,所述炉膛下部设置有与之配合的炉箅,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上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上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燃烧盆,炉体外壳与炉胆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腔,空气流动腔的底部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外壳的下部周壁上设置有复数个进风孔;或底部设置有复数个炉脚。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胆周壁上设置有复数个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胆为圆柱形桶体,其周壁上部开设有复数个孔径较大的引火孔,中部设置有复数个孔径较小的保火孔,下部开设有复数个孔径较大的防堵补氧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胆周壁上部设置复数个引火孔的孔径范围为6mnTl3mm,中部设置的保火孔的孔径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桀
申请(专利权)人:沈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