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卧式水火管蒸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555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卧式水火管蒸汽锅炉,包括锅壳和水平往复炉排,锅壳内部设置螺纹烟管,螺纹烟管的进口连接前烟箱,螺纹烟管的出口连接后烟箱,后烟箱连接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锅壳的下部设置水墙管组件和上集箱及下集箱,螺纹烟管架设在两块弓形管板之间。由于增设了水墙管组件,在火管受热面的基础上增加水管受热面,两受热面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锅壳采用弓形管板,不仅使锅炉结构紧凑,而且锅炉抗疲劳性能好。水墙管组件由上、下集箱相连接,不仅传热效率高,而且作为锅炉本体的支撑结构,保证锅炉在工作状态下可自由向上热膨胀,锅炉运行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燃烧生物质燃料产生生物质蒸汽的卧式水火管锅炉。
技术介绍
生物质蒸汽锅炉的本体结构设计是生物质颗粒锅炉能否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随着生物质蒸汽锅炉的高速发展和国家环保部门对锅炉烟气排放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对生物质蒸汽锅炉的本体结构设计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改进生物质蒸汽锅炉的锅炉本体结构,强化受热面的传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受热面传热系数高、燃烧完全的生物质卧式水火管蒸汽锅炉。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质卧式水火管蒸汽锅炉,包括锅壳和水平往复炉排,锅壳内部设置螺纹烟管,螺纹烟管的进口连接前烟箱,螺纹烟管的出口连接后烟箱,后烟箱连接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所述锅壳的下部设置水墙管组件和上集箱及下集箱,所述螺纹烟管架设在两块弓形管板之间。进一步地,锅炉的炉膛内设置二次配风系统,由左侧风管、右侧风管、前墙风管和后拱风管组成,所述左侧风管和右侧风管设置于炉排的上方且分别纵向布置在炉排的左右两侧,所述前墙风管设置于炉排的上方且横向布置在炉膛前墙下方,所述后拱风管横向设置于烟区中且布置在炉膛后拱上方,所述在位于炉膛燃烧中心的左侧风管、右侧风管、前墙风管和后拱风管的向火面均设置有若干个朝向炉膛燃烧中心的喷风嘴。所述左侧风管和右侧风管的喷风嘴的轴线延长线与以炉膛燃烧中心的圆周区域相切。所述左侧风管和右侧风管与炉排纵向平面平行。所述前墙风管的喷风嘴与水平方向成10 30°向下夹角,所述后拱风管的喷风嘴与水平方向成5 15°向下夹角。本技术由于增设了水墙管组件,在火管受热面的基础上增加水管受热面,两受热面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锅壳采用弓形管板,不仅使锅炉结构紧凑,而且锅炉抗疲劳性能好。水墙管组件由上、下集箱相连接,不仅传热效率高,而且作为锅炉本体的支撑结构,保证锅炉在工作状态下可自由向上热膨胀,锅炉运行安全可靠。另外,由于在炉膛的中心区域设置了左侧风管、右侧风管、前墙风管和后拱风管, 左侧风管与右侧风管向燃烧中心左右相对喷风,前墙风管与后拱风管向燃烧中心前后相对喷风,使生物质颗粒燃烧与空气充分燃烧,降低了过量空气系数,减少了黑烟。由于后拱风管比前墙风管高,使炉膛内火焰形成了 “S”形火炬,增加火焰长度,延长了燃料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使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烬。由于左、右侧风管的喷风嘴是切向吹向燃烧中心的圆周区域内,将炉膛内气体搅拌起来,产生烟气漩涡,使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烬挥发物,降低炉温,延长悬浮的飞灰及飞灰可燃物在炉膛内的行程,使飞灰及飞灰可燃物进一步减少,降低了烟气浓度,有利于提高锅炉的效率与环保性能。配风系统的风量可分配总风量的30%,有利于降低炉温,减轻灰渣烧结现象,形成蓬松细碎的粉末,有利于锅炉出渣,大大减少出渣设备的维修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蒸汽锅炉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蒸汽锅炉的左视图;图3为配风系统在蒸汽锅炉中位置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具体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生物质卧式水火管蒸汽锅炉,它具锅壳1和水平往复炉排 9,锅壳1内部设置螺纹烟管2,螺纹烟管的进口连接前烟箱7,螺纹烟管的出口连接后烟箱 4,后烟箱4连接省煤器5和空气预热器6,锅壳1的下部设置水墙管组件和上集箱13及下集箱16,螺纹烟管2架设在两块弓形管板3之间,生物质燃料由炉前料斗8送入水平往复炉排9。水墙管组件由第一水墙管10、第二水墙管11、第三水墙管12、水冷壁管14和下降管 15组成。如图3和图4所示,二次配风系统,由左侧风管17、右侧风管18、前墙风管19和后拱风管20组成。左侧风管1和右侧风管18设置于炉排的上方,它们分别纵向(炉膛的前后方向为纵向,即与炉排前进方向相同)布置在炉排的左右两侧。左侧风管1和右侧风管 18的管中心线与炉排的纵向平面平行,即炉排平面是倾斜的,左侧风管1和右侧风管18也是自炉膛后部至炉膛前部向上倾斜布置,倾斜角度大约3 10°。前墙风管19设置于炉排的上方且横向(与炉排前进方向垂直)布置在炉膛前墙上方,后拱风管20设置于烟区中且横向(与炉排前进方向垂直)布置在炉膛后拱上方。左侧风管17、右侧风管18、前墙风管19和后拱风管20的均设置有若干喷风嘴22,喷风嘴22均朝向炉膛燃烧中心。左侧风管17和右铡风管18的喷风嘴22切向朝向燃烧中心区域,形成旋风。前墙风管19的喷风嘴22与水平方向成20°向下夹角a,后拱风管20的喷风嘴22与水平方向成10°向下夹角 b。配风工作时,给二次配风系统分配占总风量的30%的冷空气,二次风经调节阀5进入二次配风系统,占总风量20%的二次风进入左、右侧二次风管中,切向喷入燃烧中心,占总风量5%的二次风进入前墙风管,成20°倾斜角度向下喷入燃烧中心,占总风量5%的二资风进入后拱风管,成10°倾斜角度向下喷入燃烧中心。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卧式水火管蒸汽锅炉,包括锅壳和水平往复炉排,锅壳内部设置螺纹烟管,螺纹烟管的进口连接前烟箱,螺纹烟管的出口连接后烟箱,后烟箱连接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壳的下部设置水墙管组件和上集箱及下集箱,所述螺纹烟管架设在两块弓形管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锅炉的炉膛内设置二次配风系统,由左侧风管、右侧风管、前墙风管和后拱风管组成,所述左侧风管和右侧风管设置于炉排的上方且分别纵向布置在炉排的左右两侧,所述前墙风管设置于炉排的上方且横向布置在炉膛前墙下方,所述后拱风管横向设置于烟区中且布置在炉膛后拱上方,所述在位于炉膛燃烧中心的左侧风管、右侧风管、前墙风管和后拱风管的向火面均设置有若干个朝向炉膛燃烧中心的喷风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风管和右侧风管的喷风嘴的轴线延长线与以炉膛燃烧中心的圆周区域相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风管和右侧风管与炉排纵向平面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风管的喷风嘴与水平方向成10 30°向下夹角,所述后拱风管的喷风嘴与水平方向成5 15°向下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卧式水火管蒸汽锅炉,包括锅壳和水平往复炉排,锅壳内部设置螺纹烟管,螺纹烟管的进口连接前烟箱,螺纹烟管的出口连接后烟箱,后烟箱连接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锅壳的下部设置水墙管组件和上集箱及下集箱,螺纹烟管架设在两块弓形管板之间。由于增设了水墙管组件,在火管受热面的基础上增加水管受热面,两受热面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锅壳采用弓形管板,不仅使锅炉结构紧凑,而且锅炉抗疲劳性能好。水墙管组件由上、下集箱相连接,不仅传热效率高,而且作为锅炉本体的支撑结构,保证锅炉在工作状态下可自由向上热膨胀,锅炉运行安全可靠。文档编号F23L9/00GK202101217SQ20112016666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安庆, 古雄云, 常厚春, 张开辉, 陈平, 陈燕芳, 马革 申请人: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卧式水火管蒸汽锅炉,包括锅壳和水平往复炉排,锅壳内部设置螺纹烟管,螺纹烟管的进口连接前烟箱,螺纹烟管的出口连接后烟箱,后烟箱连接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壳的下部设置水墙管组件和上集箱及下集箱,所述螺纹烟管架设在两块弓形管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厚春马革陈平古雄云张开辉陈燕芳刘安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