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式内平面加工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752 阅读: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轨道式内平面加工工具,其刀体(1)的上面为一个带有加工刀刃(4)的平面(3)。在刀体(1)下部有一个与支撑块(8)滑动联接的滑槽(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消除切削波纹以及振痕,提高加工精度和速度,同时刀具本身结构简便,价格低廉,对使用环境和条件要求低。(*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刀具,特别涉及一种孔内平面的机械加工刀具。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加工孔内平面所采用的刀具都是“悬臂式”加工刀具,即在使用中刀具一端固定,另一端悬空,悬空端深入孔内加工其内平面。此种技术存在这样几个缺点(1)、加工精度效果受制于机床本身的运行精度及刀具精度和钢度。(2)、容易产生切削波纹及振痕,难于保证平面度。(3)、加工运行效率低下,耗工时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克服和避免目前所用刀具的缺点,具有结构简便、加工精度高、运行速度快的特点,不但可以加工孔内平面,还可以加工曲面的新型轨道式内平面加工刀具。本技术的刀体上面为一个带有加工刀刃的平面,在刀体的下部开有一个与支撑块联接形成一个轨道式滑动付的滑槽。此滑槽的形状可为V型滑槽、梯形滑槽、矩形滑槽、或者圆形滑槽。应用本技术,使刀具在工作中按轨迹运行,从而消除了现有刀具在加工中因钢性不足所产生的切削波纹及振痕,并保证和提高了平面度和加工精度,在不影响切削力的情况下,可加快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刀具的总长度缩短,自身的加工更加简便,对机床的精度及被加工件的要求条件降低,它可以加工内平面,在一定条件下同样可以加工曲面,本技术较适合细长孔内的几何表面的机械加工,而且根据孔的径长比的不同以及被加工表面几何形状及精度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形状的滑槽,可取得更佳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3为实施例A向视图。附图4为实施例的被加工件的主剖视图。附图5为实施例被加工件的断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参考附图1、2、3,本技术的刀体(1)为细长型,刀体(1)的上面为一平面(3),平面(3)的中间段带有切削刀刃(4),刀体(1)的下面开设一条V型滑槽(2),V型滑槽(2)与支撑块(8)联接形成了一个轨道式的滑动付,滑槽(2)除可选择V型外,还可以根据被加工件的结构形状及加工精度要求的不同选择梯形滑槽、矩形滑槽、或者圆形滑槽。参考附图4、5,使用本技术时,刀体(1)穿入被加工件(5)的内孔(7)中,通过推拉在支撑块(8)上滑动的刀体(1)来完成对被加工件(5)内孔(7)的内平面(6)的切削加工。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式内平面加工刀具,其刀体(1)的上面为一个带有加工刀刃(4)的平面(3),其特征在于刀体(1)的下部开一个与支撑块(8)滑动联接的滑槽(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内平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滑槽的形状可以为V型滑槽、梯形滑槽、矩形滑槽或者圆形滑槽。专利摘要一种轨道式内平面加工工具,其刀体(1)的上面为一个带有加工刀刃(4)的平面(3)。在刀体(1)下部有一个与支撑块(8)滑动联接的滑槽(2)。本技术可以消除切削波纹以及振痕,提高加工精度和速度,同时刀具本身结构简便,价格低廉,对使用环境和条件要求低。文档编号B23D13/00GK2553939SQ0223071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葛从光, 曹鹤平, 孙正法 申请人:青岛市市北区东方异型刀具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式内平面加工刀具,其刀体(1)的上面为一个带有加工刀刃(4)的平面(3),其特征在于刀体(1)的下部开一个与支撑块(8)滑动联接的滑槽(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从光曹鹤平孙正法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北区东方异型刀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