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臂外后视镜及具有该长臂外后视镜的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397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臂外后视镜及具有该长臂外后视镜的客车,所述长臂外后视镜包括后视镜主骨架、背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后视镜主骨架的后视镜本体、后视镜本体正面安装的主镜片及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后视镜本体背面的后检修盖板,所述后视镜主骨架位于所述后视镜本体背面与所述后检修盖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主骨架上安装有数量可增减的调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能有效调整后视镜的震动频率,降低后视镜随车体的震动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长臂外后视镜,尤其涉及ー种用于客车的长臂外后视镜的可增减调重块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通常用于客车,作为与客车安全性紧密相关的部件,其工作正常关系到整车的安全。如图I和图4所示,用于客车的长臂外后视镜1,通过连接部10连接在车身上,先水平向前延伸再向下延伸,客车长臂外后视镜I壳体的水平延伸部分的顶部内面具有密封件11,以防止雨水等进入壳体内。如图3所示,客车长臂外后视镜I的壳体包括后视镜本体17和后检修盖板19,通常是卡接于后视镜本体17,以便在需要对长臂外后视镜I壳体内的部件或电路进行检修时打开后检修盖板19。后视镜主骨架20即延伸于后视镜本体17的背面与后检修盖板19所围成的空间内,后视镜主骨架20通常为金属结构,具有较好的承重性能,后视镜本体17即固定连接于后视镜主骨架20。后视镜本体17通常为工程塑料(包括玻璃钢)材质,后视镜本体17的正面具有用于安装镜片的多个安装槽,镜片通常包括主镜片15,主镜片15的上方的下视镜14和主镜片15的下方的小镜片18,下视镜14背面连接有用于调节下视镜14角度的手动机构,主镜片15的背面与后视镜本体17之间设置有用于除霜的除霜机构16,主镜片15通过球铰12铰接在后视镜本体17的主镜片安装槽内,从而使主镜片17能够从不同方向旋转。长臂外后视镜I在连接到客车车身后,在客车正常运行过程中,车体本身的振动会传至长臂外后视镜I上,车体振动方式非常复杂,当长臂外后视镜I的自振频率接近车体本身的振动频率时,各种方式的振动作用容易造成长臂外后视镜I抖动、摆动強烈,对司机观察车后及两侧外部状况造成较大影响,严重时会危及整车的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自身抖动和摆动的客车长臂外后视镜,以解决现有技术长臂外后视镜易强烈抖动和摆动而对司机观察车后及两侧外部状况造成较大影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另ー目的为提供ー种具有本技术长臂外后视镜的客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长臂外后视镜,所述长臂外后视镜包括后视镜主骨架、背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后视镜主骨架的后视镜本体、后视镜本体正面安装的主镜片及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后视镜本体背面的后检修盖板,所述后视镜主骨架位于所述后视镜本体背面与所述后检修盖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主骨架上安装有数量可增减的调重块。本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优选的,所述主镜片位置处的所述后视镜主骨架上固定连接有调重块固定板,所述调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调重块固定板,所述调重块具有与所述后视镜主骨架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凹部。本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优选的,所述调重块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调重块固定板垂直的止点限位板。本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优选的,所述调重块为铅块,所述调重块螺接于所述调重块固定板。本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优选的,所述调重块固定板具有预置螺纹或备螺母。本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优选的,所述调重块之间垫设有减震胶垫。本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优选的,所述后视镜主骨架的截面为圆形或正方形。本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优选的,所述调重块的总质量为2千克。本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优选的,每一所述调重块的质量为O. 25千克。本技术的客车,具有本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对安装于后视镜主骨架的配重块进行适时调整,以降低长臂外后视镜的震动频率,达到减小长臂外后视镜抖动和摆动的效果,避免由于长臂外后视镜的強烈抖动和摆动对司机观察车后及两侧外部状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整车的运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用于客车的长臂外后视镜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用于客车的长臂外后视镜的左视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截面图。图4为图3中的B向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长臂外后视镜的纵向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长臂外后视镜的横向截面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长臂外后视镜中的调重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的客车,可使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的客车长臂外后视镜。本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可以适用于各种需要使用长臂外后视镜的车辆,并不限于客车。下面介绍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客车长臂外后视镜。本技术实施例的客车长臂外后视镜,其壳体的结构可与现有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相同。所不同的是,如图5-图7所示,后视镜本体17背面与后检修盖板19围成的空间内,在后视镜主骨架20上安装有调重块22,且调重块22的数量或者质量可以增加和减少,当发生长臂外后视镜I抖动強烈的情况时,打开后检修盖板19,根据实际情况将调重块22按需要安装在后视镜主骨架上,以增加后视镜主镜片15部位的自重来降低后视镜本体17的自振频率,减小后视镜的抖动和摆动。本技术的长臂外后视镜,其调重块2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直接连接于后视镜主骨架20,也可以间接的安装在后视镜主骨架20上,例如可如图6所示,在主镜片15位置处的后视镜主骨架20上先固定连接调重块固定板21,再将调重块22固定连接于调重块固定板21,实质上,调重块22仍然是由后视镜主骨架20承重。如图5和图6所示,调重块固定板21可设置在后视镜本体17与后视镜主骨架20之间,后视镜本体17可以在如图5所示的调重块固定板21顶端以上或底端以下的位置固定连接于后视镜主骨架20,调重块固定板21靠近后视镜本体17的表面的形状可与后视镜本体17背面的形状相匹配,以使调重块固定板21紧贴于后视镜本体17的背面,调重块固定板21的靠近后视镜主骨架20的表面可以焊接于后视镜主骨架20或通过一体成型的卡扣卡接于后视镜主骨架20。当然,调重块固定板21也可以其他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后视镜主骨架20,例如将调重块固定板21做成一个中间具有凹陷的平板状结构,将凹陷直接扣在后视镜主骨架20上,通过在凹陷处穿设螺栓来使调重块固定板21固定连接于后视镜主骨架20。如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长臂外后视镜,后视镜主骨架20的截面优选的为圆形或正方形等规则形状,但不以此为限,可按实际情况确定。调重块22的材质优选的为密度较大的铅块,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调重块22的调重范围。调重块22的总质量例如可为2千克,每ー调重块22的质量例如为O. 25千克,每ー调重块22的大小及质量也可以不等。如图7所示,调重块22具有与后视镜主骨架20的正方形或圆形截面相匹配的凹部28,以更好的利用有限的空间。调重块22上可预先开设有螺栓孔27。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快捷的将调重块22安装在调重块固定板上,可将调重块22通过螺栓24螺接于调重块固定板21,如果是较厚一些的调重块固定板21,可在调重块固定板21上预置螺纹,如果是较薄的调重块固定板21,则可在调重块固定板21背部焊接备螺母,达到预置螺纹相同的作用。可在调重块固定板21的底端设置与调重块固定板21垂直的止点限位板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臂外后视镜,所述长臂外后视镜包括后视镜主骨架、背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后视镜主骨架的后视镜本体、后视镜本体正面安装的主镜片及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后视镜本体背面的后检修盖板,所述后视镜主骨架位于所述后视镜本体背面与所述后检修盖板围成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骨架上安装有数量可增减的调重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宇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