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载空调控制领域,特别涉及能够对车内空气进行加湿的车载空调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加湿模块以及与传感器模块和加湿模块相连的微控制单元MCU,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包括车内湿度信息在内的车身环境信息,所述微控制单元MCU根据车内湿度信息控制加湿模块。进一步的,还包括鼓风机和风门电机,微控制单元MCU控制鼓风机和风门电机配合加湿模块进行加湿。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模块,微控制单元MCU将传感器模块采集的湿度信息显示于显示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调节车内环境相对湿度,避免车内环境相对湿度过低给乘客健康带来的威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载空调控制领域,特别涉及能够对车内空气进行加湿的车载空调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北方空气湿度偏小,尤其是寒冷的冬天。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北方地区120个供暖日中,仅有2. 5天达到健康湿度。环境相对湿度过低使流感病毒和致病力强的革兰氏阳性菌繁殖速度加快,而且随粉尘扩散,引起疾病流行。同时,环境相对湿度过低也使人的呼吸系统抵抗力下降,诱发和加重呼吸系统疾病。而汽车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大部分人每天在车内度过的时间高达二至三个小时,因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十分必要。现有的车载空调只有制冷和加热两种机制,没有加湿功能,在干燥天气舒适性不足,极易造成车内环境相对湿度过低,从而给车内乘客健康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自动对车内空气进行加湿、避免相对湿度过低的一种车载湿度控制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湿度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加湿模块以及与传感器模块和加湿模块相连的微控制单元MCU,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包括车内湿度信息在内的车身环境信息,所述微控制单元MCU根据车内湿度信息控制加湿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湿度传感器。更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辅助传感器,微控制单元MCU根据车内湿度信息控制加湿模块时参考辅助传感器采集的车身环境信息,所述辅助传感器包括车内温度传感器、阳光传感器、车外温度传感器至少一种以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系统还包括鼓风机和风门电机,微控制单元MCU控制鼓风机和风门电机配合加湿模块进行加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发生器和水位检测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微控制单元MCU将传感器模块采集的湿度信息显示于显示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根据车内的湿度环境自动进行加湿操作,避免车内空气湿度过低给乘客健康带来的威胁。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车载湿度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I、加湿模块2以及与传感器模块I和加湿模块2相连的微控制单元MCU,传感器模块I采集包括车内湿度信息在内的车身环境信息,微控制单兀MCU根据车内湿度信息控制加湿模块。传感器模块I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辅助传感器,辅助传感器选择车内温度传感器。微控制单元MCU根据车内湿度信息控制加湿模块2时参考辅助传感器采集的车身环境信息。加湿模块2包括加湿发生器和水位检测装置。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不足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为水箱加水,以免加湿发生器空烧。此外,车载空调控制系统还包括鼓风机、风门电机,微控制单元MCU控制鼓风机和风门电机配合加湿模块2进行加湿。工作时,湿度传感器采集车内湿度信息,辅助传感器采集车身环境信息,传感器模块I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微控制单元MCU,微控制单元根据车内湿度信息并参考车身环境对加湿模块和鼓风机、风门电机进行控制。当车内环境相对湿度低于预设标准时,微控制单元MCU对加湿模块发出指令,加湿发生器开始工作,以提高车内环境相对湿度;同时,鼓风机和风门电机也在微控制单元MCU的控制下,配合加湿发生器开始工作,以便加快车内空气循环,迅速改善车内环境相对湿度。当经过本系统运作车内环境相对湿度达到预设标准时,微控制单元MCU对加湿模块发出指令,加湿发生器停止工作,鼓风机和风门电机也在MCU的控制下停止工作,以节省资源。此外,本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微控制单元MCU将传感器模块I传递的车内湿度信息即时显示于显示模块。为给微控制单元MCU开启加湿发生器提供足够的参考信息,辅助传感器还可以增加阳光传感器以及车外温度传感器,结合温度传感器可以全面提供车内温度、光照度、车外温度等车身环境信息。本实施例中的加湿发生器为超声波加湿器,但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为纯净型加湿器或电热式加湿器或其它类型的加湿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模块、加湿模块以及与传感器模块和加湿模块相连的微控制单元MCU,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车内湿度信息,所述微控制单元MCU根据车内湿度信息控制加湿模块;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湿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载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辅助传感器,微控制单元MCU根据车内湿度信息控制加湿模块时参考辅助传感器采集的车身环境信息,所述辅助传感器为车内温度传感器、阳光传感器、车外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鼓风机和风门电机,微控制单元MCU控制鼓风机和风门电机配合加湿模块进行加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发生器和水位检测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微控制单元MCU将传感器模块采集的湿度信息显示于显示设备。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车载空调控制领域,特别涉及能够对车内空气进行加湿的车载空调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加湿模块以及与传感器模块和加湿模块相连的微控制单元MCU,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包括车内湿度信息在内的车身环境信息,所述微控制单元MCU根据车内湿度信息控制加湿模块。进一步的,还包括鼓风机和风门电机,微控制单元MCU控制鼓风机和风门电机配合加湿模块进行加湿。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模块,微控制单元MCU将传感器模块采集的湿度信息显示于显示设备。本技术能够自动调节车内环境相对湿度,避免车内环境相对湿度过低给乘客健康带来的威胁。文档编号B60H3/02GK202806301SQ20122056046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付源, 程征文, 梁展鸿 申请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模块、加湿模块以及与传感器模块和加湿模块相连的微控制单元MCU,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车内湿度信息,所述微控制单元MCU根据车内湿度信息控制加湿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湿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源,程征文,梁展鸿,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