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双壁波纹管的机头,其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分配部,内层预分配层、外层预分配层、压板以及连接体;该内层预分配层具有一内层流道分配起点,自该分配起点延伸至内层环流道的内层分配流道,以及与外层环流道相通的外层流道孔;该外层预分配层具有一外层流道分配起点,自该分配起点通过所述外层流道孔延伸至外层环流道的外层分配流道,以及与所述内层分配流道起点位置对应的内层流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分配流道可使熔体分配更加均匀。螺旋分配器的螺旋槽长度可以缩短,内、外层流道的长度也可以缩短,大大缩小了机头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成本。同时,机头模体的缩小,也降低了模体加热所需要的功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塑料双壁波纹管的机头。
技术介绍
双壁波纹管是一种内层平滑,外层成波纹形状的管材。双壁波纹管机头是制作双壁波纹管的一个主要的部件。双壁波纹管机头都需要内外两层环形流道,其中外层环形流道内的熔体成型管材的外壁,内层环形流道内的熔体成型管材的内壁,且在成型双壁波纹管时,需要在外层熔体与内层熔体之间充入压缩空气。现有常规的双壁波纹管机头需要有两个螺旋分配器。其中外螺旋分配器把从挤出机挤出来的熔体分配到外层环形流道中;内螺旋分配器把从另一台挤出机挤出来的熔体分配到内层环形流道中。由于没有对熔体进行预分配,为了使熔体能够均匀的分配到内外层 环形流道中,就必须加长螺旋分配器的螺旋槽长度,来达到熔体分配均匀的目的。同时由于成型机(制作双壁波纹管设备)结构的原因,双壁波纹管机头的内外层出料模口必须伸入到成型机内部。现有常规的双壁波纹管机头为了保证熔体圆周流动的均匀性,一般都是加长内、外层环形流道的长度,这样,就使得机头的结构较长,体积庞大,成本较高;同时,为了使塑料能够在机头内保持熔融状态,必须对机头进行加热,由于机头结构的庞大,也必然会需要较多的能耗。另外在外层环形流道与内层环形流道之间需要有压缩空气的通道,由于机头模体较长,使得压缩空气通道的加工也比较困难。因此,亟待一种带有预分配流道且体积较小的双壁波纹管机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克服了上述和其它缺点和缺陷,下文将结合一定的实施例介绍本技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相反地,本技术包括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的修改和改进。本技术一种用于制作双壁波纹管的机头,其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分配部,内层预分配层、外层预分配层、压板以及连接体;所述分配部具有沿径向上依次套叠的内层分配器,外层分配器及外套,所述内层分配器与外层分配器之间形成内层环流道,所述外层分配器与外套之间形成外层环流道;所述内层预分配层具有一内层流道分配起点,自该分配起点延伸至所述内层环流道的内层分配流道,以及与外层环流道相通的外层流道孔;所述外层预分配层具有一外层流道分配起点,自该分配起点通过所述外层流道孔延伸至外层环流道的外层分配流道,以及与所述内层分配流道起点位置对应的内层流道孔;所述压板具有与所述内层流道孔位置对应的内通孔,与所述外层流道分配起点位置对应的外通孔;所述连接体包括与所述内通孔相连的内层连接体以及与所述外通孔相连的外层连接体;其中,所述内层分配流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流道长度相同,所述外层分配流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流道长度相同。所述内层分配流道的流道数量为2n(n ^ I),且流道结构中心对称。所述外层分配流道的流道数量为2n(n ^ I),且流道结构中心对称。本技术依靠两个细长的连接体将内、外层挤出机挤出的熔体引入内、外层预分配层中,而内、外层预分配层上有熔体的分配流道,其结构是流道数量呈2n向外扩散,gp流道从一个点开始向两边扩散成两个流道,然后这两个流道又向外扩散分成四个流道,然后这四个流道又向外扩散分成八个流道。如此下去,流道最终可被分成2"个流道。这样从细长流道引入的熔体经过内外层预分配层就可以被均匀的分成2"股料流。在内、外层预分配层之后,连接有内、外螺旋分配器,其优选为螺旋分配器。螺旋分配器在吹膜机头和塑料管材机头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其结构是螺旋分配器上有螺旋槽,且螺旋槽在熔体流动方向上的逐渐消退的,且螺旋分配器的表面有一定的锥度。这样,依靠螺旋分配器的分配,可把进入内外螺旋分配器中的2"股料流均匀的分配到环形流道中,在环形流道中经过短暂流动之后,熔体最后被从机头模口处挤出。其中,上述连接体,内层分配器及外套的外围包裹有加热层。采用以上结构以后,本新型有以下几个技术效果I、采用了预分配流道,熔体分配更加均匀。螺旋分配器的螺旋槽长度可以缩短,内、外层环形流道的长度也可以缩短,大大缩小了机头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成本。2、机头模体的缩小,降低了模体加热所需要的功率,也就降低了机头的能耗。3、现有技术的双壁波纹管机头由于模体较长,压缩空气通道难加工,往往需要将模体分成很多个零件拼接;而采用本新型后,机头的零部件数量有了极大的减少,且降低了零件加工难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双壁波纹管机头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层预分配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层预分配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双壁波纹管机头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4是现有技术的常规双壁波纹管机头,由于挤出机挤出来的熔体没有经过预分配,所以要求内螺旋分配器2001的螺旋槽和外螺旋分配器2002的外螺旋的长度需要较长,同时由于成型机(制作双壁波纹管设备)结构的原因,双壁波纹管机头的外层出料模口2007必须伸入到成型机内部。现有常规的双壁波纹管机头为了保证熔体圆周流动的均匀性,一般都是加长外层环形流道2003、内层环形流道2004的长度,由于外层环形流道2003和内层环形流道2004的长度很长,造成了两个流道之间的压缩空气通道加工困难,使得原本可做成一个整体的零件需要拆成外螺旋分配器2002、外模芯2005、内模套2006等好几个零件拼接而成,让外模芯2005、内模芯2006之间的间隙成为压缩空气的通道。图I、图2和图3是本新型采用的方案,其具体实施方式是外层挤出机挤出的熔体经过连接体1001的流道孔1009和压板1003的流道孔一进入外层预分配层1004的流道分配起点一 1019中,由于外层预分配层1004的流道1017成2n向外扩散,最终熔体经过外层分配层1004流道1017的分配被分成了 2"股均匀的熔体。而这2n股熔体继续向前进入了外层螺旋分配器1007中,当这2n股熔体从各个分流孔进入螺旋流道后,由于外层螺旋分配器1007的作用,每一股熔体流束被分成两股料流,一股为在外层螺旋分配器1007与外套1006形成的间隙中轴向流动料流,另一股为在螺旋槽中继续向前螺旋流动的料流,在挤出方向上,随着螺旋槽的消退,轴向流动的料流越来越多,螺旋流动的料流越来越少,最终,螺旋流动的料流全部转换为轴向流动的料流,这样熔体就被均匀的分配到了外层环形流道1012中了。由于熔体分配的很均匀,在外层环形流道1012短暂流动后,就可以从外层模口1014中均匀的挤出。同样,内层挤出机挤出的熔体经过连接体1010的流道孔1011和压板1003的流道孔二并穿过外层预分配层1003的流道孔三1020,进入内层预分配层1005的流道分配起点二 1021中,由于内层预分配层1005的流道1018也成2n向外扩散,最终熔体经过内层预分配层1005的分配被分成了 2"股均匀的熔体。而这2n股熔体继续向前进入了内层螺旋分配器1008中,当这2n股熔体从各个分流孔进入螺旋流道后,由于内层螺旋分配器1008的作用,每一股熔体流束被分成两股料流,一股为在内层螺旋分配器1008与外层螺旋分配器1007形成的间隙中轴向流动料流,另一股为在螺旋槽中继续向前螺旋流动的料流,在挤出方向上,随着螺旋槽的消退,轴向流动的料流越来越多,螺旋流动的料流越来越少,最终,螺旋流动的料流全部转换为轴向流动的料流,这样熔体就被均匀的分配到了内层环形流道1013中了。由于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作双壁波纹管的机头,其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分配部,内层预分配层、外层预分配层、压板以及连接体;所述分配部具有沿径向上依次套叠的内层分配器,外层分配器及外套,所述内层分配器与外层分配器之间形成内层环流道,所述外层分配器与外套之间形成外层环流道;所述内层预分配层具有一内层流道分配起点,自该分配起点延伸至所述内层环流道的内层分配流道,以及与外层环流道相通的外层流道孔;所述外层预分配层具有一外层流道分配起点,自该分配起点通过所述外层流道孔延伸至外层环流道的外层分配流道,以及与所述内层分配流道起点位置对应的内层流道孔;所述压板具有与所述内层流道孔位置对应的内通孔,与所述外层流道分配起点位置对应的外通孔;所述连接体包括与所述内通孔相连的内层连接体以及与所述外通孔相连的外层连接体;其中,所述内层分配流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流道长度相同,所述外层分配流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流道长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潮,欧阳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纬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金纬片板膜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金纬化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金纬挤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杰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