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刀座带弹性片机构的打孔器,包括:一基座、至少一刀具、一压盖;其中基座两侧至少各设置一刀座,刀座两对应侧设有直向的穿槽,顶部供该刀具穿装,刀具横向穿设一前轴,压盖结合于作动套上侧,作动套各对应罩设于该刀具上侧,作动套后侧枢设于刀座,供作动套与压盖以枢设点带动刀具向下移动打孔;还包括:刀具各配合安装有一可蓄存弹性能量的板片型态的弹性片机构;弹性片呈长片状,一端是固定于刀座的结合部,另端是弯折形成倾斜自由的接合端,结合部朝接合端为倾角渐大且倾斜片状的作动部,结合部固定于该刀座上,接合端抵触刀具的前轴下侧,弹性片能随该刀具同时位移作动,且同时具有提供刀具弹性回复至原位的弹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孔器,尤其涉及该打孔器中刀座结构。
技术介绍
大多数据文件欲集合装订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将数据文件一侧透过打孔器打出孔洞,以便活页夹穿夹组合一起;一般常见的打孔器如图7所示,其具有一阶级面的基座20,在该阶级面上形成一纸张置放的容纸区21,基座20两侧各设置一刀座22,刀座22上分别穿套一压掣式的弹簧23与一刀具24,弹簧23两端分别受压于刀座22与刀具24间,刀具24伸出刀座22的顶部套设一作动套25与一压盖26,作动套25是以一后轴27结合于该刀座22上;通过按压该压盖26以压触作动套25,使该作动套25以该后轴27枢设处为支点,而施压于刀具24向容纸区21移动,并对容纸区21的纸张产生冲孔作用;等纸张冲孔完成后,松弛该压盖26的按压力量,压盖26透过弹簧23的弹性回复力,使刀具24向上移动回复至原位。该常见的打孔器虽可达成纸张打孔的目的,但该刀具作动回复的方式仍存在下列几项问题I、该弹簧是以直立式穿伸于刀具外缘,故该刀座需增加整体纵向的直立空间,用以容置该弹簧的空间,也因而易造成整体构件的高度或体积增加,相对的提高打孔器的成本。2、刀具作动回复的弹簧为直立形式,随其下压的弹性压缩行程,弹簧亦会给予相对增加的阻抗力量,该阻抗力量不仅易造成组装时的弹簧跳脱;且该手部作动感知按压的阻力明显增加。另有一基本构造如前述相仿的打孔器,如图8所示,该刀具24的作动回复是以扭力弹簧28作动,虽该组装结合方式较前述压掣的弹簧23为低,然该扭力弹簧28是套设于作动套25的转动支点后轴27,而扭力弹簧28 二侧伸出的压力脚端29是分别定位压掣于刀座22以及作动套25内侧,在组装时由于该二侧的压力脚端29的阻抗力量大,易造成跳脱或走位等状况发生;且该扭力弹簧28于组拆时,该压力脚端29有瞬间释放弹力的顶掣,极易造成压力脚端29的断裂,而有瞬间弹飞射伤人员的安全性顾虑;故针对上述先前技术的困扰,实有加以解决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刀座带弹性片机构的打孔器,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一基座、至少一刀具、一压盖;该基座两侧至少各设置一刀座,该刀座两对应侧设有直向的穿槽,顶部供该刀具穿装,该刀具横向穿设一前轴,该压盖结合于作动套上侧,该作动套各对应罩设于该刀具上侧,该作动套后侧枢设于该刀座,供该作动套与该压盖以该枢设点带动该刀具向下移动打孔;还包括该刀具各配合安装有一可蓄存弹性能量的板片型态的弹性片机构;该弹性片呈长片状,一端是固定于刀座的结合部,另端是弯折形成倾斜自由的接合端,该结合部朝该接合端为倾角渐大且倾斜片状的作动部,该结合部固定于该刀座上,该接合端抵触该刀具的前轴下侧,该弹性片能随该刀具同时位移作动,且同时具有提供该刀具弹性回复至原位的弹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刀具作动回复机构是以板片型态的弹性片配合刀具组装,由于弹性片的作动部是可弯折蓄存一倾斜型态的弹性能量,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直立状弹簧需纵向的伸张与压缩,而占据一较大的纵向容纳空间,且本技术因作动部是呈弯折倾斜状,故占据刀座的纵向容置空间变小,相对亦缩减打孔器的高度。2、本技术的弹性片预压力小,该弹性片的结合部固定于刀座后,该接合端仅需触及于刀具连结的前杆处,故该组装简单快速、正确,可提升成品的组装效率。3、本技术的弹性片若有断裂分离时,由于该片体一端是结合固定于刀座,而另端是与刀具连接的前杆,且该弹性片是为一质轻且为板片型态的片体,因此不致造成瞬间弹飞伤人的安全性顾虑。4、本技术的弹性片是随压靠刀具的行程而受压掣,在压掣当中作动部是蓄存该弹性能量,用以发挥该弹性的回复力,由于弹性片通过结合部一端固定,而另端接合端是为弯折后的倾斜自由端,因此弹性片的阻抗力不会随压掣的行程而增加,手部作动感知按压的阻力较为缓和。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件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未动作前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未动作前的局部断面剖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动作后的局部断面剖开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弹性片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断面剖开示意图。图7为现有打孔器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8为另一现有打孔器的局部剖开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为了达到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提供一种刀座带弹性片机构的打孔器,其包含一基座、至少一刀具、一压盖;其中,该基座两侧至少各设置一刀座,该刀座两对应侧设有直向的穿槽,顶部供该刀具穿装,该刀具横向穿设一前轴,该压盖结合于该作动套上侧,该作动套各对应罩设于该刀具上侧,该作动套后侧枢设于该刀座,供该作动套与该压盖以该枢设点带动该刀具向下移动打孔;还包括该刀具各配合安装有一可蓄存弹性能量的板片型态的弹性片机构;该弹性片呈长片状,一端是固定于刀座的结合部,另端是弯折而呈倾斜自由的作动部接合端,该结合部朝该接合端为倾角渐大且倾斜片状的作动部,其中该结合部固定于该刀座上,该接合端抵触该刀具的前轴下侧,该弹性片可随该刀具同时位移作动,且同时具有提供该刀具弹性回复至原位的弹力。如上所述的刀座带弹性片机构的打孔器,其中,该弹性片的结合部设有套孔,配合栓件固定于刀座上。如上所述的刀座带弹性片机构的打孔器,其中,该弹性片的接合端呈U形开口状,套设于刀具与前轴连结的下侧处。如上所述的刀座带弹性片机构的打孔器,其中,该各刀座上以及该基座对应处分别设有一槽孔,该刀座与该基座的两槽孔呈对准状,供该弹性片的结合部伸设结合于该呈对准的两槽孔中,该弹性片的接合端抵触于该刀具与前轴连结的下侧。本技术是一种刀座带弹性片机构的打孔器,该弹性机构是以一弹性片组装而成,本技术可适应用于单孔或二孔或多孔的孔洞打孔器,在此本技术仅以二孔洞的打孔器说明;如图I、图2所示,该打孔器基本上仍包含一基座30、至少一刀具40、一压盖50 ;其中,该基座30 —侧形成一阶级面供纸张置放的容纸区31,于基座30两侧各设置有一刀座32,用以穿装连结该刀具40 ;刀座32的后侧设有一开口状的枢槽33,两对应侧则设有直向的穿槽34,顶部设有一穿孔35以供该刀具40穿装,该刀具40近中段处设有连结孔41 ;而该压盖50是用以压控刀具40产生冲孔动作,故压盖50在朝向刀具40该侧面是连结两作动套42,使各作动套42对应罩设于各刀具40、刀座32的上侧,一前轴36是分别穿设该穿槽34且横穿该刀具40的连结孔41定位,一后轴37是分别通过作动套42、枢槽33,使作动套42枢设于刀座32上,用以方便该压盖50与作动套42能以刀座32的枢槽33为支点产生动作;但是,该打孔器的一般结构并非本技术特点,于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特点乃在于各刀具40配合一弹性片60机构,该弹性片60呈弹性长片状,其具有两端,一端是固定于刀座32的结合部61,结合部61上开设有一套孔62,另端是弯折而呈倾斜自由的接合端64,该接合端64是呈U形开口状,而该位于结合部61与接合端64之间是形成一弯折倾角渐大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座带弹性片机构的打孔器,包括:一基座、至少一刀具、一压盖;其中该基座两侧至少各设置一刀座,该刀座两对应侧设有直向的穿槽,顶部供该刀具穿装,该刀具横向穿设一前轴,该压盖结合于作动套上侧,该作动套各对应罩设于该刀具上侧,该作动套后侧枢设于该刀座,供该作动套与该压盖以该枢设点带动该刀具向下移动打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该刀具各配合安装有一可蓄存弹性能量的板片型态的弹性片机构;该弹性片呈长片状,一端是固定于刀座的结合部,另端是弯折形成倾斜自由的接合端,该结合部朝该接合端为倾角渐大且倾斜片状的作动部,其中该结合部固定于该刀座上,该接合端抵触该刀具的前轴下侧,该弹性片能随该刀具同时位移作动,且同时具有提供该刀具弹性回复至原位的弹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琮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坚明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