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199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属于液压拔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使用灵活、移动操作方便省力、较少受场地限制的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升降底座活动安装在支架上并可沿支架竖直移动,支架底部设置有多个可供支架平稳移动的小轮,油泵设置在升降底座的一端,升降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拔轮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拉拔联轴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
本技术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属于液压拔轮

技术介绍
轧钢站进行维修过程中,在抓大型设备联轴器或其他对轮时,利用人工制作的抓具,五六个人才能将其把稳,费时费力,常常由于千斤摆放不正或配合太紧造成抓不下来, 若遇紧急情况极易破坏联轴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使用灵活、移动操作方便省力、较少受场地限制的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升降底座活动安装在支架上并可沿支架竖直移动,支架底部设置有多个可供支架平稳移动的小轮,油泵设置在升降底座的一端,升降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拔轮器;拔轮器的结构为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升降底座上,液压油缸缸体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液压油缸缸体的另一端依靠设置在升降底座上的支撑块支撑,固定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横向长孔,两个相同的拉杆一端对应插装在所述横向长孔中并通过螺母卡住,所述两个拉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矩形通孔,两个“ Ω ”状卡板配合形成圆形的夹持环且两个卡板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所述拉杆的矩形通孔中;油泵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缸连接以控制液压油缸活塞杆的移动。所述支架上设置的推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用两个卡板配合形成的圆形夹持环卡在联轴器上,利用油泵控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前移顶住联轴器的安装轴, 继续控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前移,由于拉杆卡在固定座上,所以本技术整体后退,联轴器即被卡板“拉” 了出来,结构简单紧凑,方便省力,且拔轮器既可随支架水平移动,又可沿支架竖直移动,使用灵活,不受场地的限制。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拔轮器的A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卡板的装配示意图。图中,I为升降底座、2为支架、3为小轮、4为油泵、5为拔轮器、6为液压油缸、7为固定座、8为支撑块、9为推把、10为卡板、11为拉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一图3所示,本技术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升降底座I活动安装在支架2上并可沿支架2竖直移动,支架2底部设置有多个可供支架2平稳移动的小轮3, 油泵4设置在升降底座I的一端,升降底座I的另一端设置有拔轮器5 ;拔轮器5的结构为固定座7固定设置在升降底座I上,液压油缸6缸体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7上,液压油缸6缸体的另一端依靠设置在升降底座I上的支撑块8支撑,固定座7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横向长孔,两个相同的拉杆11 一端对应插装在所述横向长孔中并通过螺母卡住,所述两个拉杆11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矩形通孔,两个“ Ω ”状卡板10配合形成圆形的夹持环且两个卡板10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所述拉杆11的矩形通孔中;油泵4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缸6连接以控制液压油缸6活塞杆的移动。所述支架2上设置的推把9。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首先调节升降底座I与被拔联轴器等高,然后调节拉杆 11的伸出的长度到最佳位置,最后选择合适的卡板10装上,用两个卡板10配合形成的圆形夹持环卡在联轴器上,利用油泵4控制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前移顶住联轴器的安装轴,继续控制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前移,由于拉杆11固定在固定座7上,所以本技术整体后退, 联轴器即被卡板“拉”了出来。本技术中升降底座I在支架2上可竖直移动到不同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联轴器的拉拔要求。同时利用设置在支架2上的推把9可方便灵活的移动本技术,使本技术使用灵活,不受场地的限制。权利要求1.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其特征在干,升降底座(I)活动安装在支架(2)上并可沿支架(2)竖直移动,支架(2 )底部设置有多个可供支架(2 )平稳移动的小轮(3 ),油泵(4 )设置在升降底座(I)的一端,升降底座(I)的另一端设置有拔轮器(5); 拔轮器(5)的结构为固定座(7)固定设置在升降底座(I)上,液压油缸(6)缸体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7)上,液压油缸(6)缸体的另一端依靠设置在升降底座(I)上的支撑块(8 )支撑,固定座(7 )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横向长孔,两个相同的拉杆(11) 一端对应插装在所述横向长孔中并通过螺母卡住,所述两个拉杆(11)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矩形通孔,两个“ Ω ”状卡板(10 )配合形成圆形的夹持环且两个卡板(10 )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所述拉杆(11)的矩形通孔中; 油泵(4)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缸(6)连接以控制液压油缸(6)活塞杆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设置的推把(9)。专利摘要本技术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属于液压拔轮
;本技术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使用灵活、移动操作方便省力、较少受场地限制的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升降底座活动安装在支架上并可沿支架竖直移动,支架底部设置有多个可供支架平稳移动的小轮,油泵设置在升降底座的一端,升降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拔轮器;本技术主要用于拉拔联轴器。文档编号B23P19/00GK202804587SQ201220475809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专利技术者高海龙 申请人: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移动升降式液压拔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底座(1)活动安装在支架(2)上并可沿支架(2)竖直移动,支架(2)底部设置有多个可供支架(2)平稳移动的小轮(3),油泵(4)设置在升降底座(1)的一端,升降底座(1)的另一端设置有拔轮器(5);拔轮器(5)的结构为:固定座(7)固定设置在升降底座(1)上,液压油缸(6)缸体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7)上,液压油缸(6)缸体的另一端依靠设置在升降底座(1)上的支撑块(8)支撑,固定座(7)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横向长孔,两个相同的拉杆(11)一端对应插装在所述横向长孔中并通过螺母卡住,所述两个拉杆(11)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矩形通孔,两个“Ω”状卡板(10)配合形成圆形的夹持环且两个卡板(10)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所述拉杆(11)的矩形通孔中;油泵(4)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缸(6)连接以控制液压油缸(6)活塞杆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