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119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包括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进水总管道、控制水阀、喷淋头,进水总管道的等间距设置进水支管,在每个进水支管上端安装有控制水阀,每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喷淋管道之间互相平行设置,在喷淋管道的上端面位置等位设置喷淋头,所述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等间距分布设置于基台上,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辊,传动辊与传动辊所在间距位置的下方位为喷淋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安装简便,并且冷却效果佳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历史上,生产工具所用的材料不断改进,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历史学家曾用器物的材质来标志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到17 世纪末被人类明确认识和应用的金属共11种,中华民族在这些金属的发现和生产方面有过重大的贡献。金属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被广泛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金属带也是金属材料制作的一种产物,其用途很广应用于各种自动组装设备,电子零件加工设备,电子元器件及五金小零件。金属带的冷却装置早已有之,现有技术中如专利文件JP11129017A1,所公开的冷却装置包括多个喷嘴,喷嘴在工作时在金属带之下,然后垂直喷击金属带。该专利喷射嘴设计,并没有错开设置,并且没有控制水量的控制阀,喷射水量不容易控制,所以导致金属带在降温时候不均匀,金属带有些区域冷却的快,有些区域并没有达到该有的降温效果。就从这点来说该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因现有技术的存在的不足,并且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安装简便,并且冷却效果佳等优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包括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进水总管道、控制水阀、喷淋头,所述进水总管道的等间距设置进水支管,在每个进水支管上端安装有控制水阀,每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喷淋管道之间互相平行设置,在喷淋管道的上端面位置等位设置喷淋头,所述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等间距分布设置于基台上,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辊,传动辊与传动辊所在间距位置的下方位为喷淋头。喷淋头可由控制水阀控制水量,来确定给金属带散热的程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喷淋管道的上端面位置上等位设置喷淋头,其喷淋管道上的喷淋头数量为至少为3个。喷淋头数量可以根据金属带的宽度增加或者减少。作为本技术的又一改进第I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其上的喷淋头相互对应,其喷淋管道上设的喷淋头数量设置为N (N > 3);第I个进水支管所在区域为金属带进入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过程中,最先经过之区域,金属带经过时喷淋头启动嗔水。第2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其喷淋管道上的喷淋头数量为N+1 (N > 3);第2个进水支管所在区域为金属带进入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过程中,次之经过之区域,第2进水支管区域的喷淋头喷水的范围与第I进水支管区域的喷淋头喷水的范围错开,以保证金属带的整体的均匀散热。第奇数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其喷淋管道上的喷淋头数量为N; 奇数包括(1、3、5、7…)第偶数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其喷淋管道上的喷淋头数量同为 N+1 (N彡3);偶数包括(2、4、6、8…)根据金属带的长度,来确定进水支管的数量。喷淋头的数量由上所述交替设置。以上改进是为了铜带行进过程中,更有效的进行冷却,并且使铜带的各个区域都有良好的冷却效果。并且此改进也在原技术上减小了一倍以上的能效。作为本技术的又一改进所述进水总管道的直径大于进水支管的直径。这样的设计考虑到整体设备的出水,能均匀稳定的将水分配到进水支管中。作为本技术的又一改进所述进水支管的直径大于喷淋管道的直径。这样的设计考虑到整体设备的出水,能均匀稳定的将水分配到喷淋管道中。作为本技术的又一改进所述进水总管道直径为进水支管直径的2-5倍。经过数据测算,以及试验分析,直径比例在这个区间内,出水情况良好,并且冷却效果最优。作为本技术的又一改进所述每个进水支管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两股喷淋管道,进水支管管道出口在两股喷淋管道正中。将进水支管的管道出口设置这样一个位置, 是考虑到金属带在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中位移过程中,金属带的两侧较之金属带的中心区域散热会快些,所以要求喷淋头在中心区域,喷射水量要大些,已使中心区域的冷却时间和周围区域相近,将进水支管管道出口设置在两股喷淋管道正中这样设计能满足以上所需。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主视方向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左视方向的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底部管路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简图;附图标记列表10、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1、传动辊;20、进水总管道;21、进水支管;22、喷淋管道;23、控制水阀;31、喷淋头;41、基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I :如图I、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包括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进水总管道20,控制水阀23、喷淋头31,进水总管道20的等间距设置进水支管21,在每个进水支管21上端安装有控制水阀23,每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喷淋管道22之间互相平行设置,在喷淋管道22的上端面位置等位设置喷淋头31,所述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等间距分布设置于基台41上,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辊11,传动辊11与传动辊11所在间距位置的下方位为喷淋头31。喷淋头可由控制水阀23控制水量,来确定给金属带散热的程度。实施例2 实施例I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所述的喷淋管道22的上端面位置上等位设置喷淋头31,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31数量为至少为3个。喷淋头数量可以根据金属带的宽度增加或者减少。实施例3 实施例I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第I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其上的喷淋头31相互对应,其喷淋管道22上设的喷淋头31数量设置为N(N ^ 3); 第I个进水支管21所在区域为金属带进入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过程中,最先经过之区域,金属带经过时喷淋头31启动喷水。第2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31 数量为N+1 (N彡3);第2个进水支管21所在区域为金属带进入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 10过程中,次之经过之区域,第2进水支管21区域的喷淋头31喷水的范围与第I进水支管 21区域的喷淋头31喷水的范围错开,以保证金属带的整体的均匀散热。第奇数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 31数量为N;奇数包括(1、3、5、7…)第偶数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其喷淋管道22上的喷淋头 31数量同为N+1 (N彡3);偶数包括(2、4、6、8…)根据金属带的长度,来确定进水支管的数量。喷淋头31的数量由上所述交替设置。以上改进是为了铜带行进过程中,更有效的进行冷却,并且使铜带的各个区域都有良好的冷却效果。并且此改进也在原技术上减小了一倍以上的能效。实施例4 实施例I所述的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所述进水总管道20的直径大于进水支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带喷淋冷却装置,包括: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进水总管道(20),控制水阀(23)、喷淋头(31),其特征在于:进水总管道(20)的等间距设置进水支管(21),在每个进水支管(21)上端安装有控制水阀(23),每个进水支管(21)的管路上等距位置分成两股喷淋管道(22),喷淋管道(22)之间互相平行设置,在喷淋管道(22)的上端面位置等位设置喷淋头(31),所述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等间距分布设置于基台(41)上,输送金属带步进传动机构(10)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辊(11),传动辊(11)与传动辊(11)所在间距位置的下方位为喷淋头(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立马万军汪德强马吉苗岑顺峰杨群央孙定煊沈立邦陈国平陆群王燕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