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式圆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70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动式圆锯,至少包括工作台[9]、与所述的工作台[9]滑动地连接的第一导杆[8]和第二导杆[14]、转角支架[7]、与所述的转角支架[7]枢轴连接的机头[5]、设置于所述的机头[5]上的圆锯片[1],所述的第一导杆[8]、第二导杆[14]的前端部用第一连接件[13]连接,所述的第一导杆[8]、第二导杆[14]的后端部用第二连接件[11]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件[11]与转角支架[7]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导杆[8]还与第三连接件[24]连接,该第三连接件[24]与工作台[9]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导杆[14]还与第四连接件[25]连接,该第四连接件[25]与工作台[9]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滑动式圆锯滑动工作时,至少有一个连接件[13,11,24,25]与导杆或工作台浮动地连接;连接件与导杆的前端部或后端部浮动地连接是指导杆与连接件之间在两根导杆的中心线所构成的平面上滑动地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与工作台[9]浮动地连接是指第三连接件[24]或第四连接件[25]与工作台[9]之间在两根导杆的中心线所构成的平面上滑动地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动式圆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种滑动式圆锯,至少包括工作台、与所述的工作台滑动地连接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转角支架、与所述的转角支架枢轴连接的机头、设置于所述的机头上的圆锯片,所述的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的前端部用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的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的后端部用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与转角支架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导杆还与第三连接件连接,该第三连接件与工作台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导杆还与第四连接件连接,该第四连接件与工作台相连接。由于制作时,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不可能做到完全平行,因此在工装时需要有一个连接件是可调节两个导杆间距的,调节好以后把连接件与导杆相固定,这种结构需要较长的工装时间,调节需要操作人员凭经验操作,因此浪费了工时,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工装调节两根导杆平行度的滑动式圆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动式圆锯,至少包括工作台、与所述的工作台滑动地连接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转角支架、与所述的转角支架枢轴连接的机头、设置于所述的机头上的圆锯片,所述的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的前端部用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的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的后端部用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与转角支架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导杆还与第三连接件连接,该第三连接件与工作台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导杆还与第四连接件连接,该第四连接件与工作台相连接,在所述的滑动式圆锯滑动工作时,至少有一个连接件与导杆或工作台浮动地连接;连接件与导杆的前端部或后端部浮动地连接是指导杆与连接件之间在两根导杆的中心线所构成的平面上滑动地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与工作台浮动地连接是指第三连接件或第四连接件与工作台之间在两根导杆的中心线所构成的平面上滑动地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设置的与导杆之间相对滑动,因此即使两根导杆之间稍许有些不平行,导杆在沿工作台前后方向滑动时,导杆与连接件之间也会产生位移以保证导杆滑动正常。而第三连接件或第四连接件与工作台之间也可浮动地连接,使得第三或第四连接件可相对于工作台产生位移,则可消除由于两根导杆不平行导致的滑动限制。本技术可以允许两根导杆有一定的平行度误差,不需要工装时调节其平行度,安装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机头移向后部时的结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机头移向前部时的结构主视图;附图3为附图2的A-A方向剖视图;附图4为附图2的B-B方向剖视图;附图5为附图1的D-D方向剖视图;附图6为附图1的C-C方向剖视图;附图7为附图4的E-E方向剖视图(第三连接件与第一导杆浮动地连接时);附图8为附图7的F-F方向剖视图;附图9为附图8的G-G方向剖视图;附图10为附图5的J-J方向剖视图(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导杆及第二导杆都是固定地连接);附图11为附图4的I-I方向剖视图(第三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都与工作台固定地连接);附图12为附图5的H-H方向剖视图(第二连接件与第一导杆及第二导杆固定地连接时);附图13为附图5的H-H方向剖视图(第二连接件与第一导杆浮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导杆固定地连接时);附图14为附图5的J-J方向剖视图(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导杆固定地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导杆浮动地连接);附图15为附图14的K-K方向剖视图;附图16为附图13的L-L方向剖视图;其中1、圆锯片;2、动护罩;3、手柄;4、锯片转轴;5、机头;6、机头转轴;7、转角支架;8、第一导杆;9、工作台;10、底座;11、第二连接件;12、第一轴承座;13、第一连接件;14、第二导杆;15、中压板;16、第二轴承座;17、滚珠;18、第一保持架;19、第一轴承座滑动体;20、后压板;21、前压板;22、间隙;23、间隙;24、第三连接件;25、第四连接件;27、插孔;28、缺口;29、插孔;30、缺口;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至附图4,一种滑动式圆锯,至少包括工作台9、与所述的工作台9滑动地连接的第一导杆8和第二导杆14、转角支架7、与所述的转角支架7枢轴连接的机头5、设置于所述的机头5上的圆锯片1。参见附图5,所述的第一导杆8、第二导杆14的前端部用第一连接件13连接。参见附图5,所述的第一导杆8、第二导杆14的后端部用第二连接件11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件11与转角支架7可转动地相连接。参见附图4、附图5、附图11,所述的第一导杆8还与第三连接件24连接,该第三连接件24与工作台9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导杆14还与第四连接件25连接,该第四连接件25与工作台9相连接。在所述的滑动式圆锯滑动工作时(即已工装完毕可以正常使用时),至少有一个连接件13,11,24,25与导杆或工作台浮动地连接。连接件与导杆的前端部或后端部浮动地连接是指一根或两根导杆与连接件之间在两根导杆的中心线所构成的平面上滑动地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与工作台9浮动地连接是指第三连接件24或第四连接件25与工作台9之间在两根导杆的中心线所构成的平面上滑动地连接。参见附图5和附图14,这是一种第一连接件13与第二导杆14之间浮动地连接的结构图,第一连接件13与第一导杆8之间是固定地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件13与两根导杆的前端部之间的连接结构是第一导杆8的前端部与第一连接件13固定地连接,第二导杆14插在第一连接件13的插孔27内,所述的插孔27的内壁与该第二导杆14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23,该第二导杆14与第一连接件13在两根导杆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滑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导杆14上开有缺口28,该缺口28内相嵌有前压板21,该前压板21压在第二导杆14上,所述的前压板21与第二导杆14滑动地连接,而前压板21固定在前固定块13上。参见附图5及附图13,这是一种第一导杆8与第二连接件11浮动地连接的结构图,而第二导杆14与第二连接件11之间是固定地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件11与两根导杆的后端部之间的连接结构是一根导杆的后端部与第二连接件11固定地连接,另一根导杆插在第二连接件11的插孔29内,所述的插孔29的内壁与该另一根导杆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22,该另一根导杆与第二连接件11在两根导杆所在的平面方向上滑动地连接。所述的另一根导杆上开有缺口30,该缺口30内相嵌有后压板20,该后压板20压在该另一根导杆上,所述的后压板20与该另一根导杆滑动地连接,而后压板20固定在后固定块11上。参见附图4、附图7、附图8、附图9,所述的第四连接件25与工作台9相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件24与工作台9相浮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件24、第四连接件25均为直线轴承。所述的第三连接件24与工作台9浮动地连接时,第三连接件24包括与工作台9相滑动连接的第一轴承座12、设置于所述的第一轴承座12内的第一保持架18、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保持架18上的多个滚珠17,所述的工作台9上设有中压板15,该中压板15与工作台9夹住第一轴承座12,所述的第一轴承座12与中压板15及工作台9滑动地连接。也可以第四连接件25与工作台9浮动地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滑动式圆锯,至少包括工作台、与所述的工作台滑动地连接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转角支架、与所述的转角支架枢轴连接的机头、设置于所述的机头上的圆锯片,所述的第一导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