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接头及球形接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664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08:03
一种球形接头,包括:具有开口部(20)的外壳(11);具有轴部(30)和球部(31)的球销(12);收纳在外壳(11)中的球形密封件(13),其具有凹球面(50)、外伸部(51)及斜面部(52),其中,所述凹球面供球部(31)插入,所述外伸部的内径比球部(31)的外径小,以阻止球部(31)从凹球面(50)脱离,所述斜面部形成在供轴部(30)插通的孔部(21)上,且呈内径从外伸部(51)朝向开口部(20)扩大的形状;以及铆接部(80),该铆接部使形成于外壳(11)的开口部(20)的端壁的突出部(25)朝球形密封件(13)的端面侧弯曲,并与球形密封件(13)的端面重叠配置,其朝向外伸部(51)延伸而与斜面部(52)相对,该球形接头不仅能可靠地防止球形密封件(13)脱离外壳(11),而且能可靠地进行球形密封件(13)相对于外壳(11)在上下及径向上的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在各种设备等的可动部分上的球形接头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 涉及能可靠地进行球形密封件相对于外壳在上下及径向上的定位的技术。
技术介绍
球形接头由外壳、具有球部的球销、收纳在外壳中的球形密封件及防尘罩等构成。 在球形密封件的内部形成有能自由旋转地与上述球部嵌合的凹球面。在球形密封件上形成有外伸部,以阻止球部从凹球面脱离。外伸部的内径比球部的外径小。因此,在将球部插入凹球面时,对球销施加轴线方向上的载荷,从而在利用球部使外伸部强行扩张的同时,将球部插入凹球面。在日本专利特许第3168229号公报所公开的球形接头中,作为将球形密封件固定于外壳的方法,在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球形密封件的底部形成突起,并在外壳的底部形成孔,通过将上述突起插入该孔中,并使突起的前端部受热而变形(热铆接),从而将球形密封件固定于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在使设于球形密封件一部分上的突起从外壳的底部的孔突出并通过热铆接来进行固定的球形接头中,例如在外壳的底部与飞石等障碍物发生碰撞时、或是在遭遇强酸等腐蚀性液体时,合成树脂制的突起可能会发生损伤,而使球形密封件的固定发生松弛。此外,由于突起朝外壳的底部突出,因此,还存在外壳在轴线方向上的尺寸较大、很难将杆构件(系杆等)固定在外壳的底部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球形密封件是树脂材料制成的,因此,存在刚性低、当固定在外壳内时很难固定位置这样的问题。若无法使球形密封件正确地定位在外壳内,则球部的摆动中心会偏离规定的位置,而可能无法发挥预期的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形接头及其制造方法,该球形接头不仅能可靠地防止球形密封件脱离外壳,还能可靠地进行球形密封件相对于外壳在上下及径向上的定位。(I)本专利技术的球形接头的特征是,包括金属制的外壳,该外壳具有开口部;球销, 该球销具有轴部和球部;球形密封件,该球形密封件是收纳在上述外壳中的合成树脂制的球形密封件,并具有凹球面、外伸部及斜面部,其中,上述凹球面供上述球部插入,上述外伸部的内径比上述球部的外径小,以阻止上述球部从上述凹球面脱离,上述斜面部形成在供上述轴部插通的孔部上,且形成内径从上述外伸部朝向上述开口部扩大的形状;以及铆接部,该铆接部使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上述开口部的端壁的突出部朝上述球形密封件的端面侧弯曲,并且与上述球形密封件的端面重叠配置,其朝向上述外伸部延伸而与上述斜面部相对。(2)本专利技术的球形接头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包括将球销的球部插入球形密封件的凹球面的工序;将插入有上述球部的上述球形密封件插入至外壳中的工序;通过对形成于上述外壳的开口部的端壁上的突出部施加朝向球销的轴部的、沿径向的载荷,来使上述突出部以朝斜内侧倾斜的方式塑性变形的第一铆接工序;以及通过对上述突出部施加沿着斜面部的载荷,来使上述突出部塑性变形,从而利用上述突出部夹住球形密封件的端面的第二铆接工序,其中,上述斜面部形成在供形成于上述球形密封件的上述轴部插通的孔部上,且形成内径从上述外伸部朝向上述开口部扩大的形状。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球形接头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上述球形接头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上述球形接头中的突出部与小径部的关系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球形接头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球形接头10。球形接头10的用途不受限定,但作为一例,可用在将构成汽车的悬架机构部的稳定器与车体连接的稳定器连杆中。上述球形接头10包括外壳11、球销12、球形密封件13、防尘罩14等。在外壳11 上焊接有杆构件15。外壳11例如由碳素钢等金属构成,其具有位于图I中的上侧的开口部20、圆筒形的周壁部21、位于与开口部20相反一侧的底部22等。在开口部20的端壁20a上,形成有构成后述铆接部80的厚度为t、长度为L的突出部25。突出部25的厚度t设定为周壁部 21的厚度的40 60%。若不足40%,则变形后的载荷不足,无法高精度地按压球形密封件 13的端面13a。另外,若超过60%,则铆接加工会变得困难。此外,突出部25的长度L设定为厚度t的2 4倍。若不足2倍,则在铆接加工时,不仅所需的铆接力增大,而且在球形密封件13上的按压余量不足。另外,若超过4倍,则冲压加工会变得困难。在周壁部21外表面的开口部20附近形成有防尘罩安装槽26。防尘罩安装槽26 在周壁部21的周向上是连续的。球销12是金属制的,其具有轴部30和球部31。轴部30与球部31相互成型为一体。在轴部30上形成有阳螺纹部35、第一凸缘部36、第二凸缘部37、小径部38等。第一凸缘部36的直径比第二凸缘部37的直径大。在凸缘部36、37之间形成有防尘罩安装部39。 防尘罩安装部39在球销12的周向上是连续的。球部31的前端面31a成型为平坦的形状。球形密封件13是合成树脂制的,其被收纳在外壳11的内部。上述球形密封件13 具有供上述球部31插入的凹球面50、构成球部31的防脱部的外伸部51、在将球部31插入凹球面50时对球部31的插入进行导向的斜面部52、在凹球面50周围形成的侧壁部53及底壁部54等。外伸部51、侧壁部53和底壁部54相互成型为一体。球部31与凹球面50彼此以能绕球形密封件13的轴线X旋转的方式嵌合。此外, 上述球部31以使球销12能相对于球形密封件13的轴线X倾斜、且能在所有方向上摇头的方式与凹球面50嵌合。外伸部51的内径Dl比球部31的外径D2小。利用上述外伸部51,就可阻止插入凹球面50的球部31从凹球面50拔出。斜面部52形成在供球销12的轴部30插通的球形密封件13的孔部60的内周面上。上述斜面部52呈内径从外伸部51朝向外壳11的开口部20扩大的锥形形状。上述斜面部52与球形密封件13的端面13a相连。球形密封件13的底壁部54呈构成与球部31的外周面贴合的球的一部分的形状。 球形密封件13的底壁部54与外壳11的底部22重叠。在球形密封件13的底壁部54与球部31的前端面31a之间,形成能积存油脂等润滑剂的空间部61。在外壳11的开口部20上设置有铆接部80。通过使与外壳11的开口部20的端壁 20a —体形成的突出部25塑性变形,来构成铆接部80。铆接部80理想的是设置在外壳11 的整个外周,但只要在强度上没有问题,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1的周向上的一部分。铆接部80在外壳11的开口部20内侧与球形密封件13的端面13a重叠地配置。 突出部25以与球形密封件13的上述斜面部52相对的方式沿着斜面部52朝向外伸部51 延伸。突出部25的内径D3设定为不会与球销12摆动时球部31所描出的轨迹发生干涉的尺寸。此外,如图3所示,突出部25呈在使球销12摆动到最大角度时与小径部38贴合的形状,从而可防止因小径部38和突出部25发生干涉而减小球销12的摆动角度。在形成铆接部80时,首先在第一铆接工序中,对突出部25施加沿球形密封件13 的径向的载荷P1。在该径向的载荷Pl的作用下,突出部25以朝斜内侧倾斜45°左右的方式塑性变形。接着,在第二铆接工序中,对上述突出部25施加沿着球形密封件13的斜面部52 的载荷P2。在该载荷P2的作用下,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田茂大村修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