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聚酰胺树脂(A)、纤维状粘土矿物(B)、纤维状增强材料(C)以及非纤维状粘土矿物(D)作为构成成分,上述(A)、(B)、(C)以及(D)的配合比例以质量比计同时满足下述式(I)、(II)以及(III),(D)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0.1~10质量份。(A)/[(B)+(C)+(D)]=40/60~90/10(I)(B)/[(C)+(D)]=8/92~75/25(II)(C)/(D)=1/1~50/1(I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型性、弯曲特性优异且能够减小形成成型体时的翘曲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已知有使用无机增强材料进行增强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作为这样的无机增强材料,除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纤维状增强材料以外,还可使用滑石、云母等粒状增强材料。以高含量填充这样的无机增强材料而成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弯曲特性大幅提高。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填充无机增强材料而引起密度变得过高,所以在各种用途中作为成型体使用时变得过重,存在其用途受到限制等问题。出于使这样的密度高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轻型化的目的,提出了使用层状硅酸盐代替无机增强材料的方案。通过使用层状硅酸盐,能够得到低密度并且弯曲特性显著提高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然而,对于使用层状硅酸盐代替无机增强材料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其弯曲特性提高效果虽好,但层状硅酸盐所致的聚酰胺分子链的束缚强,所以存在得到的成型体变脆、强度提高效果有限的问题。另外,为了在提高弯曲特性的同时使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轻型化,在JP63-251461A 和JP06-84435A中提出了含有纤维状粘土矿物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JP63-251461A和 JP06-84435A公开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实现了轻型化。然而,显著地呈现出纤维状增强材料所特有的各向异性,所以在由该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体(特别是薄壁的成型体)中,存在显著呈现翘曲的问题。另一方面,在JPS53-121843A中提出了一并含有板状填充材料和纤维状增强材料的树脂组合物。然而,在由JPS53-121843A中公开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体中,存在翘曲的减小不充分以及弯曲特性降低的问题。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维持作为聚酰胺树脂本来具有的性质的韧性的同时,轻型性、弯曲特性优异且能够减小形成成型体时的翘曲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即,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如下所述。(I) 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聚酰胺树脂(A)、纤维状粘土矿物 (B)、纤维状增强材料(C)以及非纤维状粘土矿物(D)作为构成成分,上述(A)、(B)、(C)以及(D)的配合比例以质量比计同时满足下述式(I)、(II)以及(III),(D)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O. I 10质量份。(A) / =40/60 90/10 (I)(B)/ =8/92 75/25 (II)(C) / (D) =1/1 50/1 (III)(2)如(I)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纤维状粘土矿物(B)为海泡石和/ 或坡缕石。(3)如(I)或(2)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纤维状增强材料(C)为玻璃纤维和/或碳纤维。(4) 一种成型体,是将(I) (3)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成。(5)如(4)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厚度为3mm以下。(6) 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制造(I) (3)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i) (iii)。(i)使构成聚酰胺树脂(A)的单体和酸(E)在上述单体的熔点以上的温度熔融后, 进一步混合纤维状粘土矿物(B)而得到混合物的工序。(ii)使工序(i )中得到的混合物熔融聚合,使构成聚酰胺树脂(A)的单体聚合,得到含有聚酰胺树脂(A)和纤维状粘土矿物(B)的树脂组合物的工序。(iii)在工序(ii)之后,在含有聚酰胺树脂(A)和纤维状粘土矿物(B)的树脂组合物中加入纤维状增强材料(C)和非纤维状粘土矿物(D)进行熔融混炼的工序。(7) 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制造(I) (3)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工序(iv)。工序(iv):将聚酰胺树脂(A)、纤维状粘土矿物(B)、纤维状增强材料(C)以及非纤维状粘土矿物(D)进行熔融混炼的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得到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该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在维持作为聚酰胺树脂本来具有的性质的韧性的同时,由于使用了纤维状粘土矿物所以轻型性和弯曲特性优异,而且,由于一并含有纤维状增强材料和非纤维状粘土矿物所以能够减小形成成型体时的翘曲。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用于评价将本专利技术中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的成型体的翘曲量且刚从模具取出的试验片的简图。图2是表示用于评价将本专利技术中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的成型体的翘曲量且从模具取出后经过24小时后的试验片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含有聚酰胺树脂(A)、纤维状粘土矿物(B)、纤维状增强材料(C)以及非纤维状粘土矿物(D)。本专利技术中的聚酰胺树脂(A)是以氨基羧酸、内酰胺、二胺和二羧酸或者二胺和二羧酸的一对盐作为主要原料的在主链内具有酰胺键的聚合物。作为氨基羧酸,可举出6-氨基己酸、11-氨基i^一烷酸、12-氨基十二烷酸等。作为内酰胺,可举出ε-己内酰胺、ω-十一内酰胺、ω-十二内酰胺等。作为二胺,可举出四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十一亚甲基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等。作为二羧酸,可举出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二羧酸等。作为聚酰胺树脂(A),例如可举出聚己内酰胺(尼龙6)、聚己二酰丁二胺(尼龙 46)、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聚己内酰胺/聚己二酰己二胺共聚物(尼龙6/66)、聚^ 酰胺(尼龙11)、聚己内酰胺/聚十一酰胺共聚物(尼龙6/11)、聚十二酰胺(尼龙12)、聚己内酰胺/聚十二酰胺共聚物(尼龙6/12)、聚癸二酰己二胺(尼龙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 (尼龙612)、聚己二酰十一烷二胺(尼龙116)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其中,从耐热性优异、成型加工容易的观点出发,优选尼龙6、尼龙66。在本专利技术中,出于显著提高聚酰胺树脂(A)的弯曲特性的目的而含有纤维状粘土矿物(B)。纤维状粘土矿物(B)是纤维状的含水镁硅酸盐矿物。其中,从不损害向聚酰胺树脂中分散的容易性、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在加工时的流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海泡石、坡缕石。海泡石是含有Mg8H2 (SiO4O11) · 3H20作为主成分的天然矿物。坡缕石是含有 Mg8Al2Si8O20 (OH2) · 8H20作为主成分的天然矿物。应予说明,在坡缕石中,镁可被铁、铝取代。以下说明纤维状粘土矿物(B)的基本结构。纤维状粘土矿物(B)是纤维状的含水镁硅酸盐矿物,是具有以八面体的氧化镁层作为中心层且在其两侧配有正四面体的硅酸盐层而成的三层结构的矿物。该三层结构沿X 轴方向(纤维长度方向)伸长,所以纤维状粘土矿物(B)的结晶成为纤维状,换言之成为纤维状结晶。在纤维状粘土矿物(B)中,有时多个纤维状结晶沿纤维方向凝集。在纤维状粘土矿物(B)中,正四面体的硅酸盐层每几个单位在Z轴上反转结合。因此,八面体的氧化镁层为不连续层,并且在纤维截面上形成沸石孔。另外,纤维状粘土矿物 (B)沿X轴方向具有多个硅烷醇基(Si-OH基)。因此,具有水等极性高的物质容易浸入上述沸石孔的性质。这样,纤维状粘土矿物(B)与其它粘土矿物相比,不仅为纤维状且为多孔性。因此, 虽然体积庞大,但具有聚酰胺树脂(A)中的分散性优异的优点。其结果是,如果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纤维状粘土矿物(B),则可起到能够以少量而有效地提高弯曲特性且不形成高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正木辰典,
申请(专利权)人: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