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制造装置,其是用于从含有溶质的原水制造淡水的淡水制造装置,该淡水制造装置包含第1半透膜单元和第2半透膜单元,在所述第1半透膜单元上连接有供给所述原水的第1原水供给管路,在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上连接有供给所述原水的第2原水供给管路,并且所述第1半透膜单元和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通过浓缩水管路连接,所述浓缩水管路将所述第1半透膜单元的浓缩水供给至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对海水、河水、地下水、排水处理水等原水进行处理来得到淡水的使用半透膜单元的淡水制造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可以根据原水有效地制造淡水的。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世界的水环境逐年严重,水资源的确保、其所用的水处理技术变得非常重要。其中,应用了分离膜的水处理技术快速进步,被用于河水 湖沼水的净化、海水淡水化、污废水再利用等多方面,推进了可以以更小能量、低成本进行水处理的高性能分离膜的开发。另外,在工艺方面,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水处理,例如,海水淡水化中,以至于以中东为中心建设了将蒸发法和反渗透(RO)法复合在一起的复合系统并开始运转(非专利文献I)。另一方面,在日本和新加坡这样的岛国,由于水资源在雨季和缺水期有变化,所以已知的淡水化系统当蓄水池中有水时以池中的水为原水,否则以海水为原水。具体地说,已知这样的系统(非专利文献2):如图10中的基本流程所示,具有2个半透膜单元,当原水为坑水时,首先用第I段半透膜单元P7进行RO处理,将其浓缩水供给至第2段半透膜单元P8,进一步进行RO处理,由此提高总回收率(=透过水量/原水量),当原水为海水时,将第I段半透膜单元P7的透过水供给至第2段半透膜单元P8,进行2次RO处理,由此提高水质。在专利文献I中也提出了同样的系统。另外,提出了下述系统(专利文献2):如图11中的基本流程所示,当以坑水为原水时,打开阀P6b、P6j,关闭阀P6k、P61,由此将2个半透膜单元并列连接,增加淡水制造量;当以海水为原水时,关闭阀P6b、P6j,打开阀P6k、P61,由此将其中一个半透膜单元的透过水供给至另一半透膜单元,提高水质。然而,这些方法中,当原水为海水时,第I半透膜单元需要具有可适用于海水淡水化的高压(例如5 7MPa)下的耐久性,并且为了可将高浓度的原水脱盐,需要使用透水性低、阻止性能高的反渗透膜,但在利用该高压用反渗透膜处理坑水时,其低透水性导致能量效率变差。另一方面,对于第2半透膜单元,当以海水为原水时,为了供给第I半透膜单元的浓缩水,需要与第I半透膜单元同等地具有高压耐久性且阻止性能也高,不仅如此,当以坑水为原水时,为了供给第I半透膜单元的透过水,也需要在低压运转,而高压用反渗透膜在低压下能量效率差,因而存在问题。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395708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3957080号公报非专利文献I :J. K. Park et al. , “Application of Hybrid Technology tothe largest desalination plant, Fujairah, UAE,,,Proc. of IDA World CongressBAH03-193(2003).非专利文献2 :J. S. S. Chin et. al. , “ Increasing water resources throughdesalination in Singapore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future,,,Proc. of IDA WorldCongress DB09-033(200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原水浓度变动的情况下也可有效地获得满足目标水质的淡水的使用半透膜(反渗透膜)的。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如下。(I) 一种淡水制造装置,其是用于从含有溶质的原水制造淡水的淡水制造装置,该淡水制造装置包含第I半透膜单元和第2半透膜单元,在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上连接有供给所述原水的第I原水供给管路,在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上连接有供给所述原水的第2原水供给管路,并且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和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通过浓缩水管路连接,所述浓缩水管路将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的浓缩水供给至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该方式的淡水制造装置的实施例示于图I或图2。(2)如上述(I)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其中,供给至所述第I原水供给管路和所述第2原水供给管路的所述原水由组成相互不同的至少两种原水混合而成的原水构成。该方式的淡水制造装置的实施例示于图3、图4、图5、图6、图7、图12、图13或图14。(3)如上述⑴或⑵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其中,在连接在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上的所述第2原水供给管路和从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导出的所述浓缩水管路的汇合点、与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之间的位置,在所述第2原水供给管路上设置有升压泵或无动力升压单元。该方式的淡水制造装置的实施例示于图3或图4。(4)如上述(I) (3)中任一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其中,配备有可分别与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和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并列运转的通用辅助半透膜单元。该方式的淡水制造装置的实施例示于图5。(5)如上述(I) (4)中任一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其中,配备有可与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并列运转的辅助半透膜单元,和/或配备有可与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并列运转的辅助半透膜单元。该方式的淡水制造装置的实施例示于图6、图7、图9、图12、图13或图14。(6)如上述(5)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其中,向可与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并列运转的辅助半透膜单元供给与供给至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和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的原水不同的原水。该方式的淡水制造装置的实施例示于图7、图12、图13或图14。(7)如上述(I) ¢)中任一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透过水被混合到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的原水中。该方式的淡水制造装置的实施例示于图8或图9。(8)如上述(I) (7)中任一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的透水性能高于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的透水性能。(9)如上述(I) (8)中任一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的耐压性低于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的耐压性。(10)如上述(I) (9)任一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的耐腐蚀性低于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的耐腐蚀性。(11) 一种淡水制造装置的运转方法,其是上述(I) (10)中任一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的运转方法,其中,控制连接在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上的所述第I原水供给管路中的原水的流量和连接在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上的所述第2原水供给管路中的原水的流量,以使原水向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的供给压力和/或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质浓度不超过设定值。(12) 一种淡水制造装置的运转方法,其是上述(4)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的运转方法,其中,根据连接在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上的所述第I原水供给管路中的供给水的流量和连接在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上的所述第2原水供给管路中的供给水的流量,对是否使用所述通用辅助半透膜单元、及向其供给的供给水的量进行控制。(13) 一种淡水制造装置的运转方法,其是上述(5)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的运转 方法,其中,对是否使用所述可并列运转的辅助半透膜单元、及向它们供给的供给水的量进行控制,以使供给水向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和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的供给压力不超过设定值。(14)如上述(1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淡水制造装置的运转方法,其中,具有使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透过水混合在所述第I半透膜单元的供给水中的管路,以处理水质不超过设定值的方式使所述第2半透膜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透过水混合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雅英,前田智宏,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