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自抑制次同步振荡能力的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473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抑制次同步振荡能力的发电机,包括主轴,主轴上安装有极对数为n的IMDU,IMDU连接有变频装置,n为大于1的自然数;变频装置用于向IMDU提供三相倍频交流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高IMDU的额定频率,使其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的电气阻尼显著提高,尤其是在次同步频率范围的高频段,IMDU的电气阻尼往往可以提高数十倍之多;故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提高IMDU容量,即可较好地抑制次同步振荡,大大降低系统成本,简化了其安装和运行维护,使其应用范围得以扩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抑制次同步振荡能力的发电机
技术介绍
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使用串联补偿电容,是提高电力系统输电容量和暂态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在我国大容量电厂的送出线路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内蒙古托克托电厂、陕西锦界电厂和东北的伊敏电厂等。但是串联补偿电容的使用可能导致发电机轴系扭振,引起次同步振荡,从而严重危害发电机的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术界和工程界做了许多工作来研究对策和解决方法。如对发电机励磁系统添加用于抑制次同步振荡的附加控制信号,在系统中加装滤波装置等。基于晶闸管的柔性交流输电控制装置只要控制整定得当,也能够减缓次同步振荡的发生。但是以上装置的参数设计方法比较复杂,且其效果对系统运行情况变化较为敏感。此外,以上提到的柔性交流输电装置(FACTS)由于采用晶闸管的控制,会向系统注入一定量的谐波;同时由于晶闸管每个周波投切一次,其暂态响应时间仍比较慢。感应电机阻尼器(IMDU)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装置,其主要思想是在被保护的发电机轴系上加装一台感应电机,该电机的额定转速和发电机轴系的额定转速相同。在稳态情况下,该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抑制次同步振荡能力的发电机,包括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上安装有极对数为n的IMDU,所述的IMDU连接有变频装置,n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的变频装置用于向IMDU提供三相倍频交流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政王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