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性材料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氟化磁性材料。
技术介绍
现使用最多的永磁性材料为钕铁系磁性材料和钐铁第磁性材料,但这两类永磁材料的居里温度不高,一般在130°C以下,同时磁通密度不高,因为这两类磁性材料在结晶过程中存在缺陷而导致矫顽力不高。现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加入稀土元素来提高矫顽力,同时为了提高居里温度,一般需要加入铽、镝等重稀土元素,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为了实现在不使用重稀土元素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这些永磁材料的居里温度及矫顽力或磁通密度。现有技术提出,通过在钕铁硼系磁性材料和钐铁类磁性材料中加入氟化物,氟通过促进这些磁性材料内金属晶粒的生长来提高磁性特性。但是仅简单的加入氟化物通过分析发现并不能有效的提高这些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及矫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通过调整各材料的配比,实现在加入氟化物后能够实现提高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及矫顽力。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氟化磁性材料,其组成按原子百分比包括,5. 6 %的钕、3. 6 %的钇、2. 7 %的氟、0. 5%的硼、I. 8%的钛、2. 4%的钴及余量的铁。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氟化磁性材料,其组成按原子百分比还包括,3 %的铝和铜。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磁性材料中的氟的含量及在材料中加入轻稀土元素钇,能够更好的控制材料中的晶体结构,有效的提高了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和矫顽力。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首先制作钕铁硼系磁体,以钕和铁原子比为I : 15的方式进行真空熔解,然后按配料组成加入钇铁合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氟化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原子百分比包括,5.6%的钕、3.6%的钇、2.7%的氟、0.5%的硼、1.8%的钛、2.4%的钴及余量的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道良,苏广春,关井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