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载系统开机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5242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结构,尤其是一种智能车载系统开机电路,属于汽车电子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车载系统开机电路,包括开机控制电路;所述开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产生电路连接;信号源产生电路接收检测汽车点火信号及远程开机信号,并根据所述汽车点火信号或远程开机信号向信号处理电路输入电源开关信号,信号处理电路根据所述电源开关信号向开机控制电路内输入复位开机信号,以使得开机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复位开机信号启动开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结构,尤其是一种智能车载系统开机电路,属于汽车电子的

技术介绍
随着车载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传统的开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电子元器的发展速度。现在汽车车主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短信、RF遥控、及其它车身信号来实现对车辆的开启,实现驾驶正常开机、远程控制和异常处理等,但是现有的开机的电路复杂,可靠性低,难以满足现代汽车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车载系统开机电路,其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车载系统开机电路,包括开机控制电路;所述开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产生电路连接;信号源产生电路接收检测汽车点火信号及远程开机信号,并根据所述汽车点火信号或远程开机信号向信号处理电路输入电源开关信号,信号处理电路根据所述电源开关信号向开机控制电路内输入复位开机信号,以使得开机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复位开机信号启动开机。所述信号源产生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端、第一电容的一端及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及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待机电源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端、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端及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端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端与第四电阻的一端及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3V3电源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端与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的一端、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第六二极管的阴极端及第一MOS管的栅极端连接,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端及第一 MOS管的源极端均接地;第一 MOS管的漏极端与第六电阻的一端及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的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及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端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端与第四电容的一端及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的一端及第二 MOS管的栅极端连接,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 MOS管的源极端接地,第二MOS管的漏极端与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车辆泊车后,车载系统进入低功耗状态。当需要对车载系统开机时,将汽车点火或通过3G模块接收远程控制信号,信号源产生电路检测信号输入并产生电源开关信号,,信号处理电路根据所述电源开关信号向开机控制电路内输入复位开机信号,以使得开机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复位开机信号启动开机,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信号源产生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_信号源产生电路、2-信号处理电路及3-开机控制电路。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车载系统能满足现代汽车发展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包括开机控制电路3 ;所述开机控制电路3的输入端与信号处理电路2连接,信号处理电路2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产生电路1连接;信号源产生电路1接收检测汽车点火信号及远程开机信号,并根据所述汽车点火信号或远程开机信号向信号处理电路2输入电源开关信号,信号处理电路2根据所述电源开关信号向开机控制电路3内输入复位开机信号,以使得开机控制电路3根据所述复位开机信号启动开机。如图2所示所述信号源产生电路I包括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端、第一电容Cl的一端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端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及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待机电源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端及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及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3V3电源连接。具体地,通过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端接收3G (第三代移动通信)模块的远程控制信号,通过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端接收高电压信号,通过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端接收低电压信号,待机电源为3. 3电压,3V3电源为3. 3V电压,通过第一二极管Dl的阴极端输出电源开关信号。如图3所示所述信号处理电路2包括第五二极管D5,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端与第十电阻RlO的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lO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十一 电阻Rll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端及第一 MOS管Q4的栅极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Rll的另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端及第一 MOS管Q4的源极端均接地;第一 MOS管Q4的漏极端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及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及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及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及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及第二 MOS管Q5的栅极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l3的另一端接地;第二 MOS管Q5的源极端接地,第二 MOS管Q5的漏极端与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及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具体地,通过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端接收电源开关信号,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端连接外部复位信号,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及第九电阻R9连接的一端与3V3待机电源连接,第二 MOS管Q5的漏极端输出复位开机信号NRST。开机控制电路3内包括MCU,所述复位开机信号NRST输入MCU内,以使得开机控制电路3进行开机。本专利技术在车辆泊车后,车载系统进入低功耗状态。当需要对车载系统开机时,将汽车点火或通过3G模块接收远程控制信号,信号源产生电路I检测信号输入并产生电源开关信号,,信号处理电路2根据所述电源开关信号向开机控制电路3内输入复位开机信号,以使得开机控制电路3根据所述复位开机信号启动开机。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车载系统开机电路,包括开机控制电路(3);其特征是所述开机控制电路(3)的输入端与信号处理电路(2)连接,信号处理电路(2)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产生电路(I)连接;信号源产生电路(I)接收检测汽车点火信号及远程开机信号,并根据所述汽车点火信号或远程开机信号向信号处理电路(2)输入电源开关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车载系统开机电路,包括开机控制电路(3);其特征是:所述开机控制电路(3)的输入端与信号处理电路(2)连接,信号处理电路(2)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产生电路(1)连接;信号源产生电路(1)接收检测汽车点火信号及远程开机信号,并根据所述汽车点火信号或远程开机信号向信号处理电路(2)输入电源开关信号,信号处理电路(2)根据所述电源开关信号向开机控制电路(3)内输入复位开机信号,以使得开机控制电路(3)根据所述复位开机信号启动开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继军李高蔡锋杨雷文陶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科天安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