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845230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分别形成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步骤,以及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形成封框胶的步骤,其中,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阵列基板与封框胶之间,和/或,彩膜基板与封框胶之间形成连接层的步骤,以增强阵列基板和/或彩膜基板与封框胶的附着力。相应地,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制作方法制成的显示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成的显示面板能够增强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的附着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成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因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已在当前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的液晶显示器逐渐向窄边框方向发展,以使得大屏幕显示、多画面拼接显示时用户体验感更好。液晶显示器中的显示面板一般由制作完成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组装而成,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设置有封框(sealant)胶,以保证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贴合的密封性。所述显示面板可分为显示区域(AA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四周的外围区域,所述封框胶位于显示面板的外围区域。随着窄边框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的外围区域越来越窄,使得位于显示面板外围区域的封框胶的宽度也越来越窄,但是封框胶的宽度过窄会降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的附着力强度,甚至无法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剥离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增强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附着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成的显示面板。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分别形成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步骤,以及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形成封框胶的步骤,其中,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阵列基板与封框胶之间,和/或,彩膜基板与封框胶之间形成连接层的步骤,以增强阵列基板与封框胶,和/或,彩膜基板与封框胶的附着力。优选地,所述连接层采用粘性胶制成。或者,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其表面的钝化层,所述钝化层位于阵列基板上靠近封框胶的一侧,且所述钝化层采用无机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封框胶采用有机树脂制成;所述连接层采用偶联剂制成,所述偶联剂能够同时与无机绝缘材料和有机树脂发生反应,以增强钝化层与封框胶的附着力。优选地,所述钝化层采用SiNx、SiOx或SiOxNy制成;所述封框胶采用环氧型丙烯酸树脂制成;所述连接层采用硅烷偶联剂制成;所述硅烷偶联剂具有氨基和烷氧基,所述氨基能够与环氧型丙烯酸树脂中的环氧基发生反应,所述烷氧基能够与钝化层中的Si发生反应,以增强钝化层与封框胶的附着力。优选地,所述娃烧偶联剂米用3_氛丙基二乙氧基娃烧。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分为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所述外围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四周,所述封框胶位于所述外围区域,所述偶联剂形成在所述外围区域的钝化层与封框胶之间,从而在钝化层与封框胶之间形成连接层。优选地,在所述外围区域的钝化层与封框胶之间形成偶联剂包括如下步骤I)将偶联剂制成偶联剂溶液;2)将所述偶联剂溶液滴注在钝化层与封框胶之间,以形成连接层。优选地,在所述步骤I)中,采用水或乙醇将所述偶联剂配置成偶联剂溶液;所述步骤2)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偶联剂溶液加热至80度 90度;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偶联剂溶液的滴注时间为lhlh。优选地,所述乙醇的浓度大于95%。优选地,所述步骤2)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显示区域与外围区域交界处的阵列基板上设置可拆卸的隔离板;和/或,在所述显示区域处的阵列基板上设置可拆卸的吹风装置,并使得所述吹风装置从所述显示区域分别向四周的所述外围区域吹风。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制作方法制成的显示面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成的显示面板能够增强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附着力,尤其能够增强阵列基板上的钝化层与封框胶的附着力,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显示面板的外围区域变窄而导致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的附着力强度变低的问题,能够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剥离强度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钝化层及封框胶同时与硅烷偶联剂发生反应的示意图;图3为图I中步骤s 102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阵列基板;2 —彩膜基板;3 —封框胶;4 一偶联剂。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成的显示面板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I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分别形成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步骤,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形成封框胶的步骤,以及在阵列基板与封框胶之间,和/或,彩膜基板与封框胶之间形成连接层的步骤,以增强阵列基板与封框胶,和/或,彩膜基板与封框胶的附着力。优选地,所述连接层采用粘性胶制成。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制作方法制成的显示面板。实施例2 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ADS模式显示面板,ADS模式是平面电场宽视角核心技术,其核心技术特性描述为通过同一平面内狭缝电极边缘所产生的电场以及狭缝电极层与板状电极层间产生的电场形成多维电场,使液晶盒内狭缝电极间、电极正上方所有取向液晶分子都能够产生旋转,从而提高了液晶工作效率并增大了透光效率。ADS模式的开关技术可以提高TFT-IXD产品的画面品质,具有高分辨率、高透过率、低功耗、宽视角、高开口率、低色差、无挤压水波纹(push Mura)等优点。针对不同应用,ADS技术的改进技术有高透过率I-ADS技术、高开口率H-ADS和高分辨率S-ADS技术等。所述显示面板可分为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且所述外围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四周,所述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lOl.分别形成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由于所述显示面板采用ADS模式显示面板,故阵列基板包括位于其表面的钝化层;彩膜基板包括位于其表面的段差消除层(0C层),优选地,所述段差消除层采用有机树脂制成,例如采用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制成。sl02.在阵列基板的钝化层与彩膜基板的段差消除层之间形成封框胶,并在阵列基板的钝化层与封框胶之间形成连接层。所述封框胶及连接层均位于所述外围区域,且所述封框胶连续设置,以保证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贴合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封框胶采用有机树脂制成,优选采用环氧型丙烯酸树脂制成;所述连接层采用偶联剂(其具有同时与无机绝缘材料和有机树脂发生反应的特性)制成,优选采用硅烷偶联剂制成;所述钝化层采用无机绝缘材料制成,优选采用SiNx、SiOx或SiOxNy制成。硅烷偶联剂具有氨基和烷氧基,如图2所示,所述氨基能够与环氧型丙烯酸树脂中的环氧基发生反应,所述烷氧基能够与钝化层中的Si发生反应并形成共价键,从而对钝化层表面进行改性,以增强钝化层与封框胶的附着力。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采用APTES,即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分子式为H2NCH2CH2CH2Si(OC2H5)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ADS模式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中的段差消除层与封框胶的附着强度非常好,因此无需增强段差消除层与封框胶的附着力,故无需在彩膜基板的段差消除层与封框胶之间形成连接层。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 102具体为S102-1.在彩膜基板的段差消除层上形成半液态的封框胶。S102-2.将阵列基板与形成有半液态封框胶的彩膜基板进行对盒。S102-3.将制备完成的偶联剂溶液滴注在阵列基板的钝化层与半液态的封框胶之间,以形成连接层。优选地,所述偶联剂溶液的滴注时间为lhlh。优选地,步骤S102-3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将偶联剂制成偶联剂溶液。优选地,采用水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分别形成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步骤,以及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形成封框胶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阵列基板与封框胶之间,和/或,彩膜基板与封框胶之间形成连接层的步骤,以增强阵列基板与封框胶,和/或,彩膜基板与封框胶的附着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齐永莲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