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体排铺设施工方法,用于通过铺排船实施排体的铺设,所述排体包括排布和砼联锁块或砂肋,提供了若干水下信标、发射接收机和控制单元;将所述发射接收机安装在铺排船底,同时,将所述发射接收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发射接收机通过所述水下信标与发射接收机之间的声脉冲信号传输采集所述水下信标相对于所述发射接收机的三维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下信标和发射接收机的引入实现了软体排铺设施工过程中实时的排体定位,进而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准确的反馈和控制,提供一种更经济、环保、快速、准确的软体排铺设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软体排铺设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沿海、内陆经济、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沿海的围海造地项目和航道的建设与 整治项目越来越多,这些工程的实施一般都离不开护底施工,软体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 护底形式,软体排的铺设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目前软体排铺设主要依靠大型专业铺排船舶施工,施工船舶一般配备有GPS定位 系统施工软件,船舶的移动和软体排的下放基本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但目前的施工定位 软件反映软体排的铺设轮廓线仅为理论铺设位置,实际反映的是施工船舶的定位和移动距 离,软体排的实际位置、纵向及横向移位无法直观的体现,因此,软体排铺设精度具有一定 的局限性。以往软体排铺设后,其水下相邻搭接量及软体排实际铺设位置的检测主要通过 水面预系浮标,水上拉直后用GPS采点和潜水员潜水下摸实际搭接的方法来实现,由于浮 标水上拉直的误差较大、潜水员的水下探摸判断能力有限等因素,都无法精确的反映出水 下软体排的铺设精度和铺设质量,施工效率较低,这也是制约铺排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另外在国外的软体排铺设施工中,在掩体检测方面,有采用水下摄像机进行检查 的方法,但利用水下摄像机进行检查对水体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一方面,水深要浅,一般不 能超过10m,同时水质要清澈,如水体混浊就无法进行相应的工作;另一方面,水下摄像机 无法确定水下软体排的准确位置,对施工的指导意义不明显;同时,适应水下摄像的水体环 境在施工现场很难存在,在国内外完成的项目也很少见,其适用性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经济、环保、快速、准确的软体排铺设施工 方法。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通过铺排 船实施排体的铺设,所述排体包括排布和砼联锁块或砂肋,包括如下步骤SOl :提供若干水下信标、发射接收机和控制单元;将所述发射接收机安装在铺排船底,同时,将所述发射接收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 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发射接收机通过所述水下信标与发射接收机之间的声脉冲 信号传输采集所述水下信标相对于所述发射接收机的三维位置;提供一个滚轮和翻板;所述翻板设在所述铺排船上,所述滚轮的两端安装在所述铺排船的甲板上,且能 够绕自身轴心旋转,将所述排布沿其长度方向绕在所述滚轮上;S02:将所述排布随着所述滚轮的旋转而逐渐展开在甲板上,在展开在甲板上的排 布上铺设所述砼联锁块或砂肋,形成排体;将所述水下信标与一个小型浮体连接,然后将若干所述水下信标与所述排体连 接,若干个所述水下信标沿着所述排体的长度方向分布;S03 :打开所述翻板,所述翻板打开后相对于水平面斜向下进入水中,将所述排体 的一端沿着所述翻板的表面滑入水中;同时,继续地在展开在甲板上的排布上铺设所述砼联锁块或砂肋,形成排体,继续 地将所述水下信标与所述排体连接;S04:当所述排体进入水中后,通过所述水下信标采集排体的排铺的位置信息,将 采集到的位置信息与预定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当发现误差时,进行校正;同时,根据采集到的排体的排铺的位置信息和预定的位置信息移动所述排铺船。在所述步骤S02和步骤S03中,还包括在所述排体上安装套环,以及在所述水下信 标上安装万向节,所述水下信标和所述排体通过所述套环和万向节连接。所述套环安装在所述砼联锁块或砂肋上。所述水下信标通过一个水下释放器与所述万向节连接,所述水下信标通过一个回 收绳连接至甲板,所述水下信标通过一个远程控制器控制所述水下释放器,实现了所述水 下信标与所述排体的分离;在所述S03和S04中,还包括通过所述远程控制器使得所述水下信标与所述排体 分离,然后通过所述回收绳回收所述水下信标并进行再利用。所述水下释放器包括同轴旋转的电机和螺钉,所述电机与所述水下信标固定连 接,所述螺钉与所述万向节螺纹连接,所述水下释放器通过所述远程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 的转动。若干所述水下信标呈对设置于所述排体的两个长度边缘,若干对所述水下信标沿 所述排体的长度边缘互相之间等距设置。在所述步骤SOl中,还包括在所述滚轮上安装一个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 用以计算所述排布的铺设长度。在所述步骤S04中,当所述排体到达河床泥面并铺设一段稳定距离后,所述排铺 船才开始移动。在所述步骤S04中,所述排铺船的移动速度与所述排体的排铺速度相匹配。在所述步骤S03中,所述翻板通过一个翻板电机打开。本专利技术通过水下信标和发射接收机的引入实现了软体排铺设施工过程中实时的 排体定位,通过安装在铺排船上的发射接收机接收来自水下信标发出的信号(水下信标与 排体连接),测出各发射接收机与水下信标方位及斜距值,通过相应的短基线解算关系获得 发射接收机相对基阵的三维位置坐标,从而准确计算出已铺设好的水下软体排的准确位 置,从而可以准确计算出排体的铺设长度及排体间的搭接量,进而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准 确的反馈和控制。提供一种更经济、环保、快速、准确的软体排铺设施工方法。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软体排铺设施工方法的施工过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软体排铺设施工方法的施工过程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软体排铺设施工方法中的水下信标的结构示意图中,I一排体;2—翻板;3—水下信标;4一发射接收机;5—控制单兀;6—铺排 船;7—滚轮;31—小型浮体;32—回收绳;33—水下释放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图I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体排铺设施工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其 为本专利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可以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公知的常识在不修改本发 明精神和内容的范围内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请参考图1,并结合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用于通过铺 排船6实施排体I的铺设,所述排体I包括排布和砼联锁块或砂肋,包括如下步骤SOl :提供若干水下信标3、发射接收机4和控制单元5 ;将所述发射接收机4安装在铺排船底,同时,将所述发射接收机4与所述控制单元 5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和所述发射接收机4通过所述水下信标3与发射接收机4之间的 声脉冲信号传输采集所述水下信标3相对于所述发射接收机4的三维位置;提供一个滚轮7和翻板2 ;所述翻板2设在所述铺排船6上,所述滚轮7的两端安装在所述铺排船6的甲板 上,且能够绕自身轴心旋转,将所述排布沿其长度方向绕在所述滚轮7上;S02 :将所述排布随着所述滚轮7的旋转而逐渐展开在甲板上,在展开在甲板上的 排布上铺设所述砼联锁块或砂肋,形成排体I ;将所述水下信标3与所述小型浮体31连接,可以确保水下信标3始终沿竖直方向设置;然后将若干所述水下信标3与所述排体I连接,若干个所述水下信标3沿着所述 排体I的长度方向分布;S03 :打开所述翻板2,所述翻板2打开后相对于水平面斜向下进入水中,将所述排 体I的一端沿着所述翻板2的表面滑入水中;同时,继续在展开在甲板上的排布上铺设所述砼联锁块或砂肋,形成排体1,继续 将所述水下信标3与所述排体I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即当已经铺设了所述砼联锁块或砂 肋,形成了排体的部分进入水中后,还未铺设砼联锁块或砂肋的排布展开在甲板上,在再其 上铺设所述砼联锁块或砂肋,继续形成后续的排体,同样的,还要将水下信标3连接在后续 的排体上,以保证当后续的排体进入水中后,也能采集其位置。S04 :当所述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体排铺设施工方法,用于通过铺排船实施排体的铺设,所述排体包括排布和砼联锁块或砂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01:提供若干水下信标、发射接收机和控制单元;将所述发射接收机安装在铺排船底,同时,将所述发射接收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发射接收机通过所述水下信标与发射接收机之间的声脉冲信号传输采集所述水下信标相对于所述发射接收机的三维位置;提供一个滚轮和翻板;所述翻板设在所述铺排船上,所述滚轮的两端安装在所述铺排船的甲板上,且能够绕自身轴心旋转,将所述排布沿其长度方向绕在所述滚轮上;S02:将所述排布随着所述滚轮的旋转而逐渐展开在甲板上,在展开在甲板上的排布上铺设所述砼联锁块或砂肋,形成排体;将所述水下信标与一个小型浮体连接,然后将若干所述水下信标与所述排体连接,若干个所述水下信标沿着所述排体的长度方向分布;S03:打开所述翻板,所述翻板打开后相对于水平面斜向下进入水中,将所述排体的一端沿着所述翻板的表面滑入水中;同时,继续展开在甲板上的排布上铺设所述砼联锁块或砂肋,形成排体,继续将所述水下信标与所述排体连接;S04:当所述排体进入水中后,通过所述水下信标采集排体的排铺的位置信息,将采集到的位置信息与预定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当发现误差时,进行校正;同时,根据采集到的排体的排铺的位置信息和预定的位置信息移动所述排铺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元,刘若元,楼启为,沈达怡,田维新,孙卫平,尹家春,徐波,张浩栋,焦永强,王向阳,俞铮魏,丁付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