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板材开卷线纵剪刀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943 阅读:5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板材开卷线纵剪刀调节装置,有上、下两个辊;每个辊上设有滚切轮和胶轮部件,滚切轮部件包括:轴6、通过锁紧螺栓4和压紧块5固定在轴6上的刀盘3、通过螺钉7固定在刀盘上的胶圈8、9,通过螺钉2固定在刀盘上的滚切刀1;胶轮部件包括通过紧固螺钉12和压紧块13固定在轴上的内圈14、与内圈过盈配合的外圈11。改变剪切分条尺寸时,移动上、下辊上的滚切轮和胶轮部件,使其适应剪切分条尺寸,并将其固定在轴上。由于仅需调整螺钉螺栓,滚切轮和胶轮部件即可单独在轴上移动,剪切分条尺寸可作无级调节,避免了拆卸隔圈问题。滚切刀间隙调节简单可靠,一次性完成,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投资少、省劳力,改造现有设备也很容易。(*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技术,具体涉及金属板材剪切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卷板开卷线中可方便、快速地进行加工尺寸调节的金属板材开卷线纵剪刀调节装置。现有开卷线的纵剪刀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结构相同的上、下两个辊组成。每个辊上的滚切刀、隔圈、胶圈由螺母锁紧在轴上。板材的剪切分条由上、下棍组成的各对滚切刀相互剪切来完成。剪切分条尺寸(A、B、C、D)通过采用多个相同或不同厚度隔圈组合来实现。上述纵剪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当分条尺寸改变时,上、下辊都必须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在此过程中,先要移开上、下辊,拆卸螺母;再根据分条板料的尺寸要求,来增减隔圈数量,或更换不同厚度的隔圈;然后,锁紧螺母,移近上、下辊,校对每对(上、下)滚切刀的侧向(轴向)间隙。为适应板料不同的分条尺寸要求,需要储备很多不同厚度规格的隔圈。隔圈数量规格太多,很容易出现差错;一旦装错尺寸,则必须重复进行拆装。更为麻烦的是,由于隔圈组合的轴向尺寸误差的积累,一次性很难保证上、下每对滚切刀的侧向(轴向)间隙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的拆装调整。而且,由于辊上的各个隔圈和滚切刀皆由同一螺母锁紧,这种调整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对现有纵剪刀装置进行调节,其工作量较大,花费时间长,工人劳动强度大,大大降低了开卷线的作业率,难以适应小批量、多规格的生产要求。为了提高开卷线的作业效率,目前部分开卷线采用了两套纵剪刀装置。一套工作,另一套在调整,以减少停机时间。但是,这样不仅会大大增加设备投入费用,而且会增加设备的占地面积,而且,调节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仍然没有降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板材开卷线纵剪刀调节装置,包括上、下两个辊,每个辊上设有滚切轮部件和胶轮部件,所述滚切轮部件包括轴、通过锁紧螺栓和压紧块固定在轴上的刀盘、通过螺钉固定在刀盘上的胶圈,通过螺钉固定在刀盘上的滚切刀;所述胶轮部件包括通过紧定螺钉和压紧块固定在所述轴上的内圈、与所述内圈过盈配合实现其间固接的外圈。在上述装置中,所述刀盘与轴间隙配合;所述胶圈与刀盘间隙配合;所述内圈与轴间隙配合。在上述装置中,在卸下各滚切轮部件的螺钉后,所述胶圈可从刀盘的两端移出。在上述装置中,在松开各滚切轮部件上的锁紧螺栓和各胶轮部件上的紧定螺钉后,所述滚切轮部件和胶轮部件可分别单独移动,以适应不同的剪切分条尺寸要求。每对(上、下)胶轮部件对所剪板料起支承和压平作用,以减小板料横向波浪等变形所造成的剪切尺寸误差。而每对(上、下)滚切轮部件则对所剪板料起剪切分条作用,此外滚切轮部件两端的胶圈也对板料起支承和压平作用。实施本技术的金属板材开卷线纵剪刀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只需装卸和松紧直径很小的螺钉螺栓,滚切轮部件和胶轮部件只需在轴上移动,避免了重物的搬动;因此使劳动强度大大降低;2)剪切分条尺寸可作无级调节,避免了原有装置需要储备大量不同厚度规格隔圈问题;因此,不但节省了费用,而且不易出错;3)各滚切轮部件和各胶轮部件皆独立地固定在轴上,各部件可分散地单独进行调整;因此,避免了调整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不足;4)每对(上、下)滚切刀的间隙调节简单可靠,一次性完成;因此,极大地提高了调节效率;5)设备投资少,费用低,而且对现有设备的改造非常简单容易,仅需将原有的滚切刀、隔圈、胶圈更换成新的滚切轮部件和胶轮部件。图2为本技术金属板材开卷线纵剪刀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金属板材开卷线纵剪刀调节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上、下两个辊;每个辊上都有三个滚切轮部件和胶轮部件。其中,每个滚切轮部件包括滚切刀1、螺钉2和7、刀盘3、锁紧螺栓4、压紧块5、胶圈8和9;滚切刀1通过螺钉2,胶圈8和9通过螺钉7固定在刀盘3上;刀盘3则通过锁紧螺栓4和压紧块5固定在轴6上。刀盘3与轴6为间隙配合;而胶圈8和9与刀盘3的配合亦为间隙配合。若松开锁紧螺栓4,则滚切刀部件可沿着轴向移动。若卸下螺钉7,则胶圈8、9可从刀盘3的两端移出。胶轮部件包括外圈(胶圈)11、紧定螺钉12、压紧块13、内圈14;外圈11与内圈14为过盈配合,两者固定在一起;内圈14与轴6之间为间隙配合;内圈14通过紧定螺钉12和压紧块13固定在轴6上。松开紧定螺钉12,则胶轮部件可沿着轴向移动。每对(上、下)胶轮部件对板料10起支承和压平作用,以减小板料横向波浪等变形所造成的剪切尺寸误差。而每对(上、下)滚切轮部件则对板料10起剪切分条作用,此外滚切轮部件两端的胶圈8、9也对板料10起支承和压平作用。上述金属板材开卷线中纵剪刀可以实现快速调节,如图2所示,当金属板材剪切分条尺寸(A、B、C、D)改变时,其调节过程如下将上、下辊移开一定距离;卸下各滚切轮部件上的螺钉7,将胶圈8、9从刀盘3的两端移出。松开各胶轮部件上的紧定螺钉12及各滚切轮部件上的锁紧螺栓4,使此两种部件能作轴向移动。移动上辊上的滚切轮部件和胶轮部件,使其适应剪切分条尺寸(A、B、C、D)的变化要求;然后拧紧锁紧螺栓4,将此辊上的各滚切刀部件固定在轴6上。移动下辊上的滚切轮部件和胶轮部件,使上、下辊各对滚切刀1和各对胶轮部件错开位置。将上、下辊移近,使上、下滚切刀在径向有一定的交叉重叠。以上辊上已固定好的滚切刀1为基准,轴向移动下辊上的滚切轮部件,使上、下每对滚切刀1靠拢,并采用塞规垫片使每对滚切刀1的轴向之间达到所选取的合理的间隙值;然后拧紧锁紧螺栓4,将各滚切刀部件固定在轴6上。再次将上、下辊移开;然后将各胶圈8和9重新套回各刀盘3的两端,上紧螺钉7;将各胶轮部件移到居中位置,并拧紧紧定螺钉12使其固定在轴6上。至此,纵剪刀装置调节完毕。此时,将板料10送进两辊之间,两辊靠拢切入,即可开始新的尺寸规格的剪切分条。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板材开卷线纵剪刀调节装置,包括上、下两个辊,每个辊上设有滚切轮部件和胶轮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切轮部件包括轴(6)、通过锁紧螺栓(4)和压紧块(5)固定在轴(6)上的刀盘(3)、通过螺钉(7)固定在刀盘(3)上的胶圈(8、9),通过螺钉(2)固定在刀盘(3)上的滚切刀(1);所述胶轮部件包括通过紧固螺钉(12)和压紧块(13)固定在所述轴(6)上的内圈(14)、与所述内圈(14)过盈配合实现其间固接的外圈(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3)与轴间隙配合;所述胶圈(8、9)与刀盘间隙配合;所述内圈(14)与轴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卸下各滚切轮部件上的螺钉(7)后,所述胶圈(8、9)可从刀盘(3)的两端移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松开各滚切轮部件上的锁紧螺栓(4)和各胶轮部件上的紧定螺钉(12)后,所述滚切轮部件和胶轮部件可分别单独移动,以适应不同的剪切分条尺寸要求。专利摘要一种金属板材开卷线纵剪刀调节装置,有上、下两个辊;每个辊上设有滚切轮和胶轮部件,滚切轮部件包括轴6、通过锁紧螺栓4和压紧块5固定在轴6上的刀盘3、通过螺钉7固定在刀盘上的胶圈8、9,通过螺钉2固定在刀盘上的滚切刀1;胶轮部件包括通过紧固螺钉12和压紧块13固定在轴上的内圈14、与内圈过盈配合的外圈11。改变剪切分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板材开卷线纵剪刀调节装置,包括上、下两个辊,每个辊上设有滚切轮部件和胶轮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切轮部件包括:轴(6)、通过锁紧螺栓(4)和压紧块(5)固定在轴(6)上的刀盘(3)、通过螺钉(7)固定在刀盘(3)上的胶圈(8、9),通过螺钉(2)固定在刀盘(3)上的滚切刀(1);所述胶轮部件包括:通过紧固螺钉(12)和压紧块(13)固定在所述轴(6)上的内圈(14)、与所述内圈(14)过盈配合实现其间固接的外圈(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善樑虞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