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字钢料装置。
技术介绍
井下生产,经常使用底皮带向迎头打运工字钢,上料时,使用人工上料,存在以下问题1、停皮带上料,上好料后再开皮带,皮带机频繁启动,费时、费电,操作繁琐;2、人工将料抬着放入底皮带,费力,且安全隐患极大。为解决这一难题,现设计以下上料装置与自动卸料装置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省电的工字钢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工字钢料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及设置在第二框架底部的底皮带,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平行安装,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均包括有横梁、斜梁、第一站柱和第二站柱,所述横梁与第一站柱、第二站柱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斜梁通过焊接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斜梁与第二站柱间设有第一撑子,所述第一撑子与第二站柱和斜梁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另一端还设有第三站柱,所述第三站柱上端设有第二撑子,所述第二撑子与第三站柱间通过钢板和螺丝连接,所述第二撑子前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第二撑子间通过钢板和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上设有皮带杠杆。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字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及设置在第二框架底部的底皮带,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平行安装,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均包括有横梁、斜梁、第一站柱和第二站柱,所述横梁与第一站柱、第二站柱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斜梁通过焊接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斜梁与第二站柱间设有第一撑子,所述第一撑子与第二站柱和斜梁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另一端还设有第三站柱,所述第三站柱上端设有第二撑子,所述第二撑子与第三站柱间通过钢板和螺丝连接,所述第二撑子前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第二撑子间通过钢板和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上设有皮带杠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字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及设置在第二框架底部的底皮带,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平行安装,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均包括有横梁、斜梁、第一站柱和第二站柱,所述横梁与第一站柱、第二站柱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斜梁通过焊接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斜梁与第二站柱间设有第一撑子,所述第一撑子与第二站柱和斜梁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另一端还设有第三站柱,所述第三站柱上端设有第二撑子,所述第二撑子与第三站柱间通过钢板和螺丝连接,所述第二撑子前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第二撑子间通过钢板和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上设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