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关健专利>正文

一种鱼刺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68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采肉率高、快捷高效、适于餐馆的小型鱼刺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擂溃单元和设置在擂溃单元下部的分离单元,擂溃单元和分离单元设置在机体内,并通过导管连通,擂溃单元包括擂溃电机、擂溃桶和由擂溃电机传动的擂溃轴,擂溃桶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擂溃轴设置在擂溃桶内的中部,擂溃轴设置有牙棒,分离单元包括分离电机和由分离电机传动的中心截面为倒梯形的分离桶,分离电机设置在分离桶的下部,分离桶桶壁密布有分离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巧妙的达到了鱼肉与鱼刺、鱼骨、鱼皮分离的效果,结构小巧紧凑,简单实用,适合小型的加工企业以及餐馆,尤其适合火锅类餐馆的“现场制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刺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水产加工中鱼肉与鱼刺、鱼骨、鱼皮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农副产品加工,特别是水产品加工的不断发展,新鲜的鱼肉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对鱼肉、鱼肉丸子、鱼糕、鱼春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公知鱼类大多体内都有鱼刺,尤其淡水鱼如鲢鱼、鲤鱼、草鱼等肌间刺更多,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障碍,特别是老年人和孩子在食用时更是明显,分离鱼肉的传统方法通常是人工将鱼体敲击成鱼糜后进行采肉,该方法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采肉率也不高,近些年,随着鱼类加工行业的不断兴起,市场上陆续出现了挤压式和滚筒式的鱼类加工机械,这些设备通常是靠皮带和滚筒产生的挤压力来使鱼肉和鱼刺、鱼皮分离,往往存在采肉率低下,浪费严重,且设备结构复杂、庞大,耗能易损,不能满足小型加工企业的需求,尤其是不适合在餐馆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肉率高、快捷高效、适于餐馆用的小型鱼刺分离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鱼刺分离装置,包括擂溃单元和设置在擂溃单元下部的分离单元,其中,擂溃单元和分离单元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擂溃单元和设置在擂溃单元下部的分离单元,其中,擂溃单元和分离单元设置在机体(15)内,擂溃单元下部设置有导管(11)与分离单元连通,所述擂溃单元包括擂溃电机(2)、擂溃桶(1)和由擂溃电机(2)传动的擂溃轴(14),所述擂溃桶(1)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擂溃轴(14)设置在擂溃桶(1)内的中部,擂溃轴(14)设置有牙棒(4),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分离电机(13)和由分离电机(13)传动的中心截面为倒梯形的分离桶(5),所述分离电机(13)设置在分离桶(5)的下部,所述分离桶(5)桶壁密布有分离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擂溃单元和设置在擂溃单元下部的分离单元,其中,擂溃单元和分离单元设置在机体(15)内,擂溃单元下部设置有导管(11)与分离单元连通,所述擂溃单元包括擂溃电机(2)、擂溃桶(1)和由擂溃电机(2)传动的擂溃轴(14),所述擂溃桶(1)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擂溃轴(14)设置在擂溃桶(1)内的中部,擂溃轴(14)设置有牙棒(4),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分离电机(13)和由分离电机(13)传动的中心截面为倒梯形的分离桶(5),所述分离电机(13)设置在分离桶(5)的下部,所述分离桶(5)桶壁密布有分离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擂溃桶(1)顶部设置有水管(16),所述水管(16)上设置有水管阀门(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孔(6)直径为2~5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1)下部出口设置在分离桶(5)桶内下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置有鱼刺收集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健
申请(专利权)人:关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