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切削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41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切削加工、管坯件的表面装置,包括:一个绕工件同轴旋转的内装刀具的刀具卡头,该刀具卡头具有在其两端布置的用于推送工件穿过刀具卡头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紧靠刀具的用于工件导向的引导装置,至少在刀具卡头(3)中于工件(11)的进入侧设置引导装置且将其制成可以其面靠在工件(1)表面上的夹紧块(6),多个夹紧块以可调整的夹紧力夹住工件(1)的一个圆周部分。(*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一种杆、管、管坯件的表面切削加工装置,尤其涉及用于铜或铜合金中空坯件精整加工前的去皮切削的装置。本装置包括一个绕工件同轴旋转的内装刀具的刀具卡头,刀具卡头的进出侧设有用于推送工件穿过刀具卡头的驱动装置,以及紧靠切削刀具的用于工件导向定位的引导装置。众所周知,用管坯件斜轧制造无缝铜管,需用冷轧设备或拉制设备按最终尺寸要求进行精加工。这种直接对管坯件进行精加工的办法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轧制加工时在管坯外表面产生氧化的斑点,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人们想要用中空坯件来生产高价值的符合相应标准规范的管子,如热交换器用管,就必须在精加工前对管坯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为此至少有三种已知的处理方法,即酸蚀、刮削和去皮切削。根据所选择的加工方法管坯表面或多或少的材料被去除,即出现了材料损失,这样产生了显著的妨害,特别是薄壁管坯更是如此。虽然酸蚀表明只有较微小的材料损失,但酸洗池却使工件留下了粗糙的表面。在中空坯件表面刮削时,在有可能顺利进行刮削之前,该方法要求先预计约50%的冷变形。这样一来用于刮削的中空坯件成为相对薄壁的,材料损失部分也较高,似乎这样厚壁的管坯可按第三种可能的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切削加工杆、管、管坯件的表面,特别是用于在精加工之前对铜或铜合金中空坯件进行去皮切削的装置,包括:一个绕工件同轴旋转的内装刀具的刀具卡头,该刀具卡头具有在其两端布置的用于推送工件穿过刀具卡头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紧靠刀具的用于工件导向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刀具卡头(3)中于工件(1)的进入侧设置引导装置且将其制成可以其面靠在工件(1)表面上的夹紧块(6),多个夹紧块以可调整的夹紧力夹住工件(1)的一个圆周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尔海因茨豪斯勒维尔纳亨茨
申请(专利权)人:曼内斯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