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治农业害虫的复配农药,涉及一种有效活性成分为丁烯氟虫腈和啶虫脒的复配杀虫剂。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我国农药的生产和使用,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药的品种和使用技术提出新的需求;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卫生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安全性能。由于高毒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农药残留超标导致消费者急性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三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要求日益提高。针对社会各界对农产品安全的迫切要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和农产品的理念深入人心,己为公众和政府认同,高毒、长残留农药的削减取代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合理地实行农药混用,是科学用药相互增益的有效途径,不但可提高防治效果,还可减少用药量和降低防治成本,并可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我国水田作物主要是水稻,旱地作物主要有蔬菜、麦类、棉花、玉米等。这些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都会受到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不同程度的侵袭,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农药。 我国水稻害虫主要有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我国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复配杀虫剂,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溶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占成品药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90%,所述的有效活性成分由丁烯氟虫腈和啶虫脒组成,丁烯氟虫腈在有效活性成分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9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燕,刘贤金,张志勇,王冬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