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3453 阅读:15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氯吡脲0.02—5%,载体0.1—10%,溶剂0.5—10%,表面活性剂2—20%,水余量,上述的载体为石墨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提高氯吡脲在植物体内转移传导速率的同时、保证氯吡脲高生物活性,环保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使果梗软化的氯吡脲水剂。
技术介绍
氯吡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苯基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分裂扩大、器官形成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在瓜果作物上可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等。研究表明苯基脲类衍生物渗进细胞外壁经加工装载可进入韧皮部,卸载后进入植物组织的内源激素控制中枢,根据植物各部位的生长发育需要进行调配运转,从而实现果实的细胞分裂生长。在葡萄谢花后使用适当浓度的氯吡脲药液浸果,可增大果实 10% — 30%。农业部登记的氯吡脲均为可溶液剂,主要以大量的醇类等有机溶剂为载体,辅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等助剂构成。使用这类药剂后,在葡萄果实快速生长的同时,往往也有果 梗增粗、木质化加重、增加果实掉粒和不耐贮运等风险,降低了葡萄的商品价值,影响经济收入。究其根本原因是氯吡脲本身在植物体内移动传导性较差,而其对细胞生长产生作用的有效浓度较低,致使幼果受药的同时果梗部分也同时受药,药剂对果梗和果实细胞都产生了相同的细胞分裂作用,从而引起果梗粗硬,加重木质化程度。因此,提高氯吡脲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性是解决葡萄果梗硬化这一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提高氯吡脲在植物体内转移传导速率的同时、保证氯吡脲高生物活性,环保高效的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氯吡脲O. 02 — 5% 载体O. I —10% 溶剂O. 5 —10% 表面活性剂 2—20% 水余量, 上述的载体为石墨稀。上述的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氯吡脲O. 05 — 2% 载体O. 1—5% 溶剂I 一 5% 表面活性剂 2 —10%水余量 上述的溶剂为乙醇、正丁醇、乙二醇、乙二醇丁醚、丙三醇、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月桂醇基硫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氯吡脲与溶剂先加入反应器中充分溶解后,再依次加入表面活性齐U、石墨烯及水,经高速剪切机剪切均匀。石墨稀是提闻载流子迁移率最理想的的载体,加之具有闻比表面积等优点,制成的功能化石墨烯分散液能均匀稳定的分散于水、乙醇等液相中。以大量水为基质,以石墨烯为载体的氯吡脲水剂能使氯吡脲在植物体内运转率大大提高,这样既保证作物对有效成分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又减少了药液在使用部位较长时间的堆积残留,避免果梗过度粗硬及木质化严重等现象,在增加葡萄产量的同时提高果实商品价值。本专利技术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采取少量溶剂溶解,合理利用高性能载体石墨烯,用大量水代替了可溶液剂中的大量有机溶剂,既节约了资源,又减轻了传统氯吡脲制剂使用后的葡萄果梗粗硬程度,更环保,更安全。氯吡脲在植物中的传导效率提高,有利于药液向作物霸标部位转移吸收;与氯吡脲现有可溶液剂相比,达到相同的果实膨大效果及葡萄增产率,药剂用量减少,同时葡萄果梗粗硬和木质化程度减轻。具体实施例方式下列各实施例中组分均为重量百分含量。实施例I: 氯吡脲O. 02%、石墨烯O. 1%、二甲亚砜O. 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水余量。实施例2: 氯吡脲O. 05%、石墨烯O. 2%、乙醇1%、二甲亚砜O. 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2%、水余量。实施例3: 氯吡脲O. 1%、石墨烯O. 5%、乙醇1%、乙二醇1%、乙二醇丁醚1%、脂肪胺聚氧乙烯醚2%、月桂醇基硫酸钠1%、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1%、水余量。实施例4: 氯吡脲O. 2%、石墨烯1%、乙醇1%、二甲亚砜O. 5%、丙三醇1%、正丁醇1%、月桂醇基硫酸钠2%、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3%、水余量。实施例5: 氯吡脲1%、石墨烯2%、二甲基甲酰胺2%、乙二醇3%、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2%、脂肪胺聚氧乙烯醚2%、月桂醇基硫酸钠2%、水余量。实施例6: 氯吡脲2%、石墨烯5%、乙二醇3%、乙二醇丁醚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5%、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2%、水余量。实施例7: 氯吡脲3%、石墨烯7. 5%、乙醇4%、二甲基甲酰胺2%、二甲亚砜1%、丙三醇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二钠3%、月桂醇基硫酸钠2%、水余量。实施例8: 氯吡脲5%、石墨烯10%、乙醇4%、正丁醇4%、乙二醇丁醚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5%、水余量。应用实例 将上述实施例3中制得的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与市售O. 1%氯吡脲可溶液剂进行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见表I所示 表I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对巨峰葡萄果粒和果梗的影响权利要求1.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氯吡脲O. 02 — 5% 载体O. I —10% 溶剂O. 5 —10% 表面活性剂 2—20% 水余量, 上述的载体为石墨稀。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氯吡脲O. 05 — 2% 载体O. 1—5% 溶剂O. 5 — 5% 表面活性剂 2 —10% 水余量。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其特征在于溶剂为乙醇、正丁醇、乙二醇、乙二醇丁醚、丙三醇、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月桂醇基硫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中的至少一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氯吡脲0.02—5%,载体0.1—10%,溶剂0.5—10%,表面活性剂2—20%,水余量,上述的载体为石墨烯。本专利技术在提高氯吡脲在植物体内转移传导速率的同时、保证氯吡脲高生物活性,环保高效。文档编号A01N25/04GK102972423SQ20121054651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曾显斌, 王兰英, 黄娟, 王庭建, 胡甦, 侯勇, 赵国正, 夏中梅, 胡海燕, 敬华英, 曾芸 申请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果梗软化型氯吡脲水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氯吡脲????????0.02—5%载体??????????0.1—10%溶剂??????????0.5—10%表面活性剂????2—20%水????????????余量,上述的载体为石墨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显斌王兰英黄娟王庭建胡甦侯勇赵国正夏中梅胡海燕敬华英曾芸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