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3431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技术领域,采用复凝聚法制备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其囊芯成分是主要包含有效成分2,5-二苯基噻吩的重量百分比为0.1~40%,用该囊芯成分与囊壁材料制备2,5-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剂,所制备的纳米微胶囊对绿盲蝽高效,对害虫杀灭彻底,药剂对环境污染少,具有较好的缓释和控释作用,生产成本低,适合于绿盲蝽的防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特别是以2,5-二苯基噻吩为囊芯有效成分的纳米微胶囊制剂的制备

技术介绍
光活化农药是近年来研究热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也开始了对光活化杀虫剂的研究。1993年,徐汉虹等首次报道了猪毛蒿(Artemisia scop aria )精油中的茵陈二炔对斜纹夜蛾litura)的光活化毒杀活性,代表国内研究光活化杀虫剂的开端。此后国内各研究单位开始对光活化杀虫剂的系统研究。虽说α-三联噻吩对多种昆虫具有良好的光活化毒杀活性,但自从α -三联噻吩光活化活性被发现已经有30多年了, 一直没能大规模田间应用,主要原因是其在环境中半衰期太短,合成难度较大,成本高、工业化生产面临很多问题。为了克服α-三联噻吩等光活化农药应用于田间等不足,以具有优异光活化农药α -三联噻吩为模板,利用生物等排原理,以苯环代替噻吩环,合成2,5-二苯基噻吩,从而提高了光活化杀虫剂的光稳定性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持效期,从而提高其田间应用价值。如前期已有研究表明2,5- 二苯基噻吩对小菜蛾3龄幼虫表现出优异的光活化毒杀作用,LC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囊芯有效成分2,5?二苯基噻吩和囊壁辅剂材料制成,所述囊芯有效成分2,5?二苯基噻吩占制剂总重量0.1~40%,其余为囊壁辅剂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军杨益众王宁孟志远徐西凯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