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大棚鱼类海参混养节能型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3344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间大棚鱼类海参混养节能型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地下水曝气处理、沉淀过滤、循环一次处理和循环二次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养殖用水的多次重复利用,从而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简单易行,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方法,尤其是一种。技术背景传统的鱼类养殖模式有海上网箱养殖、池塘养殖等,有的鱼种冬季需要搬至室内大棚内越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中珍品的海参也成了普通老百姓餐桌佳肴,直接导致了巨大的消费市场需求。海参集约化精细化养殖在近几年兴起。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接踵而来,室内节约化养殖用水主要靠抽取天然的地下深井水,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减少以至于匮乏,为了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浪费,其中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由于该系统设备一次性投入大而且后期维护费用高,无法真正在各地沿海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地下水曝气处理用水泵从地下水井中间断性取水,注入蓄水池中,使用增氧泵对蓄水池中的地下水进行曝气处理,经过曝气处理后的水,溶解氧含量为7mg/L以上,氨氮含量为O. 6mg/L以下,深井水温在13-17°C之间,把水注入到车间大菱鲆养殖池中; (二)、沉淀过滤从车间大菱鲆养殖池中排放的废水注入到室外蓄水池中进行沉淀,除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间大棚鱼类海参混养节能型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地下水曝气处理:用水泵从地下水井中间断性取水,注入蓄水池中,使用增氧泵对蓄水池中的地下水进行曝气处理,经过曝气处理后的水,溶解氧含量为7mg/L以上,氨氮含量为0.6mg/L以下,深井水温在13?17℃之间,把水注入到车间大菱鲆养殖池中;(二)、沉淀过滤:从车间大菱鲆养殖池中排放的废水注入到室外蓄水池中进行沉淀,除去小的泥沙颗粒,然后使用筛绢网过滤,过滤掉海参不能摄食的较大颗粒的残饵等物质,同时在池中引进大叶藻、石莼等藻类,吸收海参排泄物,沉淀过滤后的水再次进行曝气处理,处理完后将水注入室内海参养殖池,此时水的溶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伟陈海宾陈志信袁灵芝李祥东刁学建曲效志李连杰盛明瑞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百佳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