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驱动电源,包括连接在线路上的Buck电路,Buck电路上连接APFC控制芯片,APFC控制芯片的INV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15,APFC控制芯片的COMP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10,电阻R10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INV管脚连接,APFC控制芯片的MULT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容C12,电容C12的输入端还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21,APFC控制芯片的CS管脚通过线路分别连接电容C13和电阻R12,电容C13、电容C12、电阻R15、电阻R21的输出端均通过线路接地,所述电阻R12的输出端通过线路分别连接Buck电路的输出端和电阻R13,APFC控制芯片的GD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11,电阻R11通过线路与Buck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LED驱动电源采用APFC控制芯片AP1661,功率输出稳定,低灯电流波峰系数,同时具有较低的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驱动电源。技术背景 目前照明用电占据全球21%的总用电量,如果能提高照明的效率,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张。如何提高照明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延长照明系统的寿命,并且是绿色无污染的?取代白炽灯、荧光灯、节能灯的第四代照明灯具是什么?业界给出的答案就是LED灯照明。LED照明每W可达到1201m,远高于白炽灯和日光灯,此外LED灯珠寿命可长达十万小时,并且绿色无污染。LED照明具备的这些优点决定了其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LED照明应用上限制在于LED有固定的正向压降,电流也有上限(工作电流是影响LED寿命的主要因素)。大功率白光LED上的正向压降一般为3V-4V,不能直接使用市电驱动。因此需要一个和LED灯珠匹配的高效、环保、长寿命的电源,这就是LED照明驱动开关电源项目建设意义所在。随着国内LED产业的发展,国家政策层面对LED产业的关注日渐加大,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带动下,基础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市场对LED产品的逐渐认可,相信LED企业在国内照明市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大,LED产业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LED照明驱动电源应该具有恒流输出、空载保护、隔离输出及EMC等功能。系应用于LED照明驱动的开关电源电路。采用PWM自动调节实现恒流输出,稳压管过压锁定实现空载保护,电磁隔离和光隔离实现隔离输出,但是目前的LED照明驱动电源结构复杂,成本高,电流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LED驱动电源。本技术的LED驱动电源,包括连接在线路上的Buck电路,Buck电路上连接APFC控制芯片,APFC控制芯片包括八个管脚,其中APFC控制芯片的INV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15,APFC控制芯片的COMP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10,电阻RlO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INV管脚连接,APFC控制芯片的MULT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容C12,电容C12的输入端与COMP管脚之间连接电阻R20,电容C12的输入端还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21,APFC控制芯片的CS管脚通过线路分别连接电容C13和电阻R12,电容C13、电容C12、电阻R15、电阻R21的输出端均通过线路接地,所述电阻R12的输出端通过线路分别连接Buck电路的输出端和电阻R13,电阻R13通过线路与APFC控制芯片的Z⑶管脚连接,所述APFC控制芯片的GND管脚通过线路接地,APFC控制芯片的⑶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lI,电阻Rll通过线路与Buck电路连接,APFC控制芯片的VCC管脚连接12伏电源。本技术的LED驱动电源,所述APFC控制芯片的型号为AP166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LED驱动电源采用BCD公司推出的APFC控制芯片AP1661,功率输出稳定,低灯电流波峰系数,同时具有较低的成本。AP1661芯片的零电流检测控制能够很好的保证电流临界导通模式;具有精确的输出过压保护及输出电压调节功能;低启动电流,典型值为50 y A ;低运行电流损耗,典型值为4mA ;具有1%精确内部參考电压和内部启动定时器;闭锁功能够很好的降低电流损耗;图腾柱驱动达到600mA电流输出和800mA电流输入能力。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LED驱动电源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LED驱动电源的APFC控制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Buck 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ー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ー种LED驱动电源,包括连接在线路上的Buck电路I,Buck电路I上连接APFC控制芯片,APFC控制芯片包括八个管脚,其中APFC控制芯片的INV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15,APFC控制芯片的COMP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10,电阻RlO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INV管脚连接,APFC控制芯片的MULT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容C12,电容C12的输入端与COMP管脚之间连接电阻R20,电容C12的输入端还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21,APFC控制芯片的CS管脚通过线路分别连接电容C13和电阻R12,电容C13、电容C12、电阻R15、电阻R21的输出端均通过线路接地,所述电阻R12的输出端通过线路分别连接Buck电路I的输出端和电阻R13,电阻R13通过线路与APFC控制芯片的Z⑶管脚连接,所述APFC控制芯片的GND管脚通过线路接地,APFC控制芯片的⑶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l I,电阻Rll通过线路与Buck电路I连接,APFC控制芯片的VCC管脚连接12伏电源。本技术的LED驱动电源,所述APFC控制芯片的型号为AP1661。本技术的LED驱动电源的电路方案优点是输入/输出电容小,输出纹波小,非隔离输出,效率高,电流精度控制在5%以内,可靠性高,主要应用于Buck电路。AP1661芯片是ー种高性能的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在DCM的边界传导模式运作。本电路中,通过RlO和R15的连接,组成了參考电压设定电路(AP1661芯片的COMP管脚的电压),通过R20和R21的电路连接,来设定最终电流峰值比较比较器的峰值(AP1661的CS管脚的參考值)。AP1661芯片的Z⑶管脚检测电感电流,APFC控制芯片的⑶管脚控制开关管驱动。整个Buck电路的工作流程如下当开关管开通时,电感电流增加,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峰值,就会关断开开关管;此时电感电流开始减小,当AP1661芯片的ZCD管脚检测到电感电流减为0吋,AP1661芯片的⑶管脚就驱动开关管导通。如此循环反复。也就是说,该Buck电路一直エ作在临界连续模式。通过控制电流的峰值,实现恒流输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LED驱动电源,包括连接在线路上的Buck电路(I),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电路(I)上连接APFC控制芯片,APFC控制芯片包括八个管脚,其中APFC控制芯片的INV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15,APFC控制芯片的COMP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10,电阻RlO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INV管脚连接,APFC控制芯片的MULT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容C12,电容C12的输入端与COMP管脚之间连接电阻R20,电容C12的输入端还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21,APFC控制芯片的CS管脚通过线路分别连接电容C13和电阻R12,电容C13、电容C12、电阻R15、电阻R21的输出端均通过线路接地,所述电阻Rl2的输出端通过线路分别连接Buck电路(I)的输出端和电阻R13,电阻R13通过线路与APFC控制芯片的Z⑶管脚连接,所述APFC控制芯片的GND管脚通过线路接地,APFC控制芯片的⑶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lI,电阻Rll通过线路与Buck电路(I)连接,APFC控制芯片的VCC管脚连接12伏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APFC控制芯片的型号为AP166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LED驱动电源,包括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驱动电源,包括连接在线路上的Buck电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电路(1)上连接APFC控制芯片,APFC控制芯片包括八个管脚,其中APFC控制芯片的INV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15,APFC控制芯片的COMP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10,电阻R10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INV管脚连接,APFC控制芯片的MULT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容C12,电容C12的输入端与COMP管脚之间连接电阻R20,电容C12的输入端还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21,APFC控制芯片的CS管脚通过线路分别连接电容C13和电阻R12,电容C13、电容C12、电阻R15、电阻R21的输出端均通过线路接地,所述电阻R12的输出端通过线路分别连接Buck电路(1)的输出端和电阻R13,电阻R13通过线路与APFC控制芯片的ZCD管脚连接,所述APFC控制芯片的GND管脚通过线路接地,APFC控制芯片的GD管脚通过线路连接电阻R11,电阻R11通过线路与Buck电路(1)连接,APFC控制芯片的VCC管脚连接12伏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光毅,
申请(专利权)人:孟光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