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定子电机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4210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双定子电机驱动系统,第一绕组(10)缠绕于左定子(1)的定子槽(12),第二绕组(11)缠绕于右定子(2)的定子槽(14),左定子(1)和右定子(2)之间电隔离,第一绕组(10)和第二绕组(11)之间电隔离;第一电源(4)和第二电源(5)分别耦合至交直流转换模块(8),驱动电路(7)耦合至交直流转换模块(8),交直流转换模块(8)耦合至交流电机(3)的第一绕组(10)以及第二绕组(11)的出线端,逻辑算法电路(6)耦合至驱动电路(7),控制模块(9)耦合至逻辑算法电路(6)。针对传统电机驱动系统的缺点,设计出一种可提高系统的能量使用效率并可有效应对电机故障的双电机驱动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及其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源供电的双定子电机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汽车不断发展的同时,对汽车驱动系统在不同路况下的工作性能、工作模式以及节能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三相交流电机在面对不同路况以及驱动系统位于不同的行驶状态时,不能实现多元的工作方案之间的转换,也不能根据驱动系统的实际功率需求采用相应的驱动方案以节约能量。且在驱动系统缺相的等故障模式下,三相电机绕组电流急剧上升,振动噪声增大,影响系统的运行性能和寿 命,甚至危及驾驶安全,可靠性较差。因此,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对电机驱动系统可靠性及实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电机驱动系统需要进行升级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应各种路况和行驶状态,且可在电机缺相等故障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继续工作的能力的双定子电机驱动系统。本技术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具有左定子和右定子的交流电机、第一电源、第二电源、逻辑算法电路、驱动电路、交直流转换模块、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绕组缠绕于左定子的定子槽,第二绕组缠绕于右定子的定子槽,左定子和右定子之间电隔离,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定子电机驱动系统,包括:具有左定子(1)和右定子(2)的交流电机(3)、第一电源(4)、第二电源(5)、逻辑算法电路(6)、驱动电路(7)、交直流转换模块(8)、控制模块(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组(10)缠绕于左定子(1)的定子槽(12),第二绕组(11)缠绕于右定子(2)的定子槽(14),左定子(1)和右定子(2)之间电隔离,第一绕组(10)和第二绕组(11)之间电隔离;第一电源(4)和第二电源(5)分别耦合至交直流转换模块(8),驱动电路(7)耦合至交直流转换模块(8),交直流转换模块(8)耦合至交流电机(3)的第一绕组(10)以及第二绕组(11)的出线端,逻辑算法电路(6)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二吴亚军赵建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