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接线盒结构,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上的接线盒,接线盒包括盒体和盖板,盒体包括顶板、侧板、弧形板和后板,顶板的两端向下伸出侧板,侧板向外折出弧形板,弧形板与机壳连接一起,后板位于顶板一侧并与顶板和侧板连接一起,盖板位于顶板另一侧并安装在盒体上,顶板上开设有顶板出线孔,侧板上开设有侧板出线孔,护套安装在顶板出线孔或侧板出线孔上,它结构简单,安装简易,出线位置能适应不同负载,且能有效防防护内部引线等部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接线盒结构。技术背景多种不同电压的电机引线数量比较多,为了安全实现其转换电压使用在不同的负载上的功能,通常在电机外壳装配有接线用的接线盒,而传统的接线盒如图I所示,包括盒体2和盒盖3,盒体2安装在机壳I上,盒盖3通过3个螺钉锁紧在盒体2端面上,盒体2两侧开设有出线孔21,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出线孔较少,不能适应不同负载安装要求;2)没有预留多个出线孔或者预留有多个出线孔但没有将其防护起来,存在安全隐患;3)安装·螺钉数量多,装配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电机接线盒结构,该结构简单,安装简易,出线位置能适应不同负载,且能有效防防护内部引线等部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种电机接线盒结构,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上的接线盒,接线盒包括盒体和盖板,盒体包括顶板、侧板、弧形板和后板,顶板的两端向下伸出侧板,侧板向外折出弧形板,弧形板与机壳连接一起,后板位于顶板一侧并与顶板和侧板连接一起,盖板位于顶板另一侧并安装在盒体上,顶板上开设有顶板出线孔,侧板上开设有侧板出线孔。上述所述的护套安装在顶板出线孔或侧板出线孔上。上述所述的在远离后板一侧、顶板向下凸出凸耳,凸耳上设有安装孔,盖板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安装孔对应,螺钉通过通孔拧入安装孔里将盖板锁紧在盒体上。上述所述的弧形板和后板的底面形成弧形面,弧形面紧贴在机壳的外表面上,弧形板焊接在机壳上。上述所述的远离后板一侧、侧板底部凸出钩扣,钩扣与侧板形成凹槽,盖板的两侧底面开设缺口,缺口与凹槽相互配合,钩扣卡在盖板底部外侧。上述所述的所述的护套包括套板和从套板底面凸出的卡扣,卡扣通过侧板出线孔钩扣在侧板内侧面,套板卡在侧板外侧面。上述所述的护套是注塑成型的。上述所述的盒体和盖板是冲压成型的。本技术电机拉伸端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益效果I)本技术接线盒包括盒体和盖板,盒体包括顶板、侧板、弧形板和后板,顶板的两端向下伸出侧板,侧板向外折出弧形板,弧形板与机壳连接一起,后板位于顶板一侧并与顶板和侧板连接一起,盖板位于顶板另一侧并安装在盒体上,顶板上开设有顶板出线孔,侧板上开设有侧板出线孔,护套安装在顶板出线孔或侧板出线孔上,出线位置能适应不同负载,出线盒空间开放,完成安装后能防护内部引线等部件,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安装方便、部件少,成本低;2)在远离后板一侧、顶板向下凸出凸耳,凸耳上设有安装孔,盖板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安装孔对应,螺钉通过通孔拧入安装孔里将盖板锁紧在盒体上,侧板底部凸出钩扣,钩扣与侧板形成凹槽,盖板的两侧底面开设缺口,缺口与凹槽相互配合,钩扣卡在盖板底部外侧,实现用少的螺钉满足理想的装配效果;3)弧形板和后板的底面形成弧形面,弧形面紧贴在机壳的外表面上,弧形板焊接在机壳上,结构设计合理,连接紧固;4)护套包括套板和从套板底面凸出的卡扣,卡扣通过侧板出线孔钩扣在侧板内侧面,套板卡在侧板外侧面,当出线孔不用时用塑料护套将接线盒出线孔封闭,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接线盒和电机装配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图; 图3是图2的A-A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 B-B部分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接线盒的盒体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2至图7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电机接线盒结构,包括机壳I和安装在机壳I上的接线盒2,接线盒2包括盒体21和盖板22,盒体21包括顶板210、侧板211、弧形板212和后板213,顶板210的两端向下伸出侧板211,侧板211向外折出弧形板212,弧形板212与机壳I连接一起,后板213位于顶板210 —侧并与顶板210和侧板211连接一起,盖板22位于顶板210另一侧并安装在盒体21上,顶板210上开设有顶板出线孔214,侧板211上开设有侧板出线孔215。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护套3安装在顶板出线孔214或侧板出线孔215上。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在远离后板213 —侧、顶板210向下凸出凸耳216,凸耳216上设有安装孔217,盖板22上设有通孔220,通孔220的位置与安装孔217对应,螺钉4通过通孔220拧入安装孔217里将盖板22锁紧在盒体21上。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弧形板212和后板213的底面形成弧形面,弧形面紧贴在机壳I的外表面上,弧形板212焊接在机壳I上。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远离后板213 —侧、侧板211底部凸出钩扣218,钩扣218与侧板211形成凹槽219,盖板22的两侧底面开设缺口 221,缺口 221与凹槽219相互配合,钩扣218卡在盖板22底部外侧。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所述的护套3包括套板31和从套板31底面凸出的卡扣32,卡扣32通过侧板出线孔215钩扣在侧板211内侧面,套板31卡在侧板211外侧面。实施例七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护套3是注塑成型的。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术特征盒体21和盖板22是冲压成型的。由于本申请是机械领域,本领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联想得到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实施例六、实施例七和实施例八提及的增加的技术特征自由组合,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组合成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接线盒2包括盒体21和盖板22,盒体21包括顶板210、侧板211、弧形板212和后板213,顶板210的两端向下伸出侧板211,侧板211向外折出弧形板212,弧形板212与机壳I连接一起,后板213位于顶板210 —侧并与顶板210和侧板211连接一起,盖板22位于顶板210另一侧并安装在盒体21上,顶板210上开设有顶板出线孔214,侧板 211上开设有侧板出线孔215,护套3安装在顶板出线孔214或侧板出线孔215上,出线盒2的出线位置能适应不同负载,出线盒空间开放,完成安装后能防护内部引线等部件,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安装方便、部件少,成本低。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接线盒结构,包括机壳(I)和安装在机壳(I)上的接线盒(2),接线盒(2)包括盒体(21)和盖板(22),其特征在于盒体(21)包括顶板(210)、侧板(211)、弧形板(212)和后板(213),顶板(210)的两端向下伸出侧板(211),侧板(211)向外折出弧形板(212),弧形板(212)与机壳(I)连接一起,后板(213)位于顶板(210)—侧并与顶板(210)和侧板(211)连接一起,盖板(22)位于顶板(210)另一侧并安装在盒体(21)上,顶板(210)上开设有顶板出线孔(214),侧板(211)上开设有侧板出线孔(21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机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护套(3)安装在顶板出线孔(214)或侧板出线孔(21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远离后板(213)—侧、顶板(210)向下凸出凸耳(216),凸耳(216)上设有安装孔(217),盖板(22)上设有通孔(220),通孔(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接线盒结构,包括机壳(1)和安装在机壳(1)上的接线盒(2),接线盒(2)包括盒体(21)和盖板(22),其特征在于:盒体(21)包括顶板(210)、侧板(211)、弧形板(212)和后板(213),顶板(210)的两端向下伸出侧板(211),侧板(211)向外折出弧形板(212),弧形板(212)与机壳(1)连接一起,后板(213)位于顶板(210)一侧并与顶板(210)和侧板(211)连接一起,盖板(22)位于顶板(210)另一侧并安装在盒体(21)上,顶板(210)上开设有顶板出线孔(214),侧板(211)上开设有侧板出线孔(2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