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套脚成型机,该设备包括:机台;调整机构,其包括:可移动的上夹装置和下夹装置,该下夹装置中还设置有调脚装置、方向检测装置、换向装置、电性检测装置、切脚装置;套管机构,其包括:用于夹持电容并可移动的定位座及套管装置;转向机构,其安装于调整机构与套管机构之间,令电容稳定的传送至套管机构的定位座中;成型机构,其安装于定位座旁侧;性能检测机构,其安装于成型机构旁侧;转盘,其活动安装于调整机构旁侧,该转盘外边缘安装有多个定位座,且该转盘位于套管装置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一次性完成对电容筛选、调整,且对电容引脚进行套管,生产效率极高,能够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指一种能够一次性完成对电容筛选、调整,且对电容引脚进行套管的全自动套脚成型机,该全自动套脚成型机能够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技术背景电容器(capacitor)通常简称其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电路板中往往会密集安装有很多电子元器件,令元器件之间的间距非常少,很容易产生短路的现象,特别是电容,如果电容两个引脚相接触,就会形成短路,导致爆炸 ’另夕卜,还有的电容需要架立于电子元器件上,这样令电容的引脚也很容易与位于其下方的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相接,形成短路,导致爆炸,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提出对电容的两个引脚进行套管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极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容两个引脚相接触或电容两个引脚与另外的元器件的引脚相接的现象,基本上杜绝电容爆炸的现象,有效地提闻电路板的使用寿命。目前,电容的两个引脚进行套管的方式都是采用人工进行套管,由于电容较小,人工操作起来十分繁琐,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且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另外,人工操作难以达到电容引脚套管的一致性,而且容易损坏电容,降低产品的质量。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全自动套脚成型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性完成对电容筛选、调整,且对电容引脚进行套管的全自动套脚成型机,该全自动套脚成型机能够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全自动套脚成型机,该设备包括一机台,该机台作为整个设备的承载装置;一调整机构,其包括安装于机台上并可移动的上夹装置和下夹装置,该下夹装置中还设置有调脚装置、方向检测装置、换向装置、电性检测装置、切脚装置;一套管机构,其包括用于夹持电容并可移动的定位座及用于对定位座夹持的电容引脚进行套管的套管装置;一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安装于调整机构与套管机构之间;一成型机构,该成型机构安装于定位座旁侧;一性能检测机构,该性能检测机构安装于成型机构旁侧;一转盘,其活动安装于调整机构旁侧,该转盘外边缘安装有多个等距的定位座,且该转盘位于套管装置正下方。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夹装置具有夹持电容本体的夹持部,下夹装置具有夹持电容引脚的夹持部,通过上夹装置和下夹装置对电容的交替夹持,推动电容前行。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一基座、活动安装于基座上的滑动座以及活动安装于滑动座上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通过一齿轮与基座上设置的齿面齿合相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定位座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外边缘的座体、安装于座体中的左夹板以及可相对 于左夹板移动的右夹板,该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成型有一用于夹紧电容本体的夹紧空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套管装置包括基架,该基架安装于所述的机台上,该基架旁侧安装有一用于输送管体的送料架;送料装置,该送料装置包括安装于基架上的主动滚轮、用于驱动主动滚轮转动的电机以及安装于主动滚轮旁侧的从动滚轮,该主动滚轮与从动滚轮之间形成一用于传送管体的夹逼空间;送料座,该送料座中设置有供管体通过的下料孔以及一用于装配的装配空腔,该下料孔的末端与所述定位座夹持的电容引脚相对应;切割装置,该切割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送料座的装配空腔中的切刀及用于驱动切刀动作的气缸。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架上安装有一用于调节所述从动滚轮相对主动滚轮位置的调节手把,令主动滚轮与从动滚轮之间的夹逼空间的大小可调。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机构设置于所述的基架上,该成型机构包括支撑座、安装于支撑座中并用于对电容引脚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及用于对电容引脚进行折弯的折弯装置。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调整机构旁侧安装有一凸轮结构,该凸轮结构与安装于所述定位座外侧并用于驱动右夹板与左夹板之间夹紧和/或松开的触发块形成干涉,还通过一连杆与所述的套管装置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紧凑,并能够一次性完成对电容筛选、调整,且对电容引脚进行套管,生产效率极高,能够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技术对电容引脚进行套管后,还对电容引脚弯折,令套管不可以脱出电容引脚,有利于保持电容的性能和质量,且大大提高了电容的使用便利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图I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I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转向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中套管机构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中成型机构的立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6所示,全自动套脚成型机,该设备包括机台I以及顺序安装于机台I上的调整机构2、转向机构3、套管机构4、成型机构5、性能检测机构6。所述的调整机构2包括可移动的上夹装置21和下夹装置22,该下夹装置22中还设置有调脚装置221、方向检测装置222、换向装置223、电性检测装置224、切脚装置225 ;所述的上夹装置21具有夹持电容100本体的夹持部,下夹装置22具有夹持电容100引脚的夹持部,通过上夹装置21和下夹装置22对电容100的交替夹持,推动电容100前行。所述的转向机构3安装于调整机构2与套管机构4之间,令电容100通过该转向机构3稳定的传送至套管机构4的定位座41中。所述的转向机构3包括一基座31、活动安装于基座31上的滑动座32以及活动安装于滑动座32上的夹持装置33,该夹持装置33通过一齿轮331与基座31上设置的齿面311齿合相接。所述的调整机构2旁侧安装有一凸轮结构8,该凸轮结构8与安装于所述定位座41外侧并用于驱动右夹板413与左夹板412之间夹紧和/或松开的触发块形成干涉,还通过一连杆81与所述的套管装置42连接。所述的套管机构4包括用于夹持电容100并可移动的定位座41及用于对定位座41夹持的电容100引脚进行套管的套管装置42,该套管装置42中下料孔的末端与定位座41夹持的电容100引脚相对应。所述的调整机构2旁侧纵向安装有一可转动的转盘7,该转盘7外边缘安装有多个等距的所述的定位座41,且该转盘7位于所述的套管装置42正下方。所述的定位座41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7外边缘的座体411、安装于座体411中的左夹板412以及可相对于左夹板412移动的右夹板413,该左夹板412与右夹板413之间成型有一用于夹紧电容100本体的夹紧空腔。所述的套管装置42包括安装于所述的机台I上的基架43以及安装于基架43上的送料装置45、送料座46、切割装置47。所述的基架43旁侧安装有一用于输送管体的送料架44。所述的送料装置45包括安装于基架43上的主动滚轮451、用于驱动主动滚轮451转动的电机452以及安装于主动滚轮451旁侧的从动滚轮453,该主动滚轮451与从动滚轮453之间形成一用于传送管体的夹逼空间,所述的主动滚轮451旁侧还安装有承载滚轮49。所述的送料座46中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套脚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一机台(1),该机台(1)作为整个设备的承载装置;一调整机构(2),其包括:安装于机台(1)上并可移动的上夹装置(21)和下夹装置(22),该下夹装置(22)中还设置有调脚装置(221)、方向检测装置(222)、换向装置(223)、电性检测装置(224)、切脚装置(225);一套管机构(4),其包括:用于夹持电容(100)并可移动的定位座(41)及用于对定位座(41)夹持的电容(100)引脚进行套管的套管装置(42);一转向机构(3),该转向机构(3)安装于调整机构(2)与套管机构(4)之间;一成型机构(5),该成型机构(5)安装于定位座(41)旁侧;一性能检测机构(6),该性能检测机构(6)安装于成型机构(5)旁侧;一转盘(7),其活动安装于调整机构(2)旁侧,该转盘(7)外边缘安装有多个等距的定位座(41),且该转盘(7)位于套管装置(42)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一川金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