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天维专利>正文

自冷却式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384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冷却式阻尼器,包括内部设有液体介质的阻尼器本体,该阻尼器本体设有液体介质高压管和液体介质低压管,在液体介质高压管和液体介质低压管之间设有利用阻尼器本体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对液体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吸气冷却装置和/或流体功率输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利用阻尼器液体介质高压管和液体介质低压管之间的压力差,连接吸气式冷却装置和/或流体功率输出装置,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热交换器”,不需要额外耗费能量来制冷,结构简单,节能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阻尼器领域,具体涉及了自冷却式阻尼器
技术介绍
阻尼器用于对转动轴进行非接触制动,其中应用的最多的领域是对 大型车辆传动轴进行制动。车用阻尼器分电涡流阻尼器和液力阻尼器两种,本技术是对液力阻尼器的改进。目前液力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制动时,由“压缩空气管”向“阻尼器液体介质箱体”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将“阻尼器液体介质箱体”内的阻尼器液体介质,经“阻尼器液体介质进回液管路”压入由“转子叶轮”和“定子叶轮”组成的“工作腔”。阻尼器液体介质通过“定子叶轮”流向“转子叶轮”,并在“转子叶轮”的带动下,获得转子的动能,然后高速流回“定子叶轮”;在“定子叶轮”内,液体介质被减速增温,将获得的动能转换为液体介质的热能。为了带走液体介质的热能,液力阻尼器是在“定子叶轮”的高压部位和低压部位分别引出“阻尼器液体介质高压管”和“阻尼器液体介质低压管”。现有液力阻尼器是在“阻尼器液体介质高压管”和“阻尼器液体介质低压管”之间安装热交换器,用“发动机冷却水出水管”和“发动机冷却水回水管”之间的冷却水,带走阻尼器液体介质的热量。现有液力阻尼器存在的主要缺点有I、液力阻尼器使用的液体介质,是价格较高液压油,而不是廉价的水。这主要是因为阻尼器液体介质处在一个封闭的腔体内,为防止温度过高时,水会因汽化而产生高压,从而导致存储介质的容器损坏。由于使用价格较高的液压油,液力阻尼器的密封变得很重要,产品的生产、维修要求都较高,这使得产品价格、维护成本也比较高。作为介质的液压油定期更换也是不低的成本。2、需要用发动机冷却系统产生的冷却水,通过热交换器,带走液力阻尼器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因而会额外消耗能量产生冷却水。3、发动机冷却水与阻尼器热交换器有一段距离,需要油管路连接。而且发动机冷却水与阻尼器热交换器之间,在车辆运行时有相对位移,因此,连接管道要具有一定的韧性,可靠性要很高,否则会出现发动机冷却水泄漏,发动机冷却水泄漏会造成发动机和阻尼器过热损坏。4、发动机冷却水的散热量与发动机转速相关,满足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但使用液力阻尼器时(也就是刹车时),不需要给发动机加油,发动机转速下降,发动机冷却水的散热量也减小了,而这时制动功率一般远大于发动机功率,因此液力阻尼器散热量和发动机冷却水的散热量在时间上不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了自冷却式阻尼器,解决了阻尼器需要依靠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密封性能要求高、安装时连接管路复杂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自冷却式阻尼器,包括内部设有液体介质的阻尼器本体,该阻尼器本体设有液体介质高压管和液体介质低压管,在液体介质高压管和液体介质低压管之间设有利用阻尼器本体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对液体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吸气冷却装置和/或流体功率输出装置。进一步,所述吸气冷却装置包括与所述液体介质高压管连通的喷射结构组件和与该喷射结构组件连通的气液分离结构,气液分离结构设有液体回收管路,该液体回收管路·与所述液体介质低压管连通。进一步,所述喷射结构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喷射结构,该喷射结构包括与所述气液分离结构连通的气液混合管,喷射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液体介质高压管连通且将所述液体介质向气液混合管内高速喷出的喷嘴,喷入气液混合管内的液体介质为高速液体介质。进一步,所述喷射结构组件包括一级喷射结构和与该一级喷射结构连通的二级喷射结构;一级喷射结构包括与所述液体介质高压管连通的高压液体一级喷嘴和与该高压液体一级喷嘴配合连接的一级混合管,高压液体一级喷嘴向一级混合管喷出所述高速液体介质;二级喷射结构包括设于一级混合管末端的气液混合二级喷嘴和与气液分离结构连通的二级混合管,气液混合二级喷嘴向二级混合管喷出高速液体介质。进一步,所述一级喷嘴和所述一级混合管相互配合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让空气流入一级混合管的缝隙,所述气液混合二级喷嘴和所述二级混合管相互配合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让空气流入二级混合管的缝隙。进一步,所述气液分离结构包括内部形成气液分离腔的壳体和设于该壳体上的排气孔,所述气液混合管与气液分离腔连通,所述液体回收管路与气液分离腔连接从而将气液分离腔和液体介质低压管连通。所述气液分离腔为呈圆环形结构,所述壳体包括形成气液分离腔的内环壳体和外环壳体,所述气液混合管与气液分离腔的外环壳体形成相切的结构,所述排气孔设于气液分离腔的内环壳体上。所述阻尼器本体包括压缩空气气管、与压缩空气气管连接的阻尼器壳体、设于阻尼器壳体内部且容纳所述液体介质的阻尼器液体介质箱体、与阻尼器液体介质箱体连通的液体介质进回液管路、与该液体介质进回液管路连通的设有转子叶轮和定子叶轮的工作腔、与该工作腔连通的所述液体介质高压管和与工作腔连通的所述液体介质低压管,压缩空气气管与阻尼器液体介质箱体连通。所述流体功率输出装置包括液力涡轮发电机、液力涡轮空压机中任意一项。进一步,所述流体功率输出装置包括液力涡轮发电机、液力涡轮空压机中任意一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本技术的主要技术在于阻尼器液体介质的冷却方式上。在本技术中,利用阻尼器液体介质高压管和液体介质低压管之间的压力差,连接吸气式冷却装置和/或流体功率输出装置,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热交换器”,利用制动过程中获得的能量,对自动过程产生的热能自行冷却,不需要额外耗费能量来制冷,结构简单,节能可靠。2、本技术液力阻尼器使用的液体介质与大气是相通的,不用担心阻尼器内的液体介质温度过高时,会因汽化而产生高压,从而导致存储介质的容器损坏,因而液体介质可以为廉价的水或水混合物,3、由于使用廉价的水或水混合物,液力阻尼器的密封变得不是特别重要,产品的生产、维修要求都相对降低,这使得产品价格、维护成本也比较低。4、定期更换阻尼器液体介质的成本很低,使用维护成本低廉。5、不需要用发动机冷却系统产生的冷却水,安装简单可靠,易于推广。6、对发动机没有任何损害,兼容性强。7、本技术的液力阻尼器,阻尼扭矩大时,“吸气式冷却装置”喷嘴处液体介质压力也大,吸入的冷却空气也越多,冷却效果也好,因此本技术液力阻尼器散热量和阻 尼器工作状态在时间上匹配良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技术冷却式阻尼器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示意液体介质的流向;图2是图I中吸气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示意液体介质的流向和空气的流向,其中实体箭头示意液体介质流向,空心箭头示意空气流向。图中,I-阻尼器本体;11-液体介质高压管;12-液体介质低压管;13-压缩空气气管;14_阻尼器壳体;141_阻尼器液体介质箱体;15_液体介质;16_液体介质进回液管路;17-工作腔;18_转子;181-转子叶轮;19_定子;191-定子叶轮;2_吸气冷却装置;3-喷射结构组件;31_ —级喷射结构;311_高压液体一级喷嘴;312_ —级混合管;32_ 二级喷射结构;321-气液混合二级喷嘴;322_ 二级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自冷却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液体介质的阻尼器本体,该阻尼器本体设有液体介质高压管和液体介质低压管,在液体介质高压管和液体介质低压管之间设有利用阻尼器本体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对液体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吸气冷却装置和/或流体功率输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维汪京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天维汪京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