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猛虎专利>正文

一种隔声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3202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声减振装置,具体包括,支撑结构、第一隔声单元及第二隔声单元组成,所述第一隔声单元贴合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底面的上侧并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空间内部,所述第二隔声单元贴合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底面下侧并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空间外部,解决了噪音“二次污染”的噪音治理问题,可以有效阻尼声波的传播、阻止声波的直线传导,使声波被隔声减振层吸收,有效减少了建筑物内部声音向建筑物外部的传播,以及建筑物外部噪声向建筑物内部的传播,从而达到隔音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般建筑物构造,声音的发送、传导或定向的一般装置;防护或减小噪声或其他次声波、声波或超声波的一般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室内隔声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噪声治理工程中使用的组合隔声吸声板,一般都是隔声背板附加吸声材料外加护面穿孔板的结构形式,其隔声性能主要取决于隔声背板的厚度、面密度,吸声性能则取决于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同种板材的情况下,背板的厚度很小则隔声性能减弱,且容易产生振动,若增加板的厚度,则会加大整个隔声板的重量,给施工安装带来不便,也会增加工程造价。隔声吸声板的吸声效果还取决于吸声材料的选择,而当材料确定以后,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就是固定不变的,这就导致普通隔声吸声板吸声频率范围相对较小。护面穿孔板多为常用的穿孔板,一般为孔径3mm,穿孔率20-30%。由于孔径相对较大,若板在露 天或特殊环境使用时容易使板内吸声材料进水受潮,从而大大降低整体的吸声性能。另外,现有技术实施过程中,隔声材料本身在受到振动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振动,从而造成由于隔声材料振动所引起的“二次噪音”。在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降噪方法多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第一隔声单元及第二隔声单元组成,所述支撑结构为可围成空间并具有底面的筒形结构,所述第一隔声单元包括:第一阻尼层及第一隔振层,所述第一隔振层粘结于所述第一阻尼层下方,所述第一阻尼层包括:支撑板及阻尼体,所述阻尼体由可发生柔性变形的材料制成,所述支撑板固定粘结于所述阻尼体上方;所述第二隔声单元包括:第二阻尼层及第二隔振层,所述第二阻尼层粘结于所述第二隔振层上方,所述第二阻尼层与所述第一阻尼层结构一致;所述第一隔声单元贴合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底面的上侧并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空间内部,所述第二隔声单元贴合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底面下侧并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空间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猛虎王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贾猛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