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煤热解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959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煤热解炉,包括炉体、进煤装置、预热装置、入炉煤调节仓、入炉煤冷却装置、煤热解炭化装置、焦改质装置、干熄干熄装置、荒煤气导出装置,其中,煤热解炭化装置主要包括炭化室、外燃气加热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火道弓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续炼焦的特点是将煤的进煤、预热、炭化、焦改质、干熄等工艺串成在同一个煤热炉体中,实现连续炼焦,提高了炼焦效率,降低了炼焦成本,克服了现间歇式炼焦技术工艺不连续生产效率低下,设备杂多所需厂房面积大,人力成本高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煤热解炉,特别涉及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煤热解炉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煤热解炉(炼焦炉)大都采用间歇式炼焦,入炉煤的配比、脱水、进煤、预热、炭化、焦改质、干熄等各エ艺步骤相对独立,不能进行连续生产,生产效率低下 ’另夕卜,煤热解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含很多有用的成份,如H2s、HCH等等酸性气体,NH3碱性气 体、焦油类、苯类、萘类、洗油类等有机物,没完整对荒煤气导出、回收净化加以利用的完整的エ艺。这促使本专利技术人探索创新出一套完整的连续炼焦和对荒煤气导出、回收净化加以循环利用的完整的エ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煤热解炉,该煤热解炉能够将煤的进煤、预热、炭化、焦改质、干熄等エ艺串成ー个整体,实现连续炼焦,提高了炼焦效率,降低了炼焦成本。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煤热解炉,包括炉体、进煤装置、预热装置、入炉煤调节仓、入炉煤冷却装置、煤热解炭化装置、焦改质装置、干熄干熄装置、荒煤气导出装置,,所述的进煤装置、预热装置、入炉煤调节仓、入炉煤冷却装置、煤热解炭化装置、焦改质装置、干熄干熄装置、荒煤气导出装置一起集成在炉体上,其中,所述的煤热解炭化装置主要包括炭化室、外燃气加热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火道弓构成;所述的进煤装置,包括入炉煤粉输送器、入炉煤仓、煤粉分向器、煤粉分配室、入炉煤仓下料管、煤粉过滤器;所述的煤粉过滤器设置在入炉煤粉输送器上方,入炉煤粉输送器采用螺旋输送结构,设置在入炉煤仓上方,入炉煤仓底部中间设置凸起的煤粉分向器,将入炉煤仓底部分成若干个煤粉分配室,在煤粉分配室底部分别接有入炉煤仓下料管、入炉煤仓下料管上设置下料控制阀;所述的煤预热装置,安装在进煤装置下方,并位于煤热解炉的顶部,包括有炉体、废气室、至少一条以上废气预热通道、预热器;炉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墙体、内层墙体形成废气室,中层墙体与外层墙体之间形成废气聚集环道,在废气聚集环道中设有废气主出口,废气预热通道穿过内、中层墙体将废气室与废气聚集环道连通,并将内层墙体与中层墙体之间分隔成若干个预热室,预热器分别置于各预热室中;废气室的底部设有热废气进入通道,燃烧后的热废气从热废气进入通道进入,通过废气预热通道进入废气聚集环道中,最后从废气聚集环道的废气主出口排出,燃烧后的热废气在排放过程中会对废气预热通道、内层墙体、内层墙体进行热传导;所述的入炉煤调节仓,设置在煤热解炉的炭化室上部并位于预热装置下部,包括小煤仓、煤仓上料位计、煤仓下料位计、小煤仓下料道、小煤仓下料阀,小煤仓上方接预热装置的预热器,煤仓上、下料位计分别设在小煤仓的项部和底部,小煤仓下料道通过小煤仓下料阀接在小煤仓的底部,小煤仓下料道通向煤热解炉的炭化室;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空气进入通管、空气排出通管、空气进入环管、空气排出环管、空气进入支管、空气排出支管、冷却风道,其中,空气进入通管与空气进入环管,空气排出通管与空气排出环管相通;空气进入环管和空气排出环管分别设置在煤热解炉的炉体四周,空气进入环管和空气排出环管上分別接有空气进入支管和空气排出支管;空气进入支管接在冷却风道下方,空气排出支管接在冷却风道的上方,小煤仓下料道从冷却风道中穿过通向炭化室;所述的煤热解炭化装置和焦改质装置以及干熄焦装置在炉体上自上而下一体成形;所述的煤热解炭化装置设置在炉体中部,主要包括炭化室、外燃气加热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火道弓构成;炭化室位于火道弓上方由耐火导热材料内、外环墙构成一个环状空间,围绕在炭化室外墙环外周为外燃气加热装置,其中外燃气加热装置主要ー组以上结构 相同第一燃气加热器和第二燃气加热器及气体换向装置构成,炭化室内环墙环内为内燃烧加热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主要ー组以上结构相同的第三燃气加热器和第四燃气加热器及熄焦废气加热器构成;所述的焦改质装置设置于炉体炉腔中位于火道弓上,包括炭化室的下部形成焦改质室、内燃烧加热装置的主内火道下部、下段副内火道,内燃烧加热装置的中心环墙围成中心通道的高温可燃废气进入通道的下部,中心环墙下部设有贯通高温可燃废气进入通道与主内火道、下段副内火道的可燃废气进入孔,所述的干熄装置设置煤热解炉腔中位于炭化室、焦改质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以及火道弓下方,包括高温熄焦室、低温熄焦室、熄焦桥弓、熄焦废气风机;所述的高温熄焦室设置在火道弓的下方,高温熄焦室的顶部与高温可燃废气通道相通;所述的熄焦桥弓设置在高温熄焦室与低温熄焦室之间包括桥弓、集风室、干熄风环道、干熄风管,至少一条以上的桥弓以高温熄焦室和低温熄焦室轴中心呈一定角度在干熄风环道中间隔成辐形布置,桥弓中部形成集风室,集风室为一个直经上大下小的倒锥台形腔室,集风室的项部设置有半球形风帽,集风室的下部开ロ朝向低温熄焦室;干熄风管设置在桥弓中,干熄风管一端通向集风室,另一端通向干熄风环道,干熄风环道通过进风管与熄焦废气风机相联;所述的低温熄焦室的底部开ロ处设置有出焦阀门;所述的荒煤气导出装置,包括荒煤气集中室、内导出通道,外导出通道、导出主通道,导出环道;所述的荒煤气集中室设置在煤热解炉的炭化室的顶部与炭化室一体成形;所述的内导出通道设置火道隔墙中,内导出通道入口穿过炭化室的内环墙通向炭化室,内导出通道出口穿过内环墙通向炭化室项部的荒煤气集中室;所述的外导出通道设置炉体的外墙中,包括下外导出通道入口、上外导出通道入口,所述的下外导出通道入口、上外导出通道入口穿过炭化室的外环墙通向炭化室,外导出通道出口穿过外环墙通向炭化室顶部的荒煤气集中室;所述的导出主通道设置在煤热解炉的炉体的外墙中,导出主通道入口与荒煤气集中室相通再向上延伸到设置炉体的外墙上部导出环道中,所述的导出环道设置一荒煤气导出口。优选的,所述的外燃气加热装置的第一燃气加热器包括第一燃烧室、第一煤气进入支管和第一蓄热换热器,第一燃烧室成相对封闭的煤气燃烧火道,第一煤气进入支管通到第一燃烧室底部,第一蓄热换热器包括第一蓄热腔、第一蓄热体、第一空气进入支管和第一烧废气排出支管,第一蓄热腔设置在炉体外墙中,第一蓄热体设置第一蓄热腔中,第一蓄热腔一端通向第一燃烧室底部,另一端分别接有第一空气进入支管和第一燃烧废气排出支管;所述的第二燃气加热器包括第二燃烧室、第二煤气进入支管和第二蓄热换热器,第二煤气进入支管通到第二燃烧室底部,第二蓄热换热器包括第二蓄热腔、第二蓄热体、第二空气进入支管和第二烧废气排出支管,第二蓄热腔亦设置在炉体外墙中,第二蓄热体设置第二蓄热腔中,第二蓄热腔一端通向第二燃烧室底部,另一端分别接有第二空气进入支管和第ニ燃烧废气排出支管;所述的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之间设有燃烧室通孔;所述的气体换向装置包括上盘、下盘、旋转换向电机、空气风机、煤气风机、废气风机,所述的下盘分别接有一个空气主管和第一空气分管、第二空气分管,一个煤气主管和第一煤气分管、第二煤气分管,ー个燃烧废气主管和第二燃烧废气分管、第一燃烧废气分管,其中,第二燃烧废气分管和第一燃烧废气分管与第一空气分管和第二空气分管及第一煤气分管和第二煤气分管的设置刚好对调;所述的上盘转动贴合在下盘上方,上盘分别对应设置有空气连接管、煤气连接管、燃烧废气连接管,所述的旋转换向电机与上盘传动连接,带动上盘在下盘上往复 转动;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进煤装置、预热装置、入炉煤调节仓、入炉煤冷却装置、煤热解炭化装置、焦改质装置、干熄干熄装置、荒煤气导出装置,,所述的进煤装置、预热装置、入炉煤调节仓、入炉煤冷却装置、煤热解炭化装置、焦改质装置、干熄干熄装置、荒煤气导出装置一起集成在炉体上,其中,所述的煤热解炭化装置主要包括炭化室、外燃气加热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火道弓构成;所述的进煤装置,包括入炉煤粉输送器、入炉煤仓、煤粉分向器、煤粉分配室、入炉煤仓下料管、煤粉过滤器;所述的煤粉过滤器设置在入炉煤粉输送器上方,入炉煤粉输送器采用螺旋输送结构,设置在入炉煤仓上方,入炉煤仓底部中间设置凸起的煤粉分向器,将入炉煤仓底部分成若干个煤粉分配室,在煤粉分配室底部分别接有入炉煤仓下料管、入炉煤仓下料管上设置下料控制阀;所述的煤预热装置,安装在进煤装置下方,并位于煤热解炉的项部,包括有炉体、废气室、至少一条以上废气预热通道、预热器;炉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墙体、内层墙体形成废气室,中层墙体与外层墙体之间形成废气聚集环道,在废气聚集环道中设有废气主出口,废气预热通道穿过内、中层墙体将废气室与废气聚集环道连通,并将内层墙体与中层墙体之间分隔成若干个预热室,预热器分别置于各预热室中;废气室的底部设有热废气进入通道,燃烧后的热废气从热废气进入通道进入,通过废气预热通道进入废气聚集环道中,最后从废气聚集环道的废气主出口排出,燃烧后的热废气在排放过程中会对废气预热通道、内层墙体、内层墙体进行热传导;所述的入炉煤调节仓,设置在煤热解炉的炭化室上部并位于预热装置下部,包括小煤仓、煤仓上料位计、煤仓下料位计、小煤仓下料道、小煤仓下料阀,小煤仓上方接 预热装置的预热器,煤仓上、下料位计分别设在小煤仓的项部和底部,小煤仓下料道通过小煤仓下料阀接在小煤仓的底部,小煤仓下料道通向煤热解炉的炭化室;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空气进入通管、空气排出通管、空气进入环管、空气排出环管、空气进入支管、空气排出支管、冷却风道,其中,空气进入通管与空气进入环管,空气排出通管与空气排出环管相通;空气进入环管和空气排出环管分别设置在煤热解炉的炉体四周,空气进入环管和空气排出环管上分别接有空气进入支管和空气排出支管;空气进入支管接在冷却风道下方,空气排出支管接在冷却风道的上方,小煤仓下料道从冷却风道中穿过通向炭化室;所述的煤热解炭化装置和焦改质装置以及干熄焦装置在炉体上自上而下一体成形;所述的煤热解炭化装置设置在炉体中部,主要包括炭化室、外燃气加热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火道弓构成;炭化室位于火道弓上方由耐火导热材料内、外环墙构成一个环状空间,围绕在炭化室外墙环外周为外燃气加热装置,其中外燃气加热装置主要一组以上结构相同第一燃气加热器和第二燃气加热器及气体换向装置构成,炭化室内环墙环内为内燃烧加热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主要一组以上结构相同的第三燃气加热器和第四燃气加热器及熄焦废气加热器构成;所述的焦改质装置设置于炉体炉腔中位于火道弓上,包括炭化室的下部形成焦改质室、内燃烧加热装置的主内火道下部、下段副内火道,内燃烧加热装置的中心环墙围成中心通道的高温可燃废气进入通道的下部,中心环墙下部设有贯通高温可燃废气进入通道与主内火道、下段副内火道的可燃废气进入孔,所述的干熄装置设置煤热解炉腔中位于炭化室、焦改质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以及火道弓下方,包括高温熄焦室、低温熄焦室、熄焦桥弓、熄焦废气风机;所述的高温熄焦室设置在火道弓的下方,高温熄焦室的项部与高温可燃废气通道相通; 所述的熄焦桥弓设置在高温熄焦室与低温熄焦室之间包括桥弓、集风室、干熄风环道、干熄风管,至少一条以上的桥弓以高温熄焦室和低温熄焦室轴中心呈一定角度在干熄风环道中间隔成辐形布置,桥弓中部形成集风室,集风室为一个直经上大下小的倒锥台形腔室,集风室的项部设置有半球形风帽,集风室的下部开口朝向低温熄焦室;干熄风管设置在桥弓中,干熄风管一端通向集风室,另一端通向干熄风环道,干熄风环道通过进风管与熄焦废气风机相联;所述的低温熄焦室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出焦阀门;所述的荒煤气导出装置,包括荒煤气集中室、内导出通道,外导出通道、导出主通道,导出环道;所述的荒煤气集中室设置在煤热解炉的炭化室的项部与炭化室一体成形;所述的内导出通道设置火道隔墙中,内导出通道入口穿过炭化室的内环墙通向炭化室,内导出通道出口穿过内环墙通向炭化室项部的荒煤气集中室;所述的外导出通道设置炉体的外墙中,包括下外导出通道入口、上外导出通道入口,所述的下外导出通道入口、上外导出通道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