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模锻锤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2282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液模锻锤顶出装置,电液锤设备装配有上镶块模具和下镶块模具,是在下镶块模具下设有上顶料杆,上顶料杆下对应设有下顶料杆,下顶料杆对应设有顶出油缸,顶出油缸通过进出管道连接有液压站,液压站设置在电液锤设备旁边;液压站的进出管道上设有电磁阀。增加顶出装置后,工作时电磁阀打开供油液路,通过液压站不断向油缸供液加压,油液的压力将顶出活塞升起,从而带动顶料杆向上顶出工件;反之卸压原位,增加顶出装置后,锻件的拨模斜度上表中的斜度减为1-3度,大大减轻了锻件重量,具有明显的节材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液模锻锤顶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液锤、模锻锤等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电液模锻锤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电液锤由于其投资小、见效快、生产效率高、维修方便、节能效果显著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设备本没有顶出装置,致使电液锤上所生产的锻件由于拨模斜度过大,造成加工余量偏大,从而影响后续加工,并且所生产的锻件重量较其它锻造设备生产的锻件重量较重,材料消耗高而缺乏市场竟争力。通常电液锤常用的拨模斜度如下表所示锤上模锻模锻斜度数值表(GB/T12361-2003)Tm__>1-3 >3-4.5 >4.5-6.5 >6.5 5 7 101215~>1,5 Β I 5 丨 5I1012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减小拨模斜度,减少加工余量,减轻锻件重量,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竟争力,特提出电液模锻锤顶出装置。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电液模锻锤顶出装置,包括电液锤设备,电液锤设备装配有上镶块模具和下镶块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下镶块模具下设有上顶料杆,上顶料杆下对应设有下顶料杆,下顶料杆对应设有顶出油缸,顶出油缸通过进出管道连接有液压站, 液压站设置在电液锤设备旁边。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在液压站的进出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电液锤增加顶出装置后,工作时电磁阀打开供油液路,通过液压站不断向油缸供液加压,油液的压力将顶出活塞升起,从而带动顶料杆向上顶出工件;卸压时,电磁阀关闭供油液路、打开回油液路,油缸油液逐渐返回液压站油箱,顶出活塞随着油缸油液的逐渐减少而下降,带动顶料杆向下回到原位。增加顶出装置后,锻件的拨模斜度上表中的斜度减为1-3度,大大减轻了锻件重量,具有明显的节材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点的放大示意图。图中I是电液锤设备,2-1是上镶块模具,2-2下镶块模具,3是进出管道,3-1是电磁阀,4是液压站,5是上顶料杆,6是下顶料杆,7是顶出油缸,8是工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图I、2所示。电液模锻锤顶出装置,包括电液 锤设备1,电液锤设备I装配有上镶块模具2-1和下镶块模具2-2,在下镶块模具2-2下设有上顶料杆5,上顶料杆5下对应设有下顶料杆6, 下顶料杆6对应设有顶出油缸7,顶出油缸7通过进出管道3连接有液压站4,液压站4设置在电液锤设备I旁边。液压站4的进出管道3上设有电磁阀3-1。现有的设备增加了顶出装置后,锻件拨模斜度明显减少,能达到和其它较精密的锻造设备生产的锻件一样的拨模斜度,达到了减轻锻件重量,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液模锻锤顶出装置,包括电液锤设备,电液锤设备装配有上镶块模具和下镶块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下镶块模具下设有上顶料杆,上顶料杆下对应设有下顶料杆,下顶料杆对应设有顶出油缸,顶出油缸通过进出管道连接有液压站,液压站设置在电液锤设备旁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液模锻锤顶出装置,包括电液锤设备,电液锤设备装配有上镶块模具和下镶块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下镶块模具下设有上顶料杆,上顶料杆下对应设有下顶料杆,下顶料杆对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东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林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