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540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结构,包含:第一圆孔单元、第二圆孔单元、第一传输线以及第二传输线。第二圆孔单元相邻于第一圆孔单元。第一传输线具有第一螺旋状线段,从第一圆孔单元的中心延伸并超出第一圆孔单元的外周缘,并环绕第一圆孔单元的外周缘的一部分,直至第一圆孔单元与第二圆孔单元之间的间隔。第二传输线具有第二螺旋状线段,第二螺旋状线段对称于第一螺旋状线段。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可使信号经过焊垫时连接器的零件孔或贯通孔的瞬间阻抗保持连续,还可使信号在连接器上传输时不失真,信号传输的上升沿不会发生延时。从而提高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电路板结构,尤其涉及ー种印刷电路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印刷电路板中,贯通孔或零件孔的外围会有环形悍垫(Ring Pad)与抵抗焊垫(Anti Pad)。在高频环境下的电路中经过贯通孔或零件孔会产生对地的寄生电容,这样的寄生电容对电路产生的主要影响是延长高频信号的上升沿时间,降低信号的传输速度。在连接器或贯通孔或零件孔转换成寄生电容与寄生电感的等效模型中,寄生电容可以透过下列的公式(I)作近似的计算。 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结构包含 一第一圆孔单元; 一第二圆孔单元,与该第一圆孔单元相邻; 一第一传输线,该第一传输线具有一第一螺旋状线段,该第一螺旋状线段从该第一圆孔单元的中心延伸并超出该第一圆孔单元的外周缘,并环绕该第一圆孔单元的该外周缘的一部分,直至该第一圆孔单元与该第二圆孔单元之间的间隔;以及 一第二传输线,该第二传输线具有一第二螺旋状线段,该第二螺旋状线段对称于该第一螺旋状线段,该第二螺旋状线段从该第二圆孔单元的中心延伸并超出该第二圆孔单元的外周缘,并以相反于该第一螺旋状线段的环绕方向,环绕该第二圆孔单元的该外周缘的一部分,直至该第一圆孔单元与该第二圆孔单元之间的间隔。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旋状线段环绕该第一圆孔单元的该外周缘的四分之一到四分之三。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旋状线段环绕该第一圆孔单元的该外周缘的该部分时,该第一螺旋状线段与该第一圆孔单元的该外周缘相隔一距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旋状线段与该第一圆孔单元的该外周缘相隔的该距离至少为4mil。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旋状线段从该第一圆孔单元的中心延伸并超出该第一圆孔单元的该外周缘时为弧形的。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线接续环绕至该第一圆孔单元与该第二圆孔单元之间的间隔的部分,向该第一圆孔单元的中心方向侧弯,并直线延伸。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输线接续环绕至该第一圆孔单元与该第二圆孔单元之间的间隔的部分,向该第二圆孔单元的中心方向侧弯,并直线延伸,且平行于该第一传输线直线延伸的部分。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结构还包含 一第一抵抗焊垫,同轴并环绕该第一圆孔单元,该第一螺旋状线段在该第一抵抗焊垫的内周缘;以及 一第二抵抗焊垫,同轴并环绕该第二圆孔单元,该第二螺旋状线段在该第二抵抗焊垫的内周缘。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线与该第二传输线为差分线路。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圆孔单元及该第二圆孔单元为贯通孔或零件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结构,包含第一圆孔单元、第二圆孔单元、第一传输线以及第二传输线。第二圆孔单元相邻于第一圆孔单元。第一传输线具有第一螺旋状线段,从第一圆孔单元的中心延伸并超出第一圆孔单元的外周缘,并环绕第一圆孔单元的外周缘的一部分,直至第一圆孔单元与第二圆孔单元之间的间隔。第二传输线具有第二螺旋状线段,第二螺旋状线段对称于第一螺旋状线段。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可使信号经过焊垫时连接器的零件孔或贯通孔的瞬间阻抗保持连续,还可使信号在连接器上传输时不失真,信号传输的上升沿不会发生延时。从而提高产品的品质。文档编号H05K1/02GK102970815SQ20111025975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曹双林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结构包含:一第一圆孔单元;一第二圆孔单元,与该第一圆孔单元相邻;一第一传输线,该第一传输线具有一第一螺旋状线段,该第一螺旋状线段从该第一圆孔单元的中心延伸并超出该第一圆孔单元的外周缘,并环绕该第一圆孔单元的该外周缘的一部分,直至该第一圆孔单元与该第二圆孔单元之间的间隔;以及一第二传输线,该第二传输线具有一第二螺旋状线段,该第二螺旋状线段对称于该第一螺旋状线段,该第二螺旋状线段从该第二圆孔单元的中心延伸并超出该第二圆孔单元的外周缘,并以相反于该第一螺旋状线段的环绕方向,环绕该第二圆孔单元的该外周缘的一部分,直至该第一圆孔单元与该第二圆孔单元之间的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双林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