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光播放器日志本地存储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A、接收到用户指令后,Linux内核加载虚拟终端设备驱动程序,创建一个虚拟终端设备,通过虚拟控制台接收内核日志及应用程序日志并均写入到同一内核缓冲区中;B、接收到用户指令后,从所述内核缓冲区中读取日志信息并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到本地存储设备中。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内核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的同时获取,操作简单,无需借助专业工具就能获取到日志文件,能够有效帮助相关工程师了解蓝光播放器出现的问题和缺陷,从而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程序维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蓝光播放器日志本地存储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用户在使用蓝光播放器时,在播放某些特定的碟片或者连接某些品牌的功放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而相关工程师由于缺少这些碟片或者设备无法确认到现象进而难以解决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因此,用户提供一份发生错误时的日志文件给相关工程师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一般PC上安装的操作系统都会有自带的记录日志的程序,而在蓝光播放器等嵌 入式设备上面资源非常有限,系统要十分精简,通常不会自带这些程序。另一方面,蓝光播放器绝大部分功能都是由应用程序实现的,因此要将内核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按时间顺序完整地保存在同一文件中。但传统的日志记录程序只能分开保存内核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无法实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蓝光播放器不具日志记录功能以及传统的日志记录不能同时保存内核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的缺陷,提供一种蓝光播放器日志本地存储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蓝光播放器日志本地存储方法,所述蓝光播放器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A、接收到用户指令后,Linux内核加载虚拟终端设备驱动程序,创建一个虚拟终端设备,通过虚拟控制台接收内核日志及应用程序日志并均写入到同一内核缓冲区中;B、接收到用户指令后,从所述内核缓冲区中读取日志信息并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到本地存储设备中。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通过蓝光播放器的n操作界面进行操作产生的指令。步骤A中所述应用程序日志为实现蓝光播放器功能的应用程序,所述缓冲区采用循环缓冲区的方式。步骤B中所述本地存储设备为可与蓝光播放机连接的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硬件设备,通过本地存储设备存储日志文件可方便交给相关工程师。另一方面,构造一种蓝光播放器日志本地存储装置,所述蓝光播放器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设备,包括日志写入模块,用于接收到用户指令后,Linux内核加载虚拟终端设备驱动程序,创建一个虚拟终端设备,通过虚拟控制台接收内核日志及应用程序日志并均写入到同一内核缓冲区中;日志存储模块,用于接收到用户指令后,从所述内核缓冲区中读取日志信息并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到本地存储设备中。日志写入模块和日志存储模块中,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通过蓝光播放器的UI操作界面进行操作产生的指令。日志写入模块中所述应用程序日志为实现蓝光播放器功能的应用程序,所述缓冲区采用循环缓冲区的方式。日志存储模块中所述本地存储设备为可与蓝光播放机连接的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硬件设备。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蓝光播放器日志本地存储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基于Linux操作 系统的蓝光播放器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内核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的同时获取,操作简单,无需借助专业工具就能获取到日志文件,能够有效帮助相关工程师了解蓝光播放器出现的问题和缺陷,从而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蓝光播放器日志本地存储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蓝光播放器UI操作界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蓝光播放器日志本地存储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蓝光播放器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设备。如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蓝光播放器日志本地存储方法的流程图,包括100、接收到用户指令后,Linux内核加载虚拟终端设备驱动程序,创建一个虚拟终端设备,通过虚拟控制台接收内核日志及应用程序日志并均写入到同一内核缓冲区中;101、接收到用户指令后,从所述内核缓冲区中读取日志信息并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到本地存储设备中。步骤100和步骤101中,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通过蓝光播放器的UI操作界面进行操作产生的指令。步骤100中所述应用程序日志为实现蓝光播放器功能的应用程序,蓝光播放机是一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设备。所述缓冲区采用循环缓冲区的方式。步骤101中所述本地存储设备为可与蓝光播放机连接的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硬件设备,如U盘等。通过本地存储设备存储日志文件可方便交给相关工程师。当用户需要将日志信息本地存储时,通过播放器的UI操作开启此功能,内核加载虚拟终端驱动程序,创建一个虚拟终端设备并在内核中分配一块缓冲区。当内核打印日志时,虚拟控制台会接收到该消息并写入缓冲区。同时,如果应用程序打印日志,则将应用程序的标准输出Stdout重定向到虚拟终端设备,日志信息被写入缓冲区。缓冲区的大小可以指定,例如,在使用时,可指定缓冲区的大小为2M。缓冲区采用循环缓冲区的方式,写完缓冲区的末尾的存储单元后指针指向该存储单元的首地址,即当日志信息超过缓冲区的大小后,最先写入的信息就会被清除掉保证新的日志会被写入。由于蓝光播放器程序出现错误时,日志信息就会停止,所以能够反应发生错误时的日志信息总是在最后才被写入,不会被覆盖。所以保存的日志信息能够反应发生错误时的情况。最后用户再通过嵌入式的UI界面进行操作从该设备中读取日志信息并以文件形式保存到本地存储设备中,提供给相关工程师。 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蓝光播放器设置菜单的界面图即UI操作界面。在蓝光播放器的设置菜单200中提供相应选项来使用户开启或关闭日志记录和保存日志文件到存储设备的功能。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所述选项设置为隐藏,用户输入特定密码就会弹出界面202。界面202可供用户开启或关闭日志记录和保存日志文件到存储设备,图2中界面202显示的是正在保存日志文件到本地存储设备时的情况。图2中201为其他常规设计的设置选项。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蓝光播放器日志本地存储装置结构图,包括日志写入模块300,用于接收到用户指令后,Linux内核加载虚拟终端设备驱动程序,创建一个虚拟终端设备,通过虚拟控制台接收内核日志及应用程序日志并均写入到同一内核缓冲区中;日志存储模块301,用于接收到用户指令后,从所述内核缓冲区中读取日志信息并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到本地存储设备中。日志写入模块300和日志存储模块301中,所述用户指令是用户通过蓝光播放器的UI操作界面进行操作产生的指令。日志写入模块300中所述应用程序日志为实现蓝光播放器功能的应用程序,所述缓冲区采用循环缓冲区的方式。日志存储模块301中所述本地存储设备为可与蓝光播放机连接的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硬件设备。应理解,上述各个装置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对应,此处不再详细描述。应理解的是,该专利技术虽然是基于蓝光播放器产品实现的,但只需对其进行少量改动,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设备,使得用户无需借助专业工具就能获取到日志文件并反馈给工程师,能有效帮助解决产品中出现的难以复制到的问题,使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蓝光播放器日志本地存储方法,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蓝光播放器日志本地存储方法,所述蓝光播放器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A、接收到用户指令后,Linux内核加载虚拟终端设备驱动程序,创建一个虚拟终端设备,通过虚拟控制台接收内核日志及应用程序日志并均写入到同一内核缓冲区中;B、接收到用户指令后,从所述内核缓冲区中读取日志信息并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到本地存储设备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