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镜像治疗箱。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后75%的患者将遗留肢体功能障碍。除脑损伤本身造成的肢体瘫痪外,肩痛、肩手综合征、痉挛等并发症也会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上肢功能尤其重要,因为上肢功能与患者的ADL密切相关,上肢功能恢复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复归。目前对于上肢和下肢功能训练多采用易化技术辅以理疗,往往由于手部和腿部的疼痛和肩手综合征引起的手部浮肿影响患者的功能训练。镜像疗法镜像疗法又称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由Ramachandran于1992年提出,最初用于减轻截肢后幻肢痛,后来也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训练。该疗法利用一种叫做“镜盒”的装置进行治疗。镜盒装置有多种不同的设计,但其原理相同,即在患者面前沿正中矢状面放置一块镜子。训练偏瘫手功能时患者将双手置于镜子的两侧,健手在反光面侧,身体稍偏向健侧以便能看清镜面上反射的健手镜像,患手被镜子挡住不进入患者视野。治疗时嘱患者控制双手同时做同样的动作,此时健手可完成而患手不能完成,让患者尽可能多地活动患手并将看到的健手镜像想象成自己的患手,利用“幻象”提供的视觉反馈让大脑误以为在同时控制双手,从而激活支配患手运动的神经元,促进脑功能重组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训练,减轻截肢后幻肢痛,后来也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训练。现有技术的镜像治疗箱构造较为单一:1、镜像高度不可调节,2、环境模拟过于简单,3、镜片角度不可调节,4、多个镜片对多半存在认知障碍的病人冲击力较大,基于以上的弊端,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像治疗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基座(2),所述基座(2)上表面设有滑轨(3),所述滑轨(3)上设有滑块(4),所述滑块(4)底端设有滚轮(6),所述滑块(4)顶端通过连接法兰与液压伸缩杆(7)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7)外面套有连接套(5),所述液压伸缩杆(7)顶端与调节球(8)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球(8)上面设有镜框(9),所述镜框(9)通过四角的卡扣(10)与镜片(1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像治疗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基座(2),所述基座(2)上表面设有滑轨(3),所述滑轨(3)上设有滑块(4),所述滑块(4)底端设有滚轮(6),所述滑块(4)顶端通过连接法兰与液压伸缩杆(7)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7)外面套有连接套(5),所述液压伸缩杆(7)顶端与调节球(8)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球(8)上面设有镜框(9),所述镜框(9)通过四角的卡扣(10)与镜片(11)固定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寄婧,陈英,徐弢,时斌,郭建鹏,张艳琴,李喜涛,孙勃,侯娟,董春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