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回编织方法及针织物技术

技术编号:841051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回编织方法及针织物,所述折回编织方法能够使折回的次数多于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方法,且在折回端部的位置难以空出孔。沿钩挂于针床的基底线圈列(1)的纵行方向接续,进行由编织宽度比基底线圈列(1)短的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此时,在编织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29)时及编织返路编织的始端线圈(31)时的至少一方进行放针,使通过该放针形成的放针线圈(4)与相比该放针线圈(4)位于往路编织的形成方向侧的线圈即折返点线圈(5)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行由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的折回编织方法、及具有通过该折回编织方法编织的部位的针织物。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使用横机的针织物的编织中,存在如下情况沿钩挂于针床的基底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进行由编织宽度比基底线圈列窄的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例如可列举出在由图I所示的前身片20和后身片30构成的针织品100中,将折回编织适用于形成作为领孔的领口部41。在最一般的折回编织中,在从往路编织向返路编织转移时,为了避免在作为折回端部的位置在针织物上产生孔而进行集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但是,在使用了该集圈的折回编织方法中,进行折回编织的次数增多时,编织变得困难,因此可进行折回编织的次数存在极限。这是由于,被集圈后的部分阻碍通过折回编织新编织的针织物部向齿口的下方下降。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如下的折回编织方法在进行由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时,使将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和返路编织的始端线圈连接的针织纱缠绕于基底线圈列的线圈的根部(参照专利文献2)。由于在该折回编织方法中不使用集圈,因此能够使折回的次数对于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方法。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6-111996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02009/147815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折回编织方法中,使用比适当的支细的针织纱编织针织物时,有时在针织物的折回端部的位置看到空出孔的情况。另外,根据构成针织物的编织组织的种类,也存在在针织物的折回端部的位置看到空出孔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创立,其目的之一是提供能够使折回的次数多于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方法且在折回端部的位置难以空出孔的折回编织方法、及具有使用该折回编织方法编织的部位的针织物。本专利技术折回编织方法,是使用横机,沿钩挂于针床的基底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而进行由编织宽度比基底线圈列短的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的折回编织方法,所述横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该本专利技术折回编织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编织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时及编织返路编织的始端线圈时的至少一方进行放针,使通过该放针形成的放针线圈与相比该放针线圈位于往路编织的形成方向侧的线圈即折返点线圈重叠。上述“放针”是指如下编织使钩挂于前后一方的针床的现有的线圈向对置的另一方的针床移圈,并沿该进行移圈的现有的线圈的纵行方向接续而形成新线圈,由此增加线圈的数量(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2604653号公报)。本说明书中,将进行放针而从一方的针床移圈到另一方的针床的现有的线圈称为“放针线圈”。另外,本专利技术折回编织方法中的“折返点线圈”,存在基底线圈列的线圈的情况,也存在通过往路编织编织的线圈的情况。例如在后述的实施方式I的图2的S3、S4中,将基底线圈列I的线圈(前针床FB的织针E的线圈)作为折返点线圈5,使放针线圈4与该折返点线圈5重叠。另外,在图2的S6、S7中,将通过往路编织编织的线圈(在S5中形成于FB的织针D的线圈)作为折返点线圈5,使放针线圈4与该折返点线圈5重叠。作为本专利技术折回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可列举出如下方式在编织返路编织的始端线圈时进行放针,在编织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时不进行放针。 作为本专利技术折回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可列举出如下方式进行折回编织的部位是针织品的领口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针织物是具有折回编织部的针织物,所述折回编织部具备沿基底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而形成的往路编织线圈列和沿该往路编织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而形成的返路编织线圈列,且本专利技术针织物是使用横机编织的针织物,所述横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该本专利技术针织物的特征在于,往路编织线圈列的终端线圈及返路编织线圈列的始端线圈的至少一方通过放针而形成,通过该放针形成的放针线圈与相比该放针线圈位于所述往路编织线圈列的形成方向侧的线圈即折返点线圈重叠。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折回编织方法中,在往路编织的终端或返路编织的始端进行放针,取代现有折回编织的集圈而使用通过该放针形成的放针线圈。如上所述,放针是使钩挂于针床的现有的线圈向对置的针床移圈,并形成与该现有的线圈接续的新线圈的过程,作为放针线圈的现有的线圈钩挂于针床,但能够在放针线圈(现有的线圈)和与其接续的新线圈之间确保能移动的充分的纱线长度,因此即使在从往路编织向返路编织转移的部分使该放针线圈与折返点线圈重叠,放针线圈也难以阻碍折回编织。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折回编织方法,能够使折回编织的次数多于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折回编织方法,能够编织在从往路编织向返路编织转移的折回端部难以开出孔的本专利技术针织物。在本专利技术针织物中在折回端部难以开出孔是由于,构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纱配置成填补折回端部的间隙(参照后述的实施方式I的图3)。另外,通过仅在本专利技术折回编织方法的返路编织中进行放针,能够提高从往路编织向返路编织转移的部分的美观。附图说明图I是具有折回编织部的针织品的整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I的折回编织的编织工序图。图3是根据实施方式I的编织工序编织成的折回编织部的线圈图。标号说明100针织品(针织物)20前身片30后身片40衣领部41领口部50衣领部的下端的位置10折回编织部I基底线圈列2往路编织线圈列29终端线圈28线圈3返路编织线圈列31始端线圈4放针线圈 5折返点线圈6重叠线圈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图I 3说明应用本专利技术折回编织方法编织图I所示的针织品100的领口部41的例子。编织所使用的横机设为两针床横机,其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置的前后一对针床,后针床能够左右横移,且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使线圈移圈。当然,编织所使用的横机可以是具备移圈专用的针床的两针床横机,也可以是四针床横机。<实施方式1>图I所示的针织品100是具备前身片20和后身片30的筒状针织物,在作为领孔的领口部41形成有衣领部40。在编织该针织品100时,首先,编织前身片20和后身片30直到衣领部40的下端的位置50。并且,通过C字状的折回编织而编织前身片20和后身片30,并形成领口部41的轮廓,最后与构成领口部41的线圈连续而编织衣领部40。在该领口部41的轮廓的形成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折回编织。图2是用于编织图I的前身片20右侧(附图上为左侧)的领口部41的编织工序图。在该图2的左栏记载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在右栏记载的带有“K”的左右方向的箭头表不与给纱口的移动一起进行编织,斜方向的箭头表不移圈的方向。另外,表不实际的编织状态的中栏的〇表不钩挂于针床(如针床FB、后针床BB)的线圈, 表不在各编织工序中编织的线圈,▼表示给纱口。此外,图2中,为了说明方便,以在各线圈间未设置空针的总针编织进行说明,但实际上利用在各线圈间设置了空针的抽针编织来编织图I的针织品100。这是由于,该针织品100的后身片30钩挂于BB,因此需要用于移圈的空针。图2的SI中,示出了在FB的织针A F上钩挂有构成前身片20的线圈列(基底线圈列)的状态。该状态是图I所示的针织品100上的衣领部40的下端的位置50已编织结束的状态。从该SI的状态开始,为了形成领口部41,进行由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首先,在S2中,使给纱口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回编织方法,是使用横机,沿钩挂于针床的基底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而进行由编织宽度比所述基底线圈列短的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的折回编织方法,所述横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其特征在于,在编织所述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时及编织所述返路编织的始端线圈时的至少一方进行放针,使通过该放针形成的放针线圈与相比该放针线圈位于所述往路编织的形成方向侧的线圈即折返点线圈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一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