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944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氯乙烯板材技术领域。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且原料总重量份数为100份:聚氯乙烯树脂粉20~50;偶联剂1~4;稳定剂2~5;丙烯酸烷基酯类加工改性剂1~15;填充剂1~15;润滑剂1~4;发泡剂1~4;增韧剂1~8;木粉30~50;补强剂5~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板材堆积密度≤700kg/m3,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抑烟性,同时硬度高,木质感强;与原木一样,具有可钉、可钻、可刨、可粘等性能,表面光滑细腻,且耐水、耐腐蚀、防火、防霉、不被虫蛀、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氯乙烯板材

技术介绍
木塑复合材料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通常利用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与超过30%以上的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木塑已经进入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录”,处于“新材料”之列。而国家将会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等方面助力绿色经济,同时加强政府采购中的循环再生产品的比重。主要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等行业。现有技术中的木塑板材常常因为硬度不佳,影响了它的使用。一般情况下,随着板材硬度的增加,密度也会相应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具有硬度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且原料总重量份数为100份:所述的聚氯乙烯树脂粉的聚合度为600~1100,优选600~800。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或铝酸酯偶联剂。所述的稳定剂为复合铅类稳定剂、钙锌类稳定剂或有机锡稳定剂。所述的丙烯酸烷基酯类加工改性剂为ACR加工改性剂。所述的填充剂为活化或非活化的轻质或重质碳酸钙、滑石粉、煅烧陶土或硫酸钡。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酯、硬脂酸醇化合物、硬脂酸酰胺类、脂肪酸金属皂类、聚乙烯蜡、石蜡或氧化聚乙烯。所述的发泡剂为黄发泡剂和白发泡剂,两者质量比为1:1~1:5,黄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异丁晴、亚硝基类发泡剂或酰肼类发泡剂;白发泡剂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碳酸铵或叠氮化合物。所述的增韧剂为氯化聚乙烯、丙烯酸烷基酯或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所述的木粉的粒度为20~80目。所述的补强剂为改性超细二氧化硅或改性纳米碳酸钙。改性超细二氧化硅为气相法生产,且采用钛酸酯偶联剂或铝酸酯偶联剂按照常规工艺进行表面处理,粒度2500目,纳米碳酸钙粒度介于0.01~0.1μm之间,并且采用钛酸酯偶联剂或铝酸酯偶联剂按照常规工艺进行表面处理。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配方量的原料加入高速混合机中,通过油夹套加热和自摩擦加热至105~120℃,放入冷混中,当物料冷却至50℃以下时放入贮料仓中,经弹簧上料机靠料位计自控上料,该贮料仓混合料进入80/156锥形双螺杆进行挤出加工,螺杆油温控制在80~120℃之间,螺筒温度控温在130~190℃之间,熔融物料经螺杆进入合流芯分流至衣架式发泡模具,合流芯温度在130~160℃之间,模具温度在150~180℃之间,模唇温度通过模温机导热油控温在130~160℃之间,熔融物料离模后发泡膨胀同时进入定型模板,经冷却定型进入修边装置来控制宽度,然后进入自动切割机按标准长度自动切割为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聚氯乙烯木塑板材的堆积密度≤530kg/m3,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抑烟性,同时硬度高,木质感强;具有可钉、可钻、可刨、可粘的性能,表面光滑细腻,且耐水、耐腐蚀、防火、防霉、不被虫蛀、无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配方如下:50重量份聚合度为1000的聚氯乙烯树脂粉,1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2重量份的复合铅类稳定剂,5重量份的ACR加工改性剂,2重量份的活化重质碳酸钙,1重量份的聚乙烯蜡,0.4重量份的偶氮二甲酰胺,0.6重量份的碳酸氢钠,1重量份的氯化聚乙烯,30重量份40目的木粉,7重量份纳米碳酸钙,总重量份为100份。所述的聚氯乙烯木塑板材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配方量的上述原料加入高速混合机中,通过油夹套加热和自摩擦加热至110℃,放入冷混中,当物料冷却至50℃时放入贮料仓中,经弹簧上料机靠料位计自控上料,该贮料仓混合料进入80/156锥形双螺杆进行挤出加工,控制螺杆转速17转/分,螺杆油温控制在95℃,螺筒温度控温180℃、175℃、170℃、160℃,熔融物料经螺杆进入合流芯分流至专用衣架式发泡模具,合流芯温度在130℃之间,模具温度在170℃之间,模唇温度通过模温机导热油控温在140℃之间,熔融物料离模后发泡膨胀同时进入定型模板,经冷却定型进入修边装置来控制宽度,然后进入自动切割机按标准长度自动切割为成品。本实施例制备出的产品为15mm的板材,密度为524kg/m3,板材硬度(邵氏硬度)D=75。实施例2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配方如下:30重量份聚合度为700的聚氯乙烯树脂粉,1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3重量份的复合铅类稳定剂,6重量份的ACR加工改性剂,4重量份的活化重质碳酸钙,2重量份的聚乙烯蜡,0.4重量份的偶氮二甲酰胺,0.6重量份的碳酸氢钠,5重量份的氯化聚乙烯,42重量份40目的木粉,6重量份纳米碳酸钙,总重量份为100份。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本实施例制备出的产品为15mm的板材,密度为500kg/m3,板材硬度(邵氏硬度)D=69。实施例3所述的聚氯乙烯木塑板材配方如下:33重量份聚合度为700的聚氯乙烯树脂粉,2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5重量份的复合铅类稳定剂,8重量份的ACR加工改性剂,6重量份的活化重质碳酸钙,1重量份的聚乙烯蜡,0.4重量份的偶氮二甲酰胺,0.6重量份的碳酸氢钠,6重量份的氯化聚乙烯,30重量份40目的木粉,8重量份改性超细二氧化硅,总重量份为100份。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本实施例制备出的产品为15mm的板材,密度为510kg/m3,板材硬度(邵氏硬度)D=70。实施例4所述的聚氯乙烯木塑板材配方如下:25重量份聚合度为700的聚氯乙烯树脂粉,1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4重量份的复合铅类稳定剂,10重量份的ACR加工改性剂,10重量份的滑石粉,1重量份的聚乙烯蜡,0.4重量份的偶氮二甲酰胺,0.6重量份的碳酸氢钠,2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36重量份40目的木粉,10重量份改性超细二氧化硅,总重量份为100份。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本实施例制备出的产品为15mm的板材,所得板材密度为515kg/m3,板材硬度(邵氏硬度)D=68。对比例1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配方如下:50重量份聚合度为1000的聚氯乙烯树脂粉,1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2重量份的复合铅类稳定剂,5重量份的ACR加工改性剂,2重量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且原料总重量份数为100份:FDA000025410246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且原料总重量份
数为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氯乙烯树脂粉的聚
合度为600~1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钛酸酯偶联剂或铝酸酯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为复合铅类稳
定剂、钙锌类稳定剂或有机锡稳定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烷基酯类加工
改性剂为ACR加工改性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剂为活化或非活
化的轻质或重质碳酸钙、滑石粉、煅烧陶土或硫酸钡;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酯、
硬脂酸醇化合物、硬脂酸酰胺类、脂肪酸金属皂类、聚乙烯蜡、石蜡或氧化聚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为黄发泡剂和
白发泡剂,两者质量比为1:1~1:5,黄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异丁晴、亚硝基类发
泡剂或酰肼类发泡剂;白发泡剂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碳酸铵或叠氮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木塑建筑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伟周学卫孙锋王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拓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