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三氯蔗糖-6-乙酸酯的氯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9106 阅读:5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11
工业生产三氯蔗糖-6-乙酸酯的氯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a)向30℃以下的有机溶剂中加入氯化亚砜形成混合液,有机溶剂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3.5-4.6:1;(b)向混合液中滴加含水量为0.2%~0.8%的蔗糖-6-乙酸酯,搅拌,加入的蔗糖-6-乙酸酯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7~9;(c)然后用6~7小时缓慢升温至110~113℃,待反应结束,经中和、脱溶剂、加水脱色、结晶处理得到三氯蔗糖-6-乙酸酯粗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含水蔗糖-6-乙酸酯进行氯化,并且一次性加入氯化亚砜,无需降温,加快了工艺进程,降低了能耗。所采用的溶剂,更有利于氯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产物二氧化硫等的释放,有利于促进反应收率的提高,减少了其它盐类的产生,减少了分离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氯蔗糖-6-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工业化生产三氯蔗糖关键中间体三氯蔗糖-6-乙酸酯的氯化方法。
技术介绍
三氯蔗糖(sucralose)是氯代蔗糖的一种,是新型的甜味剂。它的甜度为蔗糖的650倍,不参与人体代谢,安全性高,对抗酸水解能力强,口味在所有甜味剂中最接近蔗糖,这些优点使它成为市场优选的产品。三氯蔗糖-6-乙酸酯是三氯蔗糖生产过程的关键中间体,由蔗糖-6-乙酸酯与氯化试剂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制得。文献报道的氯化试剂通常有两类一是vilsmeier氯化试剂(USP 4980463),另一类是氯化亚砜/卩比唳氯代烃三元氯化系统(USP 5136031)。国内大多数三氯蔗糖生产企业都采用第一类的vilsmeier氯化试剂作为氯化反应原料。vilsmeier试剂与鹿糖-6-乙酸酯的反应自Mufti (USP 4380476)报道以来,国内外均不断有改进的专利报道。CN 101619083提出了一种新的氯化工艺,以甲苯或三氯乙烷等作为氯化溶剂主体,DMF用量降低到接近vilsmeier试剂的理论量。这种工艺消耗DMF少,溶剂回收比较容易,同时,降低了氯化时产生的氯化氢的溶解度,减少了副反应,因此是一种比较优越的工艺。但是,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该工艺存在了一些弊端。首先该工艺使用的糖浆是干固糖浆,氯化时必须先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均质,这不但对生产工艺设备要求较高,而且大大增加了原料成本及溶剂回收工作量。其次,氯化前滴加氯化亚砜和糖浆都需低温,这不但延长了工艺进程,对设备也要求较高,而且增加了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减少有机溶剂的加入量、成本低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括如下步骤 Ca)向30°C以下的有机溶剂中加入氯化亚砜形成混合液,有机溶剂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 3. 5-4. 6:1 ; (b)向混合液中滴加含水量为0.290). 8%的蔗糖-6-乙酸酯,搅拌,加入的蔗糖-6-乙酸酯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7、; (c)然后用6 7小时缓慢升温至11(T113°C,待反应结束,经中和、脱溶剂、加水脱色、结晶处理得到二氯鹿糖-6-乙酸酯粗品; 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三氯甲烷、三氯乙烷或三氯甲烷与三氯乙烷任意比例混合。步骤(c)中的升温过程如下先用I小时升温至80_85°C,并在8(T90°C条件下保温1-1. I小时;再用1-1. I小时升温至98—100。。,并在100- 105 °C条件下保温1-1. I小时;然后用1-1. I小时小时升温至110-111。。,并在11(T113°C条件下保温1-1. I小时。上述蔗糖-6-乙酸酯的含水量为0. 390). 5%。本专利技术将反应结束后得到的蔗糖-6-乙酸酯直接浓缩至一定浓度,不需要在进行干燥,就可以直接加入到氯化亚砜和有机溶剂形成的混合液中进行下一步的氯化;避免了其它报道中的要先补加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溶解、均质后在加入有机溶剂中;降低了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同时也减少了操作步骤。本专利技术整个氯化过程中只需一次性加入氯化亚砜,并且加入蔗糖-6-乙酸酯时无需降温,减少了工艺步骤,加快了工艺进程,降低了能耗。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溶剂为三氯乙烷和/或三氯甲烷,成分比较单一,更有利于氯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产物二氧化硫等的释放,有利于增加氯化反应的转化率,促进反应收率的提高,同时降低了三氯乙烷和/或三氯甲烷的回收难度,减少了其它盐类的产生,减少了后期的分离负担。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蔗糖-6-乙酸酯只要满足含水量为0. 290). 8%即可,采用何种方法制备得到都可以。 实施例中使用到的蔗糖-6-乙酸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往0. 2mol蔗糖中加入280mlDMF,升温至85_90°C溶解,随后降温至24_26°C,加入34ml原乙酸三甲酯和0. 4g对甲苯磺酸,保温反应3. 5小时;接着加入8ml /K,反应0. 5小时,最后加入8ml叔丁胺反应80分钟。反应结束后,进行减压浓缩,直至浓缩液含水达到0. 8%以下。实施例I 向30°C以下,600mL (6. 454mol)三氯乙烷中加入211g (I. 7735mol)氯化亚砜,然后滴加0. 2mol的蔗糖-6-乙酸酯(含水0. 8%),滴加结束后保温搅拌0. 5小时,开始升温,I小时升温至80°C,并在8(T90°C条件下保温I小时;再用I小时升温至100°C,并在100- 105°C条件下保温I小时;再用I小时升温至110°C,并在11(T113°C条件下保温I小时;反应结束,经中和、脱溶剂、脱色、结晶等处理得到三氯蔗糖-6-乙酸酯粗产品45g,收率为30%。实施例2 向25°C以下,600mL (6. 454mol)三氯乙烷中加入211g (I. 7735mol)氯化亚砜,然后滴加0. 2mol的蔗糖-6-乙酸酯(含水0. 5%),滴加结束后保温搅拌0. 5小时,开始升温,I小时升温至85°C,并在85 90°C条件下保温I. I小时;再用I小时升温至102°C,并在102 105°C条件下保温I. I小时;再用I小时升温至110°C,并在11(T113°C条件下保温I. I小时;反应结束,经中和、脱溶剂、脱色、结晶等处理得到三氯蔗糖-6-乙酸酯粗产品50g,收率为34%。实施例3 向25°C以下,600mL(6. 454mol)三氯乙烷中加入211g( I. 7735mol)氯化亚砜,然后滴加0. 2mol的蔗糖-6-乙酸酯(含水0. 3%),滴加结束后保温搅拌0. 5小时,开始升温,I. I小时升温至88°C,并在88 90°C条件下保温I小时;再用I. I小时升温至100°C,并在10(Tl05°C条件下保温I小时;再用I. I小时升温至110°C,并在11(T113°C条件下保温I小时;反应结束,经中和、脱溶剂、脱色、结晶等处理得到三氯蔗糖-6-乙酸酯粗产品52g,收率为35. 46%。实施例4 向30°C以下,600mL (6. 454mol)三氯乙烷中加入211g (I. 7735mol)氯化亚砜,然后滴加0. 2mol的蔗糖-6-乙酸酯(含水0. 2%),滴加结束后保温搅拌0. 5小时,开始升温,I小时升温至80°C,并在8(T90°C条件下保温I小时;再用I. I小时升温至100°C,并在10(Tl05°C条件下保温I小时;再用I小时升温至110°C,并在11(T113°C条件下保温I. I小时;反应结束,经中和、脱溶剂、脱色、结晶等处理得到三氯蔗糖-6-乙酸酯粗产品53g,收率为36. 14%。实施例5 向30°C以下,600mL (6. 454mol)三氯乙烷中加入178. 5g (I. 5mol)氯化亚砜,然后滴加0. 2mol蔗糖-6-乙酸酯(含水0. 2%),滴加结束后保温搅拌0. 5小时,开始升温,I小时升温至80°C,并在8(T90°C条件下保温I小时;再用I小时升温至100°C,并在10(Tl05°C条件下保温I小时;再用I小时升温至110°C,并在11(T113°C条件下保温I小时;反应结束,经中和、脱溶剂、脱色、结晶等处理得到三氯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生产三氯蔗糖?6?乙酸酯的氯化方法,其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向30℃以下的有机溶剂中加入氯化亚砜形成混合液,有机溶剂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3.5?4.6:1;(b)?向混合液中滴加含水量为0.2%~0.8%的蔗糖?6?乙酸酯,搅拌,加入的蔗糖?6?乙酸酯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7~9;(c)然后用6~7小时缓慢升温至110~113℃,待反应结束,经中和、脱溶剂、加水脱色、结晶处理得到三氯蔗糖?6?乙酸酯粗品;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三氯甲烷、三氯乙烷或三氯甲烷与三氯乙烷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红辉蒋朝明刘华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