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复合粉煤灰的生产工艺,涉及一种建筑辅助用料,该生产工艺由以下步骤组成:a)取攀枝花粉煤灰;b)将黄磷渣30%?、炉渣10%?、攀枝花粉煤灰40%?微量元素渣20%按比例混合,所述比例为重量百分比;c)磨细;d)得复合1级粉煤灰。与现有的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护的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复合粉煤灰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复合1级粉煤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生产中,需水量比低、含水量和烧失量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辅助用料,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复合粉煤灰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称为粉煤灰。粉煤灰的燃烧过程煤粉在炉膛中呈悬浮状态燃烧,燃煤中的绝大部分可燃物都能在炉内烧尽,而煤粉中的不燃物(主要为灰分)大量混杂在高温烟气中。这些不燃物因受到高温作用而部分熔融,同时由于其表面张力的 作用,形成大量细小的球形颗粒。在锅炉尾部引风机的抽气作用下,含有大量灰分的烟气流向炉尾。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一部分熔融的细粒因受到一定程度的急冷呈玻璃体状态,从而具有较高的潜在活性。在引风机将烟气排入大气之前,上述这些细小的球形颗粒,经过除尘器,被分离、收集,即为粉煤灰。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但是经过合理的综合利用就全变废为宝,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节约了大量的水泥和细骨料;减少了用水量;改善了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减少了混凝土的徐变;减少水化热、热能膨胀性;提高混凝土抗渗能力;增加混凝土的修饰性。粉煤灰治理的指导思想已从过去的单纯环境角度转变为综合治理、资源化利用;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途径以从过去的路基、填方、混凝土掺和料、土壤改造等方面的应用外,发展到目前的在水泥原料、水泥混合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制品、高级填料等高级化利用途径。但是,直接将粉煤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其需水量比为110、细度为45微米方孔筛50. 5和烧失量LOSS为10. 0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复合粉煤灰的生产工艺,该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复合粉煤灰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复合I级粉煤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生产中,需水量比低、含水量和烧失量均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复合粉煤灰的生产工艺,该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复合粉煤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取攀枝花粉煤灰; b)将黄磷渣30%、炉渣10% 、攀枝花粉煤灰40%微量元素渣20%按比例混合,所述比例为重量百分比; c)磨细; d)得复合I级粉煤灰;所述攀枝花粉煤灰由飞灰和炉底灰组成,组成重量比为飞灰炉底灰=80 90 10 20 ;所述飞灰含有 SiO2、Al2O3' Fe2O3' LOSS、MgO 和 SO3,所述 SiO2 =Al2O3 Fe203 L0SS MgO :S03 重量比为 47. 31-50. 00 :19. 72-22. 00 : 5. 00-6. 00 10. 00-18. 00 3. 34-4. 96 I.12-2. 50,所述飞灰O. 045微米方孔筛细度10. 4-24. 00、含水量O. 6-1. O、需水比115-120 ;所述炉底灰含有 Si02、Al2O3' Fe203、MgO 和 SO3,所述 SiO2 =Al2O3 Fe203 L0SS MgO =SO3 重量比为 46. 41-57. 21 :19. 00-22. 00 :5. 32-6. 00 :7. 0-16. 91 :3. 34-4. 96 :0. 56-1. O,所述炉底灰O. 045微米方孔筛细度80左右、需水比108左右; 所述微量元素渣为冶炼渣、碱性工业废水、氧化钙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出的复合I级粉煤灰,其细度均匀,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生产中,需水量比为92-94、含水量O. 5-1. O、烧 失量为3. 00-5. 00,强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5-15MPa ;混凝土的均匀性为以g/cm3计,普通骨料(2. 6g/cm3)、轻骨料(O. 9g/cm3)和重骨料(4. 0g/cm3)与之混合后,因比重的差别,要达到要求,较难控制,但加入I级复合粉煤灰后能较好的解决这难题。因砂率的大小、胶凝材料、水、骨料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混凝土的保水性差,混凝土分层,不保水造成工作性差,加入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出的复合I级粉煤灰后能较好的解决。因施工场地和各种原料的原因造成混凝土分层、不保水,给施工和工程质量带来困难,但加入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出的复合I级粉煤灰后能大大提高保水性。名词术语解释 本专利技术中黄磷渣为黄磷渣是工业生产中通过磷矿石、硅石、焦炭电炉升华(约1400 °C)制取黄磷时得到的以硅酸钙为主的工业废渣。本专利技术中炉渣为煤在燃烧时从层燃炉以及室燃炉底部排出的废渣。本专利技术中冶炼渣为冶炼铁时排出的废渣。本专利技术中氧化钙渣为生产海锦钛时排出的工业废渣。本专利技术中LOSS :即烧失量,是指样品中各种化学反应在重量上增加和减少的代数和。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取100公斤攀枝花粉煤灰,然后取黄磷渣、炉渣和微量元素渣混合(黄磷渣炉渣攀枝花粉煤灰微量元素渣重量比为30 10 40 :20)。将混合物磨细至细度为45微米方孔筛7-12,磨细时间为15分钟,得复合I级粉煤灰94公斤。实施例I中,攀枝花粉煤灰由飞灰和炉底灰组成,组成重量比为飞灰炉底灰=80 90 :10 20 ;所述飞灰含有 SiO2、Al2O3' Fe2O3' LOSS、MgO 和 SO3,所述 SiO2 =Al2O3 Fe2O3 L0SS MgO :S03 重量比为 47. 31-50. 00 19. 72-22. 00 5. 00-6. 00 10. 00-18. 00 3. 34-4. 96 1. 12-2. 50,所述飞灰O. 045微米方孔筛细度10. 4-24. 00、含水量O. 6-1. 50、需水比 115-120 ;所述炉底灰含有 Si02、Al2O3'Fe203、LOSS、MgO 和 SO3,所述 SiO2 =Al2O3 Fe203 LOSS Mg0 S03 重量比为 46. 41-57. 21 :19. 00-22. 00 :5. 32-6. 00 :7. 0-16. 91 :3. 34-4. 96 0.56-1. 50,所述炉底灰0. 045微米方孔筛细度80左右、需水比108左右;实施例I中,微量元素渣为冶炼渣、碱性工业废水、氧化钙渣。将实施例I中所得的复合I级粉煤灰用GB/1596-200标准进行检测,需水量比用水泥胶砂搅拌机和流动度测仪检测;细度用物料细度负压筛析仪检测;烧失量用能恒温950-1000°C的马沸炉检测;含水量用能恒温105±5°C的烘箱检测;三氧化硫用能恒温800°C的马沸炉检测;流离氧化钙用试液检测;安定性用雷氏夹检测,强度活性指数用水泥抗折机和水抗压机检测。检测得其性能参数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复合粉煤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复合粉煤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取攀枝花粉煤灰; b)将黄磷渣30%、炉渣10% 、攀枝花粉煤灰40%、微量元素渣20%按比例混合,所述比例为重量百分比; c)磨细; d)得复合I级粉煤灰; 所述攀枝花粉煤灰由飞灰和炉底灰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复合粉煤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复合粉煤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取攀枝花粉煤灰;b)?将黄磷渣30%??、炉渣10%??、攀枝花粉煤灰40%?、?微量元素渣20%按比例混合,所述比例为重量百分比;c)?磨细;d)?得复合1级粉煤灰;所述攀枝花粉煤灰由飞灰和炉底灰组成,组成重量比为飞灰:炉底灰=80~90:10~20;所述飞灰含有SiO2?、Al2O3、Fe2O3、LOSS、MgO和SO3?,所述SiO2?:Al2O3:Fe2O3:LOSS:MgO:SO3重量比为47.31?50.00:19.72?22.00:?5.00?6.00:?10.00?18.00:?3.34?4.96:1.12?2.50,所述飞灰0.045微米方孔筛细度10.4?24.00、含水量0.6?1.50、需水比115?120;所述炉底灰含有SiO2、Al2O3、Fe2O3、LOSS、MgO和SO3,所述SiO2?:Al2O3:Fe2O3:LOSS:MgO:SO3重量比为46.41?57.21:19.00?22.00:5.32?6.00:7.0?16.91:3.34?4.96:0.56?1.50,所述炉底灰0.045微米方孔筛细度80、需水比108;所述微量元素渣为冶炼渣、碱性工业废水、氧化钙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凌,吴成菊,
申请(专利权)人:黄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