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秸作为生物法反硝化脱氮碳源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868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豆秸作为生物法反硝化脱氮的碳源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了一种水体的反硝化脱氮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的脱氮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豆秸作为固体碳源,接种活性污泥后用于水体的反硝化脱氮处理,能在短时间内除去水体中的绝大部分氮元素,豆秸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采用了豆秸作为碳源进行水产养殖循环水的脱氮处理,可在不换水、不添加药剂的条件下,维持循环系统中的硝酸盐氮浓度不超过10mg/L、pH值稳定在7-8。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脱氮系统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方便地用于各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法反硝化脱氮领域,具体涉及豆秸作为生物法反硝化脱氮碳源的用途以及一种水体的反硝化脱氮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建立集约和现代化的循环水产养殖模式成为一种大趋势。循环水产养殖是渔业生产新的经营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生产集中、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是发展现代渔 业生产的现实选择。在循环水产养殖中,水质净化是核心技术。在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鱼类所食饵料的80%以上作为废弃物(主要为氨氮和有机物)排入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对水生生物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而对于其控制引起了很大的重视,技术也比较成熟。通过沉淀、过滤和生物净化,能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并把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使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不具备反硝化功能,常造成系统中硝酸盐的大量积累。高密度养殖水体中硝酸盐的浓度会积累达500mg/L。尽管硝态氮对养殖对象的毒性比相同浓度的氨氮和亚硝态氮低得多,但是硝态氮也会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造成养殖对象生长速度减缓,成活率降低,免疫力下降等。甚至是中等浓度的硝态氮(30-60mg/L)也会影响养殖对象的组织发育和激素分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豆秸作为生物法反硝化脱氮的碳源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豆秸作为生物法反硝化脱氮的碳源的用途。2.一种水体的反硝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豆秸为碳源对水体进行生物法反硝化脱氮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脱氮方法为以豆秸作为碳源接种活性污泥并进行微生物驯化,然后将水体通过所述豆秸即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明仇天雷高敏韩梅琳崔鑫鑫魏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