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电缆运输设备的设计与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用防爆式电缆运输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采掘综合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煤矿辅助运输机械化、现代化得到了普遍重视。国内大型煤矿已普遍采用无轨辅助运输,主要用于运输人员、矸石、小型设备及耗材上,大大提高了矿井生产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针对井下电缆的运输主要依靠人力,耗时耗力。目前电缆运输的现状是工人在地面上将原装电缆盘中的电缆缠放在普通材料自卸车,然后通过自卸车运输到井下,在缠放电缆盘环节耗掉了工人大量的时间、效率比较低、且劳动强度大。 目前,国内外有部分多功能车具有搬运电缆盘的功能,但主要用于短距离的运输,且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修难度大、且价格昂贵,很难满足大型煤矿对电缆盘运输的需要。由于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尤其是要适应多种规格型号电缆盘的直接安装、多种规格型号电缆盘的自动收放速度与自动排缆速度的同步问题,目前专用的防爆式电缆运输车在国内外还是一项科研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井下电缆运输主要依靠人力、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供一种煤矿用防爆式电缆运输车。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用防爆式电缆运输车,其特征是包括前机架(1)、后机架(5)、铰接机构(2)、左转向油缸(3)、右转向油缸(4)、举升卷缆机构、行走机构、液压机构、气压机构、操纵机构、电气机构、进排气机构,其中前机架通过铰接机构、左转向油缸、右转向油缸联接后机架,所述前机架的中间内部为柴油发动机(6),柴油发动机后部联接液力变矩器(7),液力变矩器通过传动轴Ⅰ(8)联接变速箱(9),变速箱通过传动轴Ⅱ(10)联接驱动桥(11);前机架(1)的前右部设置有驾驶室(20),驾驶室通过液压管路、气动管路、电路与液压机构、气压机构、行走机构、举升卷缆机构、电气机构联接;驱动桥设置于前机架的下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峰,杨振声,郭培燕,马建民,王连柱,赵瑞萍,王帆,王斌,任志勇,谢龙,王庆祥,周锋涛,王素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