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刃钻头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74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深孔钻削的带刃钻头体(1),它可以绕着几何中心轴线(C)转动并且包括设置用于内部排屑并且在钻头体的前后端部中开口的通道(2)。位于前部的通道开口由其中包括有多个切削刃(9)的桥部(8)跨接,这些切削刃与桥部的其余部分形成为一体,并且沿着钻头体的转动方向看在其前面具有通向通道的切屑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刃钻头体,它可以绕着中央几何轴线转动并且包括布置成用来排出内部切屑并且在主体的前后端中开口的通道。
技术介绍
在切削加工领域内,深孔钻眼是难以掌握的领域,尤其在孔特别长或深的时候。在长孔的情况下,孔深与孔径的比例相对较大。通常,孔深大约为5×D至100×D或更大。对于所关心的机加工而言,采用两种不同的主要类型的钻具,例如分别为所谓的喷吸钻头和STS钻头(单管系统),其中后者具有前部的钻头体以及至少一个从钻头体向后延伸的管,钻头体以可拆卸方式与该管连接。在最后所述的情况中,在管子的外侧上需要提供切削流体以便进行润滑和冷却,同时借助在钻头体中的通道和管子的内部进行排屑以及切削流体的排出。该钻孔通常在专门的深孔钻机中进行,这些钻机构成用于任选的操作方法,例如旋转工件、旋转工具或旋转工件和旋转工具的组合。但是,最常见的是,工件旋转,同时工具仅保证线性进给运动。另外,应该指出的是,通过STS钻头进行钻孔可以通过完全钻孔(当在单个操作中在实心材料中钻孔至预定直径时)或者例如镗孔(也对比铰孔和扩孔)来进行。一般来说,深孔钻头的钻头体由钢制基体以及一个或多个硬质合金或金属陶瓷(CERMET)切削刀片制成,这些切削刀片是平坦的并且包括供去屑使用的切削刃。在较粗钻头即用于孔径>25mm的钻头中,切削刀片可以通过焊接或者例如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在基体上而紧固在基体上。在后述情形中,切削刀片通常为可转位刀片。但是,在小直径(9-25mm)的情况下,只可能为焊接切削刀片,因为用于夹紧可拆卸切削刀片的所需装置将使得主体更加复杂并且使相对较弱的钢主体弱化太多。但是,在这两个情况中,不仅钻头体本身而且还有其制造都存在多个缺点。一个缺点在于,钻头体必须制作成具有不对称的工具几何形状,其中钻头顶端相对于钻头体的几何中心轴线偏置或偏心。在这方面,为了承受径向切削力,钻头体在其外侧上必须设有支撑条,它们用来在钻削操作期间支撑该钻头体。所述支撑条的存在一方面导致切屑和颗粒压入在所机加工的孔表面中,并且另一方面通过高压和由于在周围孔壁上的摩擦而导致产生的高热量从而造成在切削刀片中出现裂纹和强烈磨损。另外,这些条侵占切屑入口的宽度;这反过来会增大切屑堵塞和劣质切屑断裂的危险。前面已知的钻具的另一个缺点在于,在钻头体在工件中卡住的情况下该钻具可能完全毁坏,更精确地说不仅前钻头体而且还有后面的管子在发生堵塞时将毁坏。还应该指出的是,钻头体在机加工期间的精度会变得普通,尤其在更换一次或多次切削刀片之后。另外,钻头体的生产成本较高,并且用于可能的再磨削的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消除前面已知的用于深孔钻削的钻头体的上述缺点,并且提供一种改进的钻头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对称几何形状的带刃钻头体,该钻头体自对中并且因此不用任何不利的支撑条就可以制造出。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头体,其通向贯通排屑通道的切屑入口可以构造成具有最优的宽度,以便改善切屑断裂并且解决切屑堵塞的危险。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头体,它降低了在钻头体卡在工件中的情况下完全损坏的危险。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头体,它确保了良好的机加工精度,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头体,它在去屑期间产生出宽度减小的切屑以便有利于排屑。根据本专利技术,至少所述主要目的是通过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限定的特征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另外限定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钻头体的优选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制造这样一种用于深孔钻削的钻头体的思想,这些钻头体具有内部切屑和冷却液通道,该通道具有前桥部,其中包括有多个刀刃,这些刀刃与桥部的剩余部分制成为一体,并且在其沿着钻头体的转动方向观察的前面具有多个通向通道的切屑入口。实际上,所述桥部优选由硬质合金或金属陶瓷制成,其中该桥部其整体可以包括作为钻头体的一整体组成部分,或者可以做成为一单元,它按照适当的方式紧固在由任意材料例如钢形成的后单元上。由于切削刃结合在该桥部中,所以该钻头体可以按照简单的方式形成有对称的切削几何形状,这使得钻头体能够自对中。换句话说,消除了对在钻头体的外侧上的支撑条的需要。现有技术的另外说明在例如PCT/SE00/02073、PCT/SE02/01814、PCT/SE02/01916和PCT/SE02/02060中已知的是,制造可拆卸机加工体,所谓的松动顶部(loose top),它制作有一个或多个与硬质合金基体成一体的刀刃,所述基体可以紧固在长窄轴的前端上。但是,在该情况中,机加工体以及轴缺少任何形式的内部切屑通道,通过它可以按照在本专利技术所需的方式在内部排出切屑和冷却液。而且,甚至没有包括带刃前桥部,它可以跨接这种通道。附图的简要说明在这些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制成的具有两个切削刃的钻头体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图1的钻头体的前视图;图3为贯穿安装在一管子上的所述钻头体的纵向剖面A-A,所述管子与钻头体一起形成可操作钻具;图4为具有三个切削刃的可选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并且图5为根据图4的钻头体的前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2中,显示出带刃钻头体1的第一实施方案,该钻头体可以绕着中心几何轴线C转动并且包括大体上由2表示的通道,该通道布置用来内部排屑。所述通道在主体1的前后端部中开口。钻头体1可以与在图3中所示的圆柱形管子连接,所述钻头体与该管子一起形成这样一种操作钻具,这种钻具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称为STS钻头(单管系统)。这种钻头用于深孔钻削,并且包括在大型钻孔设备(或机器)中,这在管子3的后端(未示出)的区域中包括密封装置,通过它可以在压力作用下将冷却液导入形成在管子的外侧和由钻头体1在工件中钻出的孔之间的环形间隙中。为此,该管子3其外径小于所钻孔的直径。借助通道2在内部将冷却液以及由钻头体钻削出的切屑排出。钻头体1包括一前头部4以及一更薄的中空轴或套筒5。头部4具有一圆柱形或旋转对称基本形状,从而该头部具有圆柱形或稍呈锥形的包络面6。通过明显的圆锥面7,包络面6转变为轴5,它具有圆柱形或旋转对称基本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钻头体在其前端处形成有桥部8,该桥部桥接通道2的前开口或通道嘴。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桥部中,包括两个切削刃9。如图2和3所示,在桥部8的两个相对侧面上限定了两个切屑入口10,这些入口从钻头的旋转方向看位于附属的切削刃9前面的区域中。这两个切削刃9基本彼此沿着直径方向相对并相互平行,但是设置在与钻头体的几何中心轴线C相关的平面之外。在这方面,刀刃的内端通过倾斜的横刃11相互连接,该横刃通常可以形成有一中心冲头(未示出),该中心冲头形成与钻头进入工件相关的对中顶端。该钻头体具有基本对称的切削几何形状,更精确地说两个切削刃沿着切向方向等距离间隔开(180°)。该对称几何形状意味着在两个刀刃上的切削力彼此平衡,从而钻头变得自对中。为此,钻头体的头部可以形成有一包络面6,由于不具有突出的支撑条,该包络面是旋转对称的和平滑的。整个由2表示的贯通切屑通道包括三个不同部分或孔道,其中一个12为圆柱形并且与中央轴线C同心,而其它两个由切屑入口10构成。更具体地说,限定了孔道12的内圆柱形表面13从其前端14到后开口15完全是光滑的。前孔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刃钻头体(1),它能绕中央几何轴线(C)转动并且包括设置用于内部排屑并且在钻头体的前后端部中开口的通道(2),其特征在于,位于前部的通道开口由其中包括有多个切削刃(9)的桥部(8)所跨接,这些切削刃与桥部的剩余部分形成为一体,并且沿着钻头体的转动方向观察在切削刃前面具有通向通道(2)的切屑入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特凡林德布卢姆
申请(专利权)人: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