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菌株为原料,经过破伤风类毒素的培养、菌液分离、超滤浓缩、盐析和超滤脱盐等步骤制备而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将培养液进行脱毒处理,再进行精制,从而减少板框过滤除去菌体的过程中菌体和其他杂质碎片对板框膜包的堆积引起的孔道堵塞,增加过滤过程中的流畅性;通过改进盐析方法,有效去除了培养液中的毒素蛋白和其他致敏原;培养液的浓缩和盐析后的脱盐方法采用的均是切向流超滤方法,减少了因对毒素蛋白的剪切造成的抗原破坏,避免了蛋白的沉淀。本发明专利技术缩短了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制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破伤风类毒素是由破伤风梭菌产生并分泌至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由131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50 700Da。最初用于人免疫接种的是破伤风原制类毒素,这种类毒素免疫效果好,但接种后副反应很大,甚至有过敏休克死亡的病例 。这主要是在原制类毒素中存在着大量水解不完全的蛋白成分,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减轻接种的副反应,1923年Ramon对破伤风原制类毒素进行了精制纯化,制备出了精制破伤风类毒素。通过使用观察,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的接种后副反应比原制类毒素显著减少。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在生产中要进行脱毒,由于原制毒素中含有大量的培养基成分,在脱毒过程中,容易通过甲醛与毒素分子交联,提纯比较困难,此外,脱毒后的体积大,精制操作不便。精制过程中通常采用离心机分离或过滤,但所得到的疫苗制品选择性差,质量不高,纯度低(每毫克蛋白氮含40(Γ600个絮状单位),色泽深,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检查,仍然是一个多种成分的混合体。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工艺中,菌液分离、破伤风类毒素溶液的浓缩、破伤风类毒素的提纯、脱盐这些过程较为简单粗放,有些工艺不符合GMP要求,有些工艺方法在大生产条件下使用会受到限制。例如菌液分离工艺中,一般大生产要处理的体积要达到500L以上,若采用离心则不太适合,处理的时间会很长,耗费大量的劳动力;若采用帆布过滤除菌,存在过滤不彻底和帆布材料不符合GMP要求的缺陷;板框过滤的缺点是滤板易堵塞,过滤时间过长;切向流过滤不易堵塞,过滤速度也较理想,但对菌体、蛋白的剪切力可能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提高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将破伤风菌种经传代发酵,甲醛脱毒后,将培养液调节PH至6. 9^7. 5,过滤除去菌体,将滤液用孔径为1(T40KD的超滤膜进行超滤,直至滤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6 1/8,再向滤液中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Γ30%的硫酸铵盐析,静置24小时后离心分离,将离心后的沉淀用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后,再次用孔径为IOlOKD的超滤膜超滤,直至滤液中硫酸铵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O. 025%。优选的,所述超滤膜的孔径为30KD,所述超滤的压力为l(Tl5psi,流速为200 220L/小时。优选的,向滤液中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5 27%的硫酸铵盐析。所述过滤除去菌体采用的是板框过滤。本专利技术先将培养液进行除菌体处理,再进行精制,从而减少板框过滤除去菌体的过程中菌体和其他杂质碎片对板框膜包的堆积引起的孔道堵塞,增加过滤过程中的流畅性;通过改进盐析方法,有效去除了培养液中的毒素蛋白和其他致敏原;培养液的浓缩和盐析后的脱盐方法采用的均是超滤方法,减少了因对毒素蛋白的剪切造成的抗原破坏,避免了蛋白的沉淀。本专利技术缩短了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制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切向流超滤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I,包括以下步骤I)破伤风类毒素的培养采用的菌种为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来源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菌号为CMCC64008,检定合格后使用,所述菌种的传代发酵方法如下种子开启后,经用本领域常规手段发酵该菌株,在种子罐中34 36°C培养40小时,种子罐规格为50L,然后转入大罐培养,采用1000L的发酵系统,培养温度34 36°C,深层间歇搅拌通气法培养67小时后停止培养。发酵完成后,加入甲醛溶液至甲醛终浓度为O. 35% (V/V),3(T35°C保温30分钟。2)菌液分离取50L破伤风类毒素培养液(73Lf/ml),用NaHCO3调节pH至6. 9,在压力不大于O. IMp的情况下,用板框过滤器(型号为JGLB 400*400,重庆轻工机械厂)进行压滤以去除菌体。3)超滤浓缩收集滤液,将滤液用30KD超滤膜的超滤系统(超滤系统型号为Sartocon 2 plu,德国赛得利斯)进行切向流超滤浓缩,所述超滤浓缩的步骤为连接好超滤系统和精制罐,将超滤系统进口、回流口和废液口分别连接好,开启超滤系统;确认系统全部阀门打开,将变频调速器调至15 20HZ左右,运转3飞分钟后再将数字调到2(Γ45ΗΖ,使进口与滤出口端压力差达到l(Tl5psi,开始超滤,流速为200L/小时,收集回流端液体;待滤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6时,停止超滤浓缩,关掉泵的电源开关。4)盐析向滤液中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7%的硫酸铵盐析沉淀,静置24小时,在低温(2 8°C )离心机上离心,5020g, 30min,取糊状沉淀1300ml。5)超滤脱盐沉淀用注射用水20000ml完全溶解后,用30KD超滤膜包进行超滤(超滤系统型号为Sartocon 2 plu)进行切向流透析,所述超滤透析的步骤为接好超滤系统和精制 、储水te,将滤出端连接在废液缸中,进口和回流端与精制罐相连,将储水罐与精制罐连接好,确认全部阀门打开;将变频器调至15 20HZ左右,运转3分钟后,再将数字调至2(Γ25ΗΖ左右,使进口与滤出口端压力差达到l(Tl5psi,开始超滤,流速为220L/小时,收集回流端液体;超滤过程中随时观察O. 9%氯化钠溶液的流入精制罐的流速要与滤出端的流速相一致,保持精制罐内毒素体积不变,期间检测样品中残余硫酸铵含量小于O. 025%为合格标准,停止超滤脱盐。得到破伤风类毒素疫苗3. 2L,浓度为780Lf/ml,批号为20090101。实施例2 ,包括以下步骤I)破伤风类毒素的培养培养方法同实施例I。2)菌液分离取50L破伤风类毒素培养液(68Lf/ml),用NaHCO3调节pH至7. 5,在压力不大于O. IMp的情况下,用压滤器进行压滤以去除菌体。3)超滤浓缩收集滤出液,将滤出液用40KD超滤膜的超滤系统进行切向流超滤浓缩,所述超滤浓缩的步骤为连接好超滤系统和精制罐,将超滤系统进口、回流口和废液口分别连接好,开启超滤系统;确认系统全部阀门打开,将变频调速器调至15 20HZ左右,运转3飞分钟后,再将数字调到2(Γ45ΗΖ,使进口与滤出口端压力差达到l(Tl5psi,开始超滤,流速为200L/小时,收集回流端液体;待滤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8时,停止超滤浓缩,关掉泵的电源开关。4)盐析向滤液中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5%的硫酸铵盐析沉淀,静置24小时,在低温离心机上离心,5020g, 30min,取沉淀 500ml。5)超滤脱盐沉淀用注射用水3000ml完全溶解后,用30KD超滤膜进行切向流透析,所述超滤浓缩的步骤为接好超滤系统和精制 、储水te,将滤出端连接在废液缸中,进口和回流端与精制罐相连,将储水罐与精制罐连接好,确认全部阀门打开;将变频器调至15 20HZ左右,运转3分钟后,再将数字调至20 25ΗΖ左右,使进口与滤出口端压力差达到l(Tl5psi,开始超滤,流速为220L/小时,收集回流端液体;洗滤过程中随时观察O. 9%氯化钠溶液的流入精制罐的流速要与滤出端的流速相一致,保持精制罐内毒素体积不变,期间检测样品中残余硫酸铵含量小于O. 025%为超滤合格,停止超滤脱盐。得到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疫苗2. 95L,浓度为720Lf/ml,批号为2009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破伤风菌种经传代发酵,甲醛脱毒后,将培养液调节pH至6.9~7.5,过滤除去菌体,将滤液用孔径为10~40KD的超滤膜进行超滤,直至滤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6~1/8,再向滤液中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0~30%的硫酸铵盐析,静置24小时后离心分离,将离心后的沉淀用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后,再次用孔径为10~40KD的超滤膜超滤,直至滤液中硫酸铵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0.0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佩珊,陈亮,白磊,凌霜,杨以梅,杨海燕,薛红刚,李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