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换钻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314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快换钻夹头,包括钻夹壳体和换接壳体,钻夹壳体和换接壳体所构成的组合体内腔中心转动配合有夹头体,该夹头体尾端中心钻削有能与外部动力轴相定位套接的沉孔;夹头体尾端外径嵌装有至少四个能局部贯穿沉孔并与外部动力轴相弹扣的钢珠;夹头体尾端外径滑配有能顶接钢珠的锁紧圈,并且该锁紧圈与换接壳体相固定连接;夹头体尾端面上制有能与外部动力轴相卡合定位的竖直插槽;快换钻夹头与外部动力轴的连接采用钢珠弹扣方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内置带复位的压缩弹簧,套接启闭灵活,操作便捷;预制扣合定位的插槽,确保与外部动力轴的同步扭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五金工具中钻头夹具的
,特别涉及一种快换钻夹头,适合 于不同钻头的快速换接。技术背景目前在社会上使用的钻夹头多采用锥面连接或螺纹连接方式,螺纹连接方式的更换 时比较复杂,操作耗时;锥面连接方式操作相对较为方便,但是要求所配合的两锥面制 造精度较高,以及结构较为庞大,但是以上两种方式在钻头的快速互换上仍存在不足。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种较为便捷的钻夹头换装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420013883. 1的 中国技术专利《快换式钻夹头》(公告号为CN2822837Y);包括钻体,钻体后部设有 与驱动机械配合的轴腔,它的后部还设有轴向被定位的可转动后套,它还设有压杆,钻 体的轴腔壁部分设有供压杆通过的孔,它还设有压杆的复位弹簧,压杆的后端抵靠在后 套内壁上,后套内壁设有对应压杆的工作位和原始位的凹槽。该设计采用的压杆其装配 结构复杂,相对而言,维修难度相应增加;而且压杆的顶压扣紧易滑脱,形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启闭 灵活及操作便捷的快换钻夹头。预制扣合定位的插槽,确保与外部动力轴的同步扭转。本技术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快换钻夹头,包括钻夹壳体(1)和换接壳体(2),其特征是:所述的钻夹壳体(1)和换接壳体(2)所构成的组合体内腔中心转动配合有夹头体(3),所述的夹头体(3)尾端中心钻削有能与外部动力轴相定位套接的沉孔(3a);所述的夹头体(3)尾端外径嵌装有至少四个能局部贯穿沉孔(3a)并与外部动力轴相弹扣的钢珠(4);所述的夹头体(3)尾端外径滑配有能顶接钢珠(4)的锁紧圈(21),并且该锁紧圈(21)与换接壳体(2)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夹头体(3)尾端面上制有能与外部动力轴相卡合定位的竖直插槽(3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细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立信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