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主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16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切削机床部件,特别是机床主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主轴箱中Ⅰ轴1上装有液压离合器3、4、7,其上又分别安装有齿轮2、5、8,Ⅱ轴9上安装有齿轮34、33、31、10、6,并分别与齿轮2、32、5、8、24相啮合,齿轮32、24固定在Ⅲ轴14上的电磁离合器29、23上,另外齿轮结合子13、轴承座15、齿轮26也装在Ⅲ轴14上,轴承座15与Ⅲ轴14采用花键联接,Ⅳ轴22上装有齿轮25、21,其总变速范围可达到12级,如再配合双速或多速电机还可扩大变速范围。(*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切削机床部件,特别是机床主轴箱。现有机床主轴箱,如中国专利CN87211522U《减振隔声式卧式车床主轴箱》,主要是在主轴支承及箱体减振方面进行改进专利技术,对主传动系统变动不大,主要依靠拨叉推动齿轮改变啮合齿轮而实现变速,因此箱体内齿轮数量多,轴多,变速不易实现自动化,制造成本高,噪音大。现代数控机床主要采用调速电机来实现主轴的变速,结构简单,无级变速,但设备(电机及调速系统)价格昂贵,不适用于中、低档机床上,尤其是经济型数控车床。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电磁离合器配合部分手动变速。电磁离合器一般不超过2个,因其价格较贵。再配合双速或多速电机,实现4至6级变速。在电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输出转矩较小,变速较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经济型数控机床用主轴箱,转速范围宽,自动变速可达6级以上,与原卧式车床主轴箱通用性高,成本低,可靠性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主轴箱中I轴1上装有液压离合器3、4、7,其上又分别安装有齿轮2、5、8,II轴9上安装有齿轮34、33、31、10、6,并分别与齿轮2、32、5、8、24相啮合,齿轮32、24固定安装在III轴14上的电磁离合器29、23上,另外齿轮结合子13、轴承座15、齿轮26也装在III轴14上,轴承座15与III轴14采用花键联接,结合子12与齿轮11紧固并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15上,IV轴22上装有齿轮25、21,III轴14上的齿轮26与齿轮25啮合,而齿轮11当移动到左侧时可和齿轮21啮合,移动到右侧时,结合子12与13结合;主轴17上装有齿轮16和20,并分别与齿轮11和短轴27上的齿轮30相啮合,短轴27上还装有编码器28;I轴上装有皮带轮35,电机18上装有皮带轮19。三个液压离合器和二个电磁离合器的不同动作组合就可产生主轴的6级变速比,再配合手动或其它机动使齿轮11在III轴上滑动又可实现2级变速比,因此总变速范围可达到12级,如再配合双速或多速电机还可扩大变速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机械传动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电机输出部分的主视图。图1~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图1中主轴箱中I轴1上装有液压离合器3、4、7,其上又分别安装有齿轮2、5、8,II轴9上安装有齿轮34、33、31、10、6,并分别与齿轮2、32、5、8、24相啮合,齿轮32、24固定安装在III轴14上的电磁离合器29、23上,另外齿轮结合子13、轴承座15、齿轮26也装在III轴14上,轴承座15与III轴14采用花键联接,结合子12与齿轮11紧固并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15上,IV轴22上装有齿轮25、21,III轴14上的齿轮26与齿轮25啮合,而齿轮11当移动到左侧时可和齿轮21啮合,移动到右侧时,结合子12与13结合主轴17上装有齿轮16和20,并分别与齿轮11和短轴27上的齿轮30相啮合,短轴27上还装有编码器28;I轴上装有皮带轮35,电机18上装有皮带轮19。三个液压离合器和二个电磁离合器的不同动作组合就可产生主轴的6级变速比,再配合手动或其它机动使齿轮11在III轴上滑动又可实现2级变速比,因此总变速范围可达到12级,如再配合双速或多速电机还可扩大变速范围。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不用手动变速,不安装IV轴22及齿轮21、25,以及结合子12、轴承座15,齿轮接合子13,电动机18用双速电机,也可达到12级速比。液压离合器因采用现有卧式机床CW6163B通用件,因此成本低。本技术特别适用于中小规格的经济型数控车床,可实现自动变速,并且变速范围宽,传动扭矩大,能满足金属切削加工的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机床主轴箱,是由液压离合器、电磁离合器、齿轮、主轴箱、主轴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主轴箱中I轴1上装有液压离合器3、4、7,其上又分别安装有齿轮2、5、8,II轴9上安装有齿轮34、33、31、10、6,并分别与齿轮2、32、5、8、24相啮合,齿轮32、24固定在III轴14上的电磁离合器29、23上,另外齿轮结合子13、轴承座15、齿轮26也装在III轴14上,轴承座15与III轴14采用花键联接,结合子12与齿轮11紧固并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15上,IV轴22上装有齿轮25、21,III轴14上的齿轮26与齿轮25啮合,而齿轮11当移动到左侧时可和齿轮21啮合,移动到右侧时,结合子12与13结合;主轴17上装有齿轮16和20,并分别与齿轮11和短轴27上的齿轮30相啮合,短轴27上还装有编码器28;I轴上装有皮带轮35,电机18上装有皮带轮1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切削机床部件,特别是机床主轴箱。本技术是在主轴箱中I轴1上装有液压离合器3、4、7,其上又分别安装有齿轮2、5、8,Ⅱ轴9上安装有齿轮34、33、31、10、6,并分别与齿轮2、32、5、8、24相啮合,齿轮32、24固定在Ⅲ轴14上的电磁离合器29、23上,另外齿轮结合子13、轴承座15、齿轮26也装在Ⅲ轴14上,轴承座15与Ⅲ轴14采用花键联接,Ⅳ轴22上装有齿轮25、21,其总变速范围可达到12级,如再配合双速或多速电机还可扩大变速范围。文档编号B23B19/00GK2257229SQ95232960公开日1997年7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陈祖钦, 段恩洪, 魏金堂 申请人:沈阳第一机床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主轴箱,是由液压离合器、电磁离合器、齿轮、主轴箱、主轴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主轴箱中Ⅰ轴1上装有液压离合器3、4、7,其上又分别安装有齿轮2、5、8,Ⅱ轴9上安装有齿轮34、33、31、10、6,并分别与齿轮2、32、5、8、24相啮合,齿轮32、24固定在Ⅲ轴14上的电磁离合器29、23上,另外齿轮结合子13、轴承座15、齿轮26也装在Ⅲ轴14上,轴承座15与Ⅲ轴14采用花键联接,结合子12与齿轮11紧固并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15上,Ⅳ轴22上装有齿轮25、21,Ⅲ轴14上的齿轮26与齿轮25啮合,而齿轮11当移动到左侧时可和齿轮21啮合,移动到右侧时,结合子12与13结合;主轴17上装有齿轮16和20,并分别与齿轮11和短轴27上的齿轮30相啮合,短轴27上还装有编码器28;Ⅰ轴上装有皮带轮35,电机18上装有皮带轮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钦段恩洪魏金堂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第一机床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