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603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床组装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板、及与第一支撑板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二支撑板,及与第二支撑板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上的第四支撑板,及与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三支撑板,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一端连接的顶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1、其设计合理、配合使用工作状态稳定且便于组装、维护;2、装配后,在长时间、高频率的使用工况下主轴箱立柱不抖动且立柱热变位、定位精度稳定、可靠;3、立柱的允许前倾角度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动力输出的稳定性、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组装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解决现有主轴箱立柱前后左右组装定位精度不稳定的现象。
技术介绍
机床(英文名称:machine tool)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如数控车床,其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的控制单元,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具有加工精度高,及稳定的加工质量;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等。传统的数控机床通常由主机、数控装置、驱动装置、辅助装置等部件组成,其组成及装配结构较复杂,如主机包括机床身、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它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驱动装置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它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为了保证机床生产操作的精准度和高效率,工作时主机的进给机构和驱动装置的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需要稳定、精准的安装在立柱内且保证长期工作后主不变形及发生位移等现象,而现有结构的主轴箱,其组成立柱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长期使用后易出现倾斜现象、导致动力传动不精准且磨损大,热变位较差、精度不稳定性,同时在主轴箱的长时间高频率工况下,立柱抖动较明显,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其设计合理、配合使用工作状态稳定且便于组装、维护。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板、及与第一支撑板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二支撑板,及与第二支撑板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上的第四支撑板,及与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三支撑板,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一端连接的顶盖板。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顶盖板上形状相同的异形通孔,及连接相邻通孔的加强筋板。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加强筋板设置为X形,且一端尺寸小于另一端。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顶盖板、通孔和加强筋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合理、配合使用工作状态稳定且便于组装、维护;2、装配后,在长时间、高频率的使用工况下主轴箱立柱不抖动且立柱热变位、定位精度稳定、可靠;3、立柱的允许前倾角度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动力输出的稳定性、精准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的顶盖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_底座、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第四支撑板、6-顶盖板、7-通孔、8-加强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包括底座1,及设置在底座I上的第一支撑板2、及与第一支撑板2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I上的第二支撑板3,及与第二支撑板3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I上的第四支撑板5,及与第四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2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I上的第三支撑板4,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四支撑板5和第三支撑板4 一端连接的顶盖板6。进一步优选的,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顶盖板6上形状相同的异形通孔7,及连接相邻通孔7的加强筋板8,进行散热及增加压力支撑强度;加强筋板8设置为X形,且一端尺寸小于另一端,及顶盖板6、通孔7和加强筋板8为一体成型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且X形支撑稳定、可靠。实施例进一步如图1至图4所示,使用组装时,将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四支撑板5和第三支撑板4依次装配安装在底座I上,再将顶盖板6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四支撑板5和第三支撑板4连接定位,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结构的立柱,自上而下采用柱状蜂窝型筋骨设计,有效的提高了主轴箱装配后工作的稳定性,机床动力输出的充足、实时,进而保证了生产工作的高效性,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及设置在底 座(I)上的第一支撑板(2 )、及与第一支撑板(2 )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I)上的第二支撑板(3),及与第二支撑板(3)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I)上的第四支撑板(5),及与第四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2)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I)上的第三支撑板(4),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四支撑板(5)和第三支撑板(4) 一端连接的顶盖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顶盖板(6)上形状相同的异形通孔(7),及连接相邻通孔(7)的加强筋板(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8)设置为X形,且一端尺寸小于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6)、通孔(7)和加强筋板(8)为一体成型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床组装应用
,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板、及与第一支撑板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二支撑板,及与第二支撑板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上的第四支撑板,及与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三支撑板,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一端连接的顶盖板。本技术,1、其设计合理、配合使用工作状态稳定且便于组装、维护;2、装配后,在长时间、高频率的使用工况下主轴箱立柱不抖动且立柱热变位、定位精度稳定、可靠;3、立柱的允许前倾角度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动力输出的稳定性、精准性。【IPC分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床主轴箱装配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支撑板(2)、及与第一支撑板(2)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二支撑板(3),及与第二支撑板(3)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四支撑板(5),及与第四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2)配合使用且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三支撑板(4),及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四支撑板(5)和第三支撑板(4)一端连接的顶盖板(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松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全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