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控制的曳引轮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786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控制的曳引轮制动器,所述曳引轮包括筒状轮体和与所述轮体同轴设置的中空筒状轴套,所述轮体和轴套之间通过垂直于所述轮体周向分布的若干辐条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倒锥形中空套、和外形与中空套内部形状相配合的倒锥形磁性顶块,所述中空套同轴设于顶块一侧,顶块的另一侧设有与顶块相互吸引的电磁铁,中空套侧壁上插设有能且只能径向移动的制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磁控制的曳引轮制动器,依靠电磁吸引制动曳引轮,依靠弹簧的回复力撤消制动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制动定位准确,制动效果好。合理设置顶块伸入中空套的长度及制动杆伸入中空套的长度,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各自的运动轨道方向,增强制动器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制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直接作用于电梯曳引轮的制动器。
技术介绍
电梯的动力设备主要是曳引机,具体包括电动机、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和机架。其中,曳引轮也称曳引绳轮或驱绳轮,是电梯传递曳引动力的装置,利用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圈上绳槽的摩擦力传递动力,装在减速器中的蜗轮轴上。目前电梯的制动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梯导轨上或曳引绳上,制动效果不如直接对曳引轮进行制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快速制动,且能快速撤消制动力,制动位置准且,效果好的电磁控制曳引轮制动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控制的曳引轮制动器,所述曳引轮包括筒状轮体和与所述轮体同轴设置的中空筒状轴套,所述轮体和轴套之间通过垂直于所述轮体周向分布的若干辐条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倒锥形中空套、和外形与中空套内部形状相配合的倒锥形磁性顶块,所述中空套同轴设于顶块一侧,顶块的另一侧设有与顶块相互吸引的电磁铁,中空套侧壁上插设有能且只能径向移动的制动杆。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制动杆为中空结构,伸出中空套的一端闭合,制动杆的中空腔体中设有与制动杆平行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制动杆闭合端相连,另一端固定于中空套侧壁。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电磁铁面向顶块一侧的壁面沿中空套轴线方向到中空套开口端端面的最小距离小于顶块沿自身轴线方向的长度。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沿中空套轴线方向,所述制动杆到中空套开口端端面的距离小于顶块锥尖部到所述开口端端面的距离。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制动杆伸入中空套的一端截面与中空套侧壁沿轴线方向同一位置处的倾斜度相同。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弹簧的自然长度等于制动杆闭合端沿制动杆轴线到中空套侧壁的距离。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制动杆处于中空套内的长度等于,制动杆所处的中空套侧壁位置沿制动杆轴向到顶块外壁面的距离。 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一种电磁控制的曳引轮制动器,依靠电磁吸引制动曳引轮,依靠弹簧的回复力撤消制动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制动定位准确,制动效果好。合理设置顶块伸入中空套的长度及制动杆伸入中空套的长度,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各自的运动轨道方向,增强制动器稳定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制动杆插设在中空套部位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轮体,2、中空套,3、轴套,4、顶块,5、辐条,6、电磁铁,8、制动杆,81、缺口,1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磁控制的曳引轮制动器,所述曳引轮包括筒状轮体I和与所述轮体I同轴设置的中空筒状轴套3,所述轮体I和轴套3之间通过垂直于所述轮体I周向分布的若干辐条5相连。所述制动器包括倒锥形中空套2、和外形与中空套2内部形状相配合的倒锥形磁性顶块4,所述中空套2同轴设于顶块4 一侧,顶块4的另一侧设有与顶块4相互吸引的电磁铁6,中空套2侧壁上插设有能且只能径向移动的制动杆8。所述电磁铁6面向顶块4 一侧的壁面沿中空套2轴线方向到中空套2开口端端面的最小距离小于顶块4沿自身轴线方向的长度,顶块4设置在沿中空套2轴线方向的滑动轨道上,限定其沿该方向运动。所述制动杆8为纵长圆筒状中空结构,侧壁上开有沿轴线方向的狭长缺口 81,制动杆8伸出中空套2的一端闭合,中空套2侧壁开有配合制动杆8截面形状及所述缺口 81的C型通孔,如图2所示;制动杆8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入中空套2内部。制动杆8长度为曳引轮辐条5沿轴向到轮体I 一端端面距离的I. 5-2倍。制动杆8的中空腔体中设有与制动杆8平行的弹簧12,弹簧12不仅起到对制动杆8的复位作用,同时能限制制动杆8的运动方向。所述弹簧12—端与所述制动杆8闭合端相连,另一端固定于中空套2侧壁C型通孔中部的壁面。所述弹簧12的自然长度等于制动杆8闭合端沿制动杆8轴线到中空套2侧壁的距离,弹簧12处于自然状态时,制动杆8处于中空套2内的长度,等于制动杆8所处的中空套2侧壁位置沿制动杆8轴向到顶块4外壁面的距离。沿中空套2轴线方向,所述制动杆8到中空套2开口端端面的距离小于顶块4锥尖部到所述开口端端面的距离。所述制动杆8伸入中空套2的一端截面与中空套2侧壁沿轴线方向同一位置处的倾斜度相同,使制动杆8及顶块4间的接触面更贴合,配合更稳定。安装时,曳引轮平面竖直,本技术的制动器设于曳引轮近旁,其中,制动杆8垂直于曳引轮平面,对准相邻两辐条5及轮体I壁面围合的空档区域,尽量靠近轮体I而不接触轮体I ;弹簧12处于自然原长,制动杆8伸出中空套2的长度小于等于中空套2的C型通孔沿中空套2轴线方向到轮体I较近一端端面的距离。电梯正常运行,曳引轮正常转动时,对电磁铁6正常供电,顶块4被电磁铁6吸引位于其下端,顶块4下端伸入中空套2中,对制动杆8没有水平推力,制动杆8未进入所述空档区域;需要制动时,断电保护,顶块4失去电磁铁6的吸引力,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导轨进入向中空套2锥尖部运动,制动杆8伸入中空套2的一端水平方向与顶块4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接触顶块4外壁面,顶块4继续下降,推动制动杆8伸入所述空档区域,进行制动;同时,弹簧12被拉伸,需要重新恢复运行时,通电电磁铁6重新吸引顶块4向上运动,制动杆8在弹簧12的回复力作用下,逐渐退出空档区域,撤去对曳引轮的制动限位。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控制的曳引轮制动器,所述曳引轮包括筒状轮体和与所述轮体同轴设置的中空筒状轴套,所述轮体和轴套之间通过垂直于所述轮体周向分布的若干辐条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倒锥形中空套、和外形与中空套内部形状相配合的倒锥形磁性顶块,所述中空套同轴设于顶块一侧,顶块的另一侧设有与顶块相互吸引的电磁铁,中空套侧壁上插设有能且只能径向移动的制动杆。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的曳引轮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为中空结构,伸出中空套的一端闭合,制动杆的中空腔体中设有与制动杆平行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制动杆闭合端相连,另一端固定于中空套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的曳引轮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面向顶块一侧的壁面沿中空套轴线方向到中空套开口端端面的最小距离小于顶块沿自身轴线方向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的曳引轮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沿中空套轴线方向,所述制动杆到中空套开口端端面的距离小于顶块锥尖部到所述开口端端面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的曳引轮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伸入中空套的一端截面与中空套侧壁沿轴线方向同一位置处的倾斜度相同。6.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控制的曳引轮制动器,所述曳引轮包括筒状轮体和与所述轮体同轴设置的中空筒状轴套,所述轮体和轴套之间通过垂直于所述轮体周向分布的若干辐条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倒锥形中空套、和外形与中空套内部形状相配合的倒锥形磁性顶块,所述中空套同轴设于顶块一侧,顶块的另一侧设有与顶块相互吸引的电磁铁,中空套侧壁上插设有能且只能径向移动的制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信谊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